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冠军和奖金4200字求订阅(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杰瑞,我必须说,你的表现让我这个研究了几十年水生生物的老家伙,都感到惊叹。”

此刻,罗里教授扶了扶眼镜,语气诚恳:

“圣约翰河的大鲈鱼种群结构,似乎比你找到的要……保守一些。能分享一下你的观察吗?比如水层、水温或者结构的偏好?”

苏杰瑞对这位儒雅的学者印象不错。

他想了想,避重就轻地分享了一些真实的、但不涉及核心秘密的经验:

“教授,我感觉那些真正能长成巨物的大鱼,往往不是待在食物最丰富的,但一定是最让它们有安全感的地方。”

“比如那些水深变化明显,有遮蔽物但又不会完全阻挡它们视野的区域,它们既能伏击猎物,又能随时撤退到深水。”

“至于具体情况……很多时候真的只是一种直觉,可能就像您做研究时的灵感一样,感觉运气占了一大半的因素……”

苏杰瑞笑着摊了摊手。

这番话让罗里教授若有所思:

“安全感……伏击与撤退的平衡……很有意思的角度,看来你对鱼类的行为学也有不错的洞察力。”

发现苏杰瑞不仅技术好,对大口黑鲈鱼习性的理解也很有深度,罗里教授顿时更加佩服了。

苏杰瑞则暗自庆幸,幸好事先做了一些功课。

要不然被别人问起,自己却一问三不知,肯定会很丢面子。

……

第四天,决赛日。

最后一天的比赛,气氛变得有些微妙。

昨晚,果然有赞助商,把电话打到苏杰瑞的房间座机上,约他下楼在咖啡厅里聊了半个多小时。

对方不仅免费赠送了一套,市场价值超过3000美元的高端碳纤维鱼竿和配套渔轮,还提供了一笔1万美元的赞助费,并当场开具了银行本票,显得非常专业。

比赛开始后,苏杰瑞再次带上昨天的摄像小哥出发,找了处合适的钓点,很快还用这套新的钓具,成功钓上来一条生长了17年的雌性大鲈鱼,体重勉强也摸到了11磅门槛。

之后,他还特意对着镜头举起了鱼竿,清晰地展示了品牌标志,并按照赞助方给的稿子,简单说了句:

“手感很棒,控鱼非常精准,尤其是在应对大家伙的时候,给了我很大信心……”

他表情自然,语气当中带着一丝真诚。

赞助商给了真金白银,苏杰瑞当然需要尽量帮忙推广一下,这既是帮别人,也是在帮自己。

假如其他赞助商觉得他很靠谱,未来源源不断细水长流,说不定将来某天,也能像某些职业选手那样,推出印有他签名的限量版顶级鱼竿,甚至直接为品牌方充当代言人。

这对钓手而言不光意味着收入,同样也是一种荣耀。

广告任务完成,1万美元轻松到手。

他甚至有闲心思,又用运动相机多拍了一些圣约翰河的晨光和水鸟,想着以后剪辑进视频里。

今天的作钓,苏杰瑞更加随心所欲,并没有再动用自身的能力去找鱼,开始像个正常人那样体验垂钓的乐趣,享受“下一秒也许就有鱼咬钩”的未知和期待。

或许是心态影响了运气。

他反而在一条不起眼的支流入口处,遇到了一条异常凶猛的大口黑鲈,经过一番激烈搏斗之后,这条重达“11。11磅”的健壮鲈鱼成功入舱。

鱼非常棒,但是这个数字,在仍然还单身的苏杰瑞看来,实在是有点不吉利。

他盯着电子秤上的数字,忍不住失笑摇头,脑海里浮现出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看的那些华夏网络小说,一些文化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了他,比如“光棍节”,这个数字组合的含义他再熟悉不过。

在穿越一片被高大柏树阴影笼罩的幽暗水域时,他们偶遇了一群正在迁徙的佛罗里达海牛。

这些温和的巨兽,慢悠悠地从船边游过,其中一头格外好奇,还用鼻子试探性地触碰船体。

苏杰瑞担心螺旋桨会伤害到它们,专门关闭引擎,和摄像小哥一起屏息凝神,用相机记录下这梦幻般的场景。

直到傍晚,返回码头称重,结果已经没有任何悬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