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不抓我我就去敲登闻鼓(第2页)
锦衣卫衙门外。
围观百姓越来越多。
门前值守的校尉已经进去禀报,但陈安却仍旧骑在马上,极有耐心的等待着。
其余的守门校尉则是面带凶光的死死盯着陈安。
只要上头下了命令,他们就会立马扑上来,把陈安跟他的几个下属给拿了,好让他们知道知道招惹锦衣卫的下场。
那校尉去的快,来的也快。
只用了一盏茶的功夫便快步跑了回来。
不过现在他已经满脸的敬畏,全然没了之前的怒意。
来到陈安面前,拱手道:“大人,指挥使大人说了,今天的事是一场误会,锦衣卫本无意冒犯,得罪之处,还请大人见谅。指挥使大人现在还有公务处理,等他得闲了,一定亲自登门致歉。”
停顿片刻,又道:“吴千户今日无礼冒犯了大人,锦衣卫一定会对他严加惩罚,给大人一个交代。”
听到校尉的话,围观人群和驻足各自衙门口的官员都都惊呆了。
啊?
是我的耳朵出毛病了么?
锦衣卫竟然给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赔礼?
锦衣卫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温顺了?
不对!
锦衣卫还是那个锦衣卫。
没有变过。
之所以现在这么好说话,肯定是碰上了他们都惹不起的人。
但锦衣卫地位特殊,除了朱元璋跟他的几个儿子锦衣卫不敢惹,整个大明还有谁能让锦衣卫认错?
大事!
出大事了!
所有人都下意识觉得陈安会就此罢手,接受锦衣卫的道歉。
毕竟能让锦衣卫低头认错,已经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了。
何况他还只是个七品县令。
以小小七品县令的身份,做到了国公都未必能做到的事。
此事之后,陈安的名号将会传遍整个大明。
但陈安却并没有如旁人所想的那样算了,而是道:“指挥使大人怕不是会错了意,本官是来投案的,不是来接受道歉的。还请再走一趟,禀报指挥使大人,说今日锦衣卫要是不把本官拿进诏狱,本官就不走了。”
说罢抬头看了一眼远方。
那是朱元璋登基之后,专门设在宫外的一座登闻鼓。
昭告天下,说百姓若有冤情而地方官员不受理,就可以来敲响登闻鼓,朱元璋亲自审理。
换言之,敲响登闻鼓,便等于直达朱元璋了。
因此陈安笑道:“要不本官也去敲敲那座登闻鼓,亲自到陛下面前去投案,说不准还能得个宽大处理的结果。”
去登闻鼓投案?
校尉瞬间变了脸色。
您这哪是投案啊,明明是威胁。
远处的官员和百姓们也听出了陈安的言外之意,个个都看的喜笑颜开。
真是爽啊!
今天真是长见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