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还有没有人弹劾的(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讲吧。”朱元璋道。

“臣要弹劾江宁县县令陈安,此人私收商税、鱼肉百姓,滥杀无辜,对大明律法视若无睹……”

待到此人把陈安的罪行讲了一遍后,朱元璋才问道:“还有别的人要弹劾陈安吗?”

立马又有一名官员站出,道:“陛下,臣弹劾江宁县令陈安蓄意鼓动百姓,意图谋反!”

接着便是第三个,第四个……

过不多时,弹劾陈安的官员已经站出来了上百人。

能被这么大规模谈何的,从古至今怕是也只有陈安一人了。

朱元璋看着阶下站着的一众官员,问道:“还有没有人要弹劾这个目无法度的江宁县令?”

……

江宁县。

陈安吃过早饭,交待留守衙门的衙役们相关事宜之后,便带人往秦淮河沿岸而来。

因为他今日要在秦淮河北岸设立公堂审案,所以便取消了早会。

来到秦淮河上一处小桥时,便见小钱带着一名胡子花白的郎中赶了过来。

“大人。”小钱立马向陈安行礼。

陈安翻身下马,点了点头:“奏折递上去了?”

小钱点头:“属下已经递上了,就是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属下在通政司衙门的时候,听说已经有不少弹劾大人的奏疏递上去了。”

陈安摆摆手:“没事。”

接着看向郎中,问道:“张大夫,一会儿你要跟着本官去一趟应天府,不是皇宫就是诏狱,怕不怕?”

张郎中是个性格古怪之人。

他面无表情,道:“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地方,怕什么?”

陈安笑道:“张大夫果然真豪杰!”

此时衙役已经在远处设好了公堂,陈安便不再多说,骑马赶了过去。

他昨天说过要在此处设立三天的公堂,审理不平之事。

这是第一天。

随着公堂设立好,陆陆续续又有不少百姓凑了过来。

新的一天,不知还有没有好戏上演。

……

洪武一朝,文官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究其原因,自然是朱元璋对文官的信任感低。

所以在朱元璋治下的文官,每天都提心吊胆。

比如说今日。

奉天殿内因为弹劾陈安一事,已经变得沸沸扬扬,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武将,文官却没几个。

一方面自然是文武对立的原因。

自古以来,武将和文官都不是一路人。

何况陈安带着衙役整顿秦淮河北岸商铺,打的是那些勋贵的脸,跟文官有什么关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