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章 农机站的柴油引擎与秋收利器的全面修复(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雪地摩托的轮胎碾过东边的碎石路时,陆奇终于在一片荒草中看到了旧时代农机站的招牌。那是块锈迹斑斑的铁皮牌,上面“东风农机站”五个大字被风雨侵蚀得只剩模糊轮廓,挂在歪斜的门柱上,在风里发出“吱呀”的声响。农机站的院子很大,里面散落着十几台废弃的农机——有的拖拉机翻倒在地上,轮胎早已干瘪;有的收割机的割台锈成了铁疙瘩;墙角还堆着几排油桶,桶身印着“柴油”字样,却不知道里面是否还有存货。星尘核心在怀里散发着柔和的纯白色光芒,【检测到多台农机核心部件完好,含柴油引擎、液压系统信号;危险等级:无,仅存在少量灰尘与锈蚀】“这地方的农机比我想象中多!”夜枭跳下车,跑到一台拖拉机旁,伸手拍了拍车身——铁皮虽然锈了,却依旧结实,“你看这引擎盖,里面的柴油机说不定还能用!”他从背包里掏出扳手,就想撬开引擎盖,却被陆奇拦住。“先检查油桶,没有柴油,再好的引擎也动不了。”陆奇指着墙角的油桶,“核心碎片显示,有几桶柴油还没变质,先把能用的油找出来。”小花蹲在油桶旁,用手指擦去桶身的灰尘,找到油桶的阀门——她轻轻拧开,一股淡淡的柴油味飘出来,清澈的柴油顺着阀门滴落在地上,没有浑浊或沉淀。“这桶是好的!”她兴奋地喊道,又接连检查了十几桶,最终找到五桶完好的柴油,足够启动好几台农机。三人分工合作:陆奇负责检查农机的核心部件,判断哪些能修复;夜枭负责清理农机表面的锈迹,更换损坏的零件;小花则从背包里翻出《旧时代农机维修手册》,对照手册上的图纸,标注需要更换的部件——手册是从化肥厂带的,里面详细记录了拖拉机、收割机的维修方法,甚至还有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案。陆奇走到一台东方红-75型拖拉机旁,用星尘核心扫描——【检测到柴油机缸体完好,仅缺少火花塞、油管;液压系统正常,轮胎需更换】他撬开引擎盖,里面的柴油机果然如核心所示,除了表面有些灰尘,主要部件都没损坏。“这台能修!”他喊道,“需要火花塞和新的油管。”“我去仓库找找!”夜枭跑进农机站的仓库——仓库是座砖木结构的房子,屋顶虽然漏雨,但里面的货架上还摆着不少零件,有的装在密封袋里,有的放在铁盒中。他翻了半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一盒崭新的火花塞和几米长的耐油管,甚至还意外发现了一套轮胎修补工具。小花则在维修手册上找到了拖拉机的维修步骤,她指着手册上的示意图,对夜枭说:“先把旧油管拆下来,注意别弄断接口;装新油管的时候要拧紧,不然会漏油;火花塞要按照顺序装,间隙调到08毫米最合适。”夜枭按照小花的指导,先拆旧油管——锈住的接口很难拧开,他用煤油浸泡了十几分钟,才慢慢卸下来;接着换上新油管,用扳手拧紧;最后将新的火花塞装到引擎上,调整好间隙。陆奇则负责给轮胎充气——他从背包里翻出便携式充气泵,连接到核电池上,将干瘪的轮胎充得鼓鼓的,又用修补工具补上了几个小孔。一切准备就绪,陆奇往柴油机里加了柴油,拉动启动绳——“突突突”的声响传来,柴油机竟然真的启动了!黑色的soke从排气管里冒出来,拖拉机的仪表盘亮起,虽然有些指针不太灵敏,但基本能正常工作。“成了!”夜枭兴奋地跳上驾驶座,握着方向盘试了试——拖拉机缓缓向前移动,转向、刹车都没问题,甚至还能挂挡加速。接下来的三天,三人又修复了两台拖拉机、一台联合收割机和三台播种机。修复收割机时,他们遇到了难题——割台的刀片大多已经生锈变钝,无法切割作物。“这可怎么办?”夜枭看着钝掉的刀片,皱起眉头,“总不能用手磨吧?几百片刀片,磨到明年也磨不完。”小花翻遍了维修手册,终于在附录里找到“刀片快速打磨法”——用农机站的砂轮机床,配合特制的打磨膏,能快速磨锋利刀片。三人赶紧找到砂轮机床,清理掉表面的锈迹,连接上电源(用核电池供电),又从仓库里找到几罐打磨膏。夜枭负责将刀片固定在机床的夹具上,陆奇操作砂轮,小花则根据手册上的标准,调整砂轮的转速和角度。砂轮转动起来,发出“滋滋”的声响,锈迹和钝边被一点点磨掉,锋利的刀刃渐渐显露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十几片刀片就打磨完毕,用手一试,锋利得能轻松划破布料。“这效率也太高了!”夜枭拿着打磨好的刀片,忍不住感叹,“有了这机床,以后修农机再也不用愁零件不锋利了。”修复播种机时,他们发现播种机的排种器堵塞,无法均匀下种。小花根据手册上的方法,用细铁丝疏通排种器的小孔,又在排种器的齿轮上涂了些黄油,减少摩擦——再次启动时,种子均匀地从排种器里落下,没有堵塞或漏种的情况。,!第四天下午,五台农机全部修复完毕:两台拖拉机能正常行驶,载重量可达一吨;一台联合收割机的割台、脱粒机都能工作,每小时能收割一亩小麦;三台播种机的排种精度达到了手册上的标准,能保证每亩地的种子用量均匀。“现在就差试试收割机的实际效果了!”夜枭跳上收割机,发动引擎——割台缓缓下降,锋利的刀片转动起来,虽然没有作物可割,但从运转的声音和状态来看,完全能应对秋收。就在这时,远处传来车轮声,几辆牛车慢悠悠地驶过来,车上坐着十几个村民,领头的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穿着粗布褂子,手里拿着草帽。“你们是修农机的吧?”老汉看到运转的拖拉机,眼睛一亮,“我们是附近‘麦田村’的,村里种了几十亩小麦,眼看就要熟了,却没有收割机,只能靠手割,想请你们帮忙修几台农机,我们有粮食和肉干当报酬!”陆奇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不用报酬,我们可以教你们修农机,还能把维修手册给你们一份,以后你们自己就能修了。”老汉又惊又喜,连忙让村民们搬下车上的粮食——袋子里装着新磨的面粉和晒干的玉米,还有几块熏肉。“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你们要是不收,我们心里过意不去。”老汉诚恳地说,“村里的年轻人都想学修农机,以后有了农机,秋收就不用那么累了。”接下来的两天,陆奇他们留在农机站,教麦田村的村民维修农机。村民们学得很认真,有的记笔记,有的动手实践,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反复提问。夜枭还特意教他们如何判断柴油是否变质,如何快速更换拖拉机的轮胎;小花则将维修手册复印了十几份,分给每个村民,还在手册上标注了重点和易错点。离开农机站的那天,麦田村的村民们都来送行。老汉递给陆奇一个布包,里面装着熏肉和面粉:“以后要是路过麦田村,一定要来家里坐坐,尝尝我们村种的小麦做的馒头。”他指着远处的麦田,“等收割机开过去,几天就能把麦子收完,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割完麦子手都磨出血泡了。”陆奇接过布包,点了点头:“我们会的。要是农机出了故障,就按照手册上的方法排查,实在解决不了,就去锈铁镇找老铁匠,他能联系到我们。”雪地摩托驶离农机站时,陆奇回头看了一眼——院子里,村民们正在学习启动收割机,“突突”的引擎声在空气中回荡;远处的麦田里,金黄的麦穗随风摆动,再过几天,这里就会响起收割机的轰鸣声,那将是末世里最动听的“丰收之歌”。“下一站去哪?”小花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捧着《农机维修手册》,正对着上面的图纸做补充笔记,“地图上标着北边有个旧时代的水利站,里面可能有抽水机、灌溉管道,要是能修好,就算遇到干旱,庄稼也能有水喝。”夜枭眼睛一亮:“水利站好啊!有了抽水机和灌溉管道,就能把河里的水引到田地里,再也不用靠天吃饭了!”他从背包里掏出块熏肉,咬了一大口,“等有了水利设备,咱们就真的能在末世里种出大片的庄稼,一边种地一边挖宝,日子过得比以前还舒服!”陆奇笑了笑,踩下油门:“那就去水利站!看看能不能挖到让庄稼‘喝饱水’的实用宝藏。”:()末世:我挖宝求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