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装饰擂台(第1页)
在吴之里这座城镇,随处可见“黑眼白瞳”的吴一族人。
相比之下,白木承和关林淳??并肩行走的他们两个,并没有异于常人的身体特征。
但是……
无论身材、样貌、眼神,还有谈笑,都明显与周围。。。
暴雨过后的第七天,赎味堂的屋檐下挂满了风干的香料束。迷迭香、百里香、陈年的花椒与晒透的姜片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像是某种古老仪式的祭旗,无声宣告着这里已不再是单纯的厨房。空气里浮动的不只是食物的气息,还有记忆的重量??每一缕蒸汽都裹挟着一段未说完的故事,每一道余温都在等待被重新拾起的人。
周默站在院中那口老井旁,手里握着一只铜铃,正是林音曾交给那位年轻人的那一枚。它此刻安静地躺在掌心,表面却隐隐泛着温润的光,仿佛体内有脉搏在跳动。昨夜他又梦见了雪原,但这一次,那条由无数脚印汇聚而成的小路已经延伸到了井边,孩子站在对面,终于开口说了第一句完整的话:
“我想请妈妈吃顿饭。”
话音落下,整片雪原开始融化,水流顺着地缝渗入黑暗,最终汇成一股温热的泉,在井底汩汩作响。醒来后,他发现井水比往常更清,还浮着一层极淡的油花,像是有人在里面煮过汤。
“你听到了吗?”陈野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声音压得很低,“昨晚全球传锅系统又震动了三次。非洲、南美、西伯利亚……每一个亮起的新锅点,都伴随着一句梦话被记录下来。NASA说这些信号正在形成一张‘共情地图’,而中心坐标……”
他没说完,只是指向厨房方向。
周默知道他在说什么。自从“原锅”在马里亚纳海沟现身以来,所有传锅的共振频率都在缓慢偏移,逐渐趋近于一种从未记载过的波段??既非语言,也非音乐,而像是一种集体心跳的回响。小川称之为“味觉脑波”,医生则坚持认为这是人类潜意识对“归属感”的终极呼唤。
林音从灶房走出时,肩上搭着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上面用红线绣着四个字:“食即救赎”。她走到井边,将一捧黑色稻苗根须浸入水中,轻声道:“不是坐标的问题。是‘回应’的数量超过了临界点。当超过十亿人因一道味道流泪、回忆、想要去做饭的时候,这个世界就再也无法假装无动于衷。”
她抬头望天,乌云正缓缓聚拢,却又不像要下雨的样子,反倒像是被某种力量牵引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状图案。
“他们快来了。”她说。
“谁?”周默问。
“不肯做饭的人。”林音目光沉静,“也是最需要做饭的人。”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脚步声。不是一个人,而是一队人。整齐划一,皮靴踏地的声音带着军旅惯有的冷硬节奏。十二辆黑色厢车停在山道尽头,车身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门开时露出的一角制服袖章??银色勺子交叉着匕首,那是“国家烹饪安全局”的徽记,一个从未公开存在的机构。
为首的男子年约五十,灰发修剪得一丝不苟,左耳戴着一枚小巧的金属耳钉,形状竟与传锅底部的纹路完全一致。他缓步走上台阶,目光扫过院子里忙碌的身影:外卖员的女儿正在教盲童辨认香料;老兵带着几个少年练习刀工;医生蹲在风衣女人身旁,记录她炖菜时的心率变化。
“你们搞了一场革命。”男人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所有人停下动作,“用一碗饭,撬动了整个文明的认知体系。”
林音没有回避他的视线:“我们只是还原了一件事的本来面目??做饭,从来不只是生存技能。”
“但它现在成了武器。”男人冷冷道,“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七大国联合施压,要求立即终止‘唤魂计划’的扩散。理由是:大规模情感唤醒可能导致社会结构失衡,尤其在资源匮乏地区,极易引发群体性执念暴动。”
周默听得心头一震。
“所以你们派兵来查封?”陈野冷笑,“就为了阻止人们想给亲人做顿饭?”
“不是查封。”男人摇头,“是接管。我们带来了标准化培训模块、营养配比算法、智能传锅终端??我们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做出‘完美’的味道,而不必依赖记忆、情感或失败的风险。”
小川猛地站起身:“你们要把‘味道’变成公式?把妈妈的手艺塞进AI数据库?”
“效率高于情怀。”男人语气不变,“混乱的情感传递不可控。我们需要的是稳定输出,而不是一场又一场催泪的‘饭局革命’。”
林音忽然笑了。
她转身走进厨房,片刻后捧出一只粗陶碗,递到男人面前。碗里只有一勺白米饭,表面卧着半颗腌萝卜,边缘微微卷起,油星极少,看起来平淡无奇。
“尝一口。”她说。
男人皱眉:“我不需要表演感动。”
“这不是表演。”林音平静道,“这是测试。如果你能尝出这口饭里的东西,那你就有资格谈‘接管’。如果不能……请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