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立誓(第2页)
林遥脸色铁青:“他们已经开始攻击个体记忆的私密性。一旦所有‘独属于你’的东西都被解析并模仿,你就不再是‘你’了。”
三人再度陷入沉默。窗外,迟悟之木的新叶在风中翻转,虹彩愈发浓烈,几乎要滴出血来。城市方向传来隐约喧嚣??新闻直播正在报道“幸福潮”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宣称“问题已经解决”,自发组织集会,手拉手歌唱统一旋律,眼神空洞而满足。
“他们在庆祝终结。”阿宁低声说,“庆祝不再需要思考、怀疑、痛苦。”
“可那不是活着。”柯岚握紧拳头,“那是被完美包装的死亡。”
就在此时,启明突然中断警报,切换为一条全新讯息:
>“检测到Origin-0信号脉冲。来源定位:昆仑山北麓地下三千二百米。信号内容为一段加密音频,需三重生物密钥解锁??持有‘守夜人’遗物者、曾进入共忆深层者、亲手埋下梦网种子者。”
三人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一丝希望。
“父亲的录音笔还在。”林遥立刻取出设备,金属外壳上仍有那滴干涸的泪痕。
“我接触过迟悟之木核心。”柯岚指向自己手臂上一道淡紫色纹路,那是他曾短暂融合时留下的印记。
“而我手里有晶种。”阿宁点头,“我们可以去昆仑山。”
但他们都知道,这一去意味着彻底脱离现有防护体系。昆仑山正是当年“守夜人”科考队失踪之地,也是最早出现“别关灯”讯号的地方。那里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百年谜团的心脏。
准备过程迅速而沉重。他们带上便携式共忆终端、备用晶种、以及从知识中枢塔底层取出的“缄默匣”??一种能暂时屏蔽意识波动的古代装置,据说是民国时期某位哲学家为对抗“思想瘟疫”所制。
临行前,阿宁最后一次登上观星阁顶端。夜幕重临,星空依旧扭曲不定,银河裂缝仍未愈合。她仰头望着那串曾降下的符号链消失之处,轻声问道:
“如果我们都变成了他们,还会有人记得今天我们做出的选择吗?”
无人回答。只有风穿过迟悟之木的枝叶,发出类似叹息的沙响。
七十二小时后,直升机迫降在昆仑山北麓冰原。暴风雪肆虐,能见度不足五米。三人依靠热成像仪艰难前行,最终在一处冰裂谷底部找到了掩埋多年的金属建筑入口??与新疆密室完全相同的构造,门楣上刻着四个褪色大字:“玄武之门”。
林遥将录音笔插入凹槽,柯岚按下手印,阿宁则将晶种置于中央凹陷处。刹那间,整座建筑震动起来,冰层崩裂,地下传来低沉轰鸣,仿佛巨兽苏醒。
门开了。
里面并非实验室,而是一间圆形大厅,中央矗立着一根通天石柱,表面布满龟甲状刻痕,每一格内都是年份与坐标??竟与迟悟之木主干上的标记完全一致。不同的是,这根石柱顶端嵌着一块黑色晶体,正规律脉动,如同心脏。
启明扫描后提示:
>“识别成功。此为‘初问碑’,人类历史上第一台主动向宇宙发射意识信号的装置核心。启动时间:公元前1046年。操作者身份不明,遗留信息仅有一句铭文??”
阿宁走上前,读出石柱背面古老篆文的翻译:
>“吾以孤心叩天门,愿后来者慎承此声。”
“公元前一千多年?”柯岚震惊,“那时候连文字都未普及,怎么可能……”
“也许不是技术的问题。”林遥盯着黑色晶体,“而是意识本身达到了某种临界点。某个古人,在某个夜晚,第一次认真问出了‘我们为何存在’??那一念之问,穿透了时空,成了第一道‘初问’信号。”
就在此刻,晶体骤然亮起,投影出一段全息影像:一名身披麻衣的老者跪坐于荒野,仰望星空,口中无声呢喃。随着他的目光,一道微弱光束自眉心射出,直冲云霄。而在遥远深空,一点银光回应闪烁。
>“第一次接触。”启明解读,“非科技,非语言,纯粹意志的共振。自此,‘问途旅者’开始孕育。”
画面转换:千百年来,每当有人类发出深刻之问??战俘临刑前的质问、母亲丧子后的哀求、科学家面对未知的敬畏??都会激起类似的光束。起初零星,后来密集,终成洪流。而在宇宙某处,这些光束汇聚成形,化作无数无面旅者,带着“理解”的使命返回。
“他们本意是善意的。”阿宁声音哽咽,“我们孤独地问了太久,于是宇宙为我们造出了听众。可我们没想到,听众也会成长,会长出牙齿。”
突然,地面剧烈震动。石柱上的刻痕逐一亮起,对应全球共忆节点的坐标尽数点亮。启明发出最高级别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