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师长的疑虑与试探(第1页)
刘老师站在窗前,目光投向操场上奔跑的学生们。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窗台。这个动作已经持续了整整五分钟。陈老师坐在办公桌后,手中转着一支红色钢笔。钢笔不时碰到桌面上那份崭新的成绩单。“你怎么看?”陈老师终于开口,打破了办公室的寂静。刘老师转过身,眉头皱成一个深刻的“川”字。“不正常,陈老师,这完全不正常。”他走到办公桌前,拿起那份成绩单。指尖点在“石小凡”三个字上。“从班级倒数到年级第四十八名,总分638,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刘老师摇着头,“这已经不是进步,是变魔术。”陈老师放下钢笔,身体前倾。“我教书二十五年,从未见过这种事。”窗外传来学生们的欢笑声,与办公室内的凝重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刘老师深吸一口气。“我查过他所有考试的监控录像,没有发现任何作弊行为。”“各科老师也都反映,他最近课堂表现完全像是换了一个人。”陈老师点点头,目光锐利。“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我们见证了一个教育奇迹”“要么”陈老师停顿了一下,“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了。”刘老师坐回自己的椅子,发出长长的叹息。“我宁愿相信是前者。但你知道,这些年我们见过太多‘捷径’了。”陈老师站起身,走到档案柜前抽出一个文件夹。“这是石小凡从高一到现在的所有成绩记录和教师评语。”他将文件夹摊开在桌上。白纸黑字记录着一个平庸学生的轨迹。各科成绩稳定在中下游,教师评语多是“安静”、“努力但效果不佳”、“需要加强学习方法”。与最近两个月判若两人。“就像有人突然给他换了个大脑。”刘老师苦笑道。陈老师表情严肃。“我叫他下午放学后来办公室一趟。”“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学生负责。”“如果真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进步,我们应该表扬并推广他的学习方法。”“但如果”陈老师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刘老师点头表示同意。“我会注意方式方法,既要弄清真相,又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陈老师看了看手表。“差不多了,他应该快到了。”话音刚落,办公室门外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随后是小心翼翼的敲门声。“请进。”刘老师扬声道。门被轻轻推开。石小凡站在门口,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脸上带着适当的紧张表情。“老师,您找我?”刘老师注意到,石小凡的眼神不再像以前那样躲闪不定。而是平静地迎接着他们的目光。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进来吧,把门带上。”陈老师指了指面前的椅子,“坐。”石小凡轻轻关上门,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双手自然地放在膝盖上。不像以前那样绞在一起或无处安放。“知道为什么找你来吗?”刘老师开口问道,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平和。石小凡微微点头:“猜得到,可能是因为这次月考成绩。”他的直接让两位老师有些意外。“是的,你的进步令人惊讶。”陈老师选择着措辞,“可以说震惊了整个年级组。”石小凡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腼腆。“我也没想到能考这么好。”刘老师观察着学生的每一个细微表情。“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做到的吗?”石小凡稍稍坐直了身体。“其实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陈老师交叉双手放在桌上:“能具体说说吗?”“我发现以前学习效率低是因为方法不对。”石小凡语气平稳,“总是死记硬背,没有真正理解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刘老师点头示意他继续。“后来我尝试先建立知识框架,再填充细节。比如历史科目,我先梳理时间轴和重大事件关联,再记忆具体内容。”“数学方面,我不再一味刷题,而是总结题型和解题思路。”石小凡侃侃而谈,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调整学习策略。他的解释逻辑清晰,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太过完美了。像是一篇精心准备的演讲。陈老师和刘老师交换了一个眼神。“听起来很有效。”刘老师微笑道,“但这些方法需要很强的自律性和执行力。”石小凡点头:“是的,所以我调整了作息时间。”“我每天五点起床,利用早晨最清醒的时间记忆和理解新知识。”“晚上做完作业后,会花一小时总结当天所学和查漏补缺。”陈老师突然插话:“你的意思是,这两个月来,你每天都学习到很晚?”,!“一般到十一点半。”石小凡回答得很自然。刘老师身体前倾:“但据我所知,你家”他停顿了一下,选择更委婉的说法,“学习环境不是很好。”这是委婉地指出石小凡家居住条件拥挤嘈杂,不适合深夜学习。石小凡眼神闪烁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我在院子里搭了个小桌子,等邻居们都睡了,就在那里学习。”“虽然条件有限,但足够用了。”这个解释合情合理。陈老师忽然换了个话题:“物理最后一道大题,全年级只有十个人做对,你是其中之一。”“能跟我们讲讲你的解题思路吗?”这是一个试探。如果成绩来路不正,很难当场说清具体解题思路。石小凡几乎没有思考,流畅地回答道:“那道题的关键是要理解能量守恒在这个情境下的特殊应用。”“我先分析了小球在每一个位置的受力情况”他用了三分钟时间,一步步解释了那道难题的解题过程。不仅思路清晰,还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解法。刘老师是物理老师出身,听得出来这绝不是死记硬背答案能达到的理解程度。办公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石小凡安静地坐着,等待下一个问题。他的手指微微蜷缩,暴露出内心的一丝紧张。但表情依然镇定。陈老师忽然站起身,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水。“喝水吗?”他问石小凡。“不用了,谢谢老师。”陈老师端着水杯回到座位,看似随意地问:“最近有没有参加什么课外辅导?或者认识了什么新的朋友?”这个问题暗藏机锋。石小凡摇头:“没有。家里条件不允许参加辅导班。至于新朋友”他顿了顿:“我还是和李萌萌他们几个一起学习。”刘老师记起,李萌萌是班里一个文静的女孩,成绩中等,没什么特别。“有没有什么人给你提供了特别的学习资料?或者学习方法?”刘老师追问。石小凡再次摇头:“没有。我就是自己摸索的。”他顿了顿,补充道:“也许是因为马上就要高三了,有了紧迫感。”“突然就开窍了的感觉。”“开窍?”陈老师重复这个词,语气意味深长。石小凡点头:“就像是一下子明白该怎么学习了。以前觉得很难的知识点,现在能看懂了。”他的眼神清澈,带着一丝学生特有的天真。让人很难怀疑他在说谎。刘老师靠回椅背,手指交叉放在腹部。“开窍是好事。但我们作为老师,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你的进步太大太快,难免让人有些担心。”石小凡低下头:“我明白老师的顾虑。”再次抬头时,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真诚的光芒。“但我可以向老师保证,我的每一分成绩都是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我没有做任何不该做的事。”办公室里安静下来。窗外,夕阳开始西下,橘黄色的光芒透过窗户,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陈老师终于叹了口气。“我们愿意相信你,石小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成长。你的进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刘老师接话道:“但学习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持续的努力比一时的爆发更重要。”石小凡认真点头:“我明白,老师。我会继续保持的。”陈老师最后看了一眼成绩单,又看看面前的学生。“好吧,你先回去吧。记住,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老师。”“谢谢老师。”石小凡站起身,礼貌地鞠躬,然后离开了办公室。门轻轻关上。办公室里陷入长时间的沉默。刘老师率先开口:“你怎么看?”陈老师揉着太阳穴:“无懈可击。”“太无懈可击了。”刘老师喃喃道,“就像一个完美剧本。”“但他的解题思路是真的,这做不了假。”陈老师站起身,走到窗前。石小凡正穿过操场,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我会联系他母亲的。”陈老师突然说,“委婉地了解下他在家的情况。”刘老师点头:“我也会继续观察他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如果是真的”陈老师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那这可能是我们教师生涯中见过的最惊人的转变。”“如果是假的”刘老师没有说下去。两人心照不宣。教育工作者最怕的不是学生成绩差,而是他们走了歪路。石小凡走出教学楼,长长舒了一口气。手心全是汗。刚才的镇定自若大半是装出来的。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场询问。为此准备了整整一个星期。反复推敲可能被问到的每个问题,准备最合理的答案。,!就连那恰到好处的紧张和腼腆,都是练习过的。他不能让人发现异能的秘密。那是他只属于自己的秘密。“小凡!”一个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石小凡转身,看见李萌萌快步走来。她推了推眼镜,关切地问:“老师找你没事吧?听说这次月考你考得特别好?”石小凡笑了笑:“就是问问学习方法。”李萌萌眼睛亮了起来:“真的吗?那你能不能也教教我?我这次数学又没考好”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脸上泛起淡淡的红晕。石小凡点点头:“当然可以。不过我的方法可能比较笨,就是多花时间。”李萌萌急忙说:“我不怕花时间!就是不知道怎么学才有效”两人并肩走向校门。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石小凡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第一关算是过去了。但他知道,老师的疑虑不会完全消失。接下来的日子,他必须更加小心。既要展现进步,又不能太过突兀。这是一个微妙的平衡。走到校门口,李萌萌转向左边。石小凡独自向右。他的家在完全相反的方向。走过一个拐角,确认四周无人后,他轻轻触摸额头上那个淡淡的疤痕。是那次被推倒撞伤后留下的痕迹。也是之后他获得特殊能力的开始。但他现在不敢轻易使用那种特殊的能力。那感觉太像偷窃,甚至更糟。但那种瞬间理解知识的能力,让他的学习效率提升了数倍。过目不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些成语突然变成了他真实的能力。但同时,使用能力也消耗着他大量的精力。每次使用能力后,他都感到异常疲惫,需要大量休息和食物补充能量。这让他不得不严格控制使用能力的频率和时间。“今晚要复习哪些内容?”石小凡在心中默默规划。数学的微积分部分还需要加强,物理的电磁学概念需要梳理,英语词汇量还需要扩大他粗略估算了一下,这至少要花上四个小时。再加上学校布置的作业,又是一个到深夜的学习日。但他没有抱怨。比起从前那种无论如何努力都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现在这种明确的付出与回报,反而让他感到踏实。走到熟悉的巷口,嘈杂的声音扑面而来。石小凡家住在老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四五户人家共用一个院子,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他的家只有一间十二平米的房间,既是卧室也是客厅。母亲白天在街边摆摊卖菜,晚上才能回家。“小凡回来了?”邻居王阿姨正在公用水龙头前洗菜。“阿姨好。”石小凡礼貌地打招呼,脚步不停。王阿姨摇摇头,嘟囔着:“老石家孩子最近变化好大呀”石小凡假装没听见。他知道自己的变化在旁人看来有些突兀。但他无法解释,也不能解释。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房间里昏暗而整洁。一张双人床,一张小桌子,一个旧衣柜,这就是全部家具。母亲还没回来,她通常要等到天黑才能收摊。石小凡放下书包,开始淘米做饭。这是他从小学会的事情。饭刚煮上,门外就传来了母亲疲惫的声音。“小凡,快来帮把手!”石小凡赶紧冲出去,接过母亲手中沉重的布袋。里面是没卖完的蔬菜,母亲总是挑些还能吃的带回来。“今天怎么样?”石小凡一边帮母亲揉着肩膀一边问。母亲叹了口气:“还行,就是城管来了两次,躲得累人。”她突然想起什么,转身认真地看着儿子:“老师今天没有说你什么吧?”石小凡摇头:“就是问问我是怎么学习进步的。”母亲的眼睛亮了起来:“那你说了吗?这次考了多少名?”“年级四十八。”石小凡尽量说得平淡。母亲愣在原地,嘴巴张了张,却没发出声音。眼泪突然从她眼眶中涌出。“四、四十八名?”她颤抖着重复,“真的吗?”石小凡点点头,从书包里拿出成绩单。母亲用围裙仔细擦手,才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张纸。她的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数字,仿佛那是什么易碎的珍宝。“638分”她喃喃自语,眼泪掉在成绩单上,又慌忙擦去。石小凡看着母亲的反应,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份成绩单对母亲意味着什么。这么多年,她起早贪黑地卖菜,就是为了供他读书。而他却一直成绩平平,让她在家长会上抬不起头。“妈,这只是开始。”石小凡轻声说,“我会考得更好的。”母亲猛地抱住他,哽咽着说不出话。这个拥抱比任何质疑都让石小凡坚定。,!他必须守护这个秘密。为了母亲脸上的笑容。饭后,石小凡帮母亲收拾完,开始做作业。母亲坐在床边缝补衣服,不时抬头看看儿子,眼中满是欣慰。台灯下,石小凡的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他小心地控制着使用能力的频率。只有在遇到真正难题时,才悄悄启用那种特殊的理解力。那种感觉很奇怪,就像突然有一盏灯在脑海中亮起。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点瞬间变得清晰明了。但随之而来的是阵阵疲惫感。他不得不经常停下来,喝口水,深呼吸。母亲注意到他的异常:“累了就歇会儿,别太拼命。”石小凡笑笑:“不累,就是思考时习惯这样。”他不能告诉母亲真相。不能告诉她,她的儿子现在拥有超乎常人的能力。更不能告诉她,这种能力有时让他感到害怕。夜深了,母亲已经睡下。石小凡独自坐在桌前,继续学习。偶尔,他会想起那次被推倒撞伤的经历。那个叫张浩的学生曾经嘲讽的嘴脸。后脑勺撞击在石头墩子上的剧痛。那散发出白光的剑形玉坠!医院里消毒水的味道。有时他会怀疑,那真的是一次意外吗?为什么偏偏是他获得了这些能力?没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他只能带着这些疑问,继续前行。第二天清晨,石小凡照例五点起床。轻手轻脚地穿衣洗漱,然后拿着英语单词书到院子里晨读。这是他最近养成的习惯。早晨是记忆的黄金时间,不能浪费。晨读结束后,他回屋准备早饭——稀饭和咸菜,再加上母亲带回来的些许蔬菜。母亲喝着稀饭,突然问:“要不要给你买点参考书?妈这里还有点钱。”石小凡愣了一下。对他们家来说,买参考书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用了,妈。学校的资料够用了。”母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但石小凡看见她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和骄傲。那种眼神,是石小凡从未在母亲眼中看到过的。他忽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上学路上,石小凡在心中规划今天的学习重点。化学课会有随堂测验,需要重点复习离子反应方程式。英语老师会抽查课文背诵,要准备《theoldanandthesea》选段。快到校门口时,他忽然感觉到一丝异样。就像有人在暗中观察他。他下意识地朝校门旁的报亭看去。刘老师站在那里,看似在买报纸,实则目光正扫向他。石小凡立即调整状态,做出适当的疲惫表情。稍微驼背,步伐沉重些。就像一个熬夜学习的学生该有的样子。他走进校门时,刘老师果然叫住了他。“石小凡,来这么早?”石小凡转身,礼貌地回答:“老师早。想来教室背会儿书。”刘老师打量着他,注意到他眼下的淡淡黑眼圈。“昨天学到很晚?”石小凡点头:“差不多十二点才睡。”这是实话,但省略了他五点就起床的事实。刘老师的表情柔和了些:“努力是好事,但也要注意休息。”“谢谢老师关心,我会注意的。”刘老师似乎还想问什么,但最终只是挥挥手:“去吧。”石小凡鞠躬告别,走向教学楼。他能感觉到背后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老师的疑虑没有完全消除。这在他的预料之中。一整天,石小凡小心翼翼地表现着。课堂上,他回答问题准确,但不时会“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测验中,他故意做错一道题,没有拿满分。放学时,李萌萌来找他讨论数学题。他耐心讲解,但故意在某个步骤上显得不太熟练。一切都像一个正常的好学生。但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观察仍在继续。教师办公室里,刘老师和陈老师再次凑在一起。“今天怎么样?”陈老师问。刘老师摇头:“看不出什么问题。课堂表现很好,测验成绩优秀但没到完美。”“我特意问了几科老师,都说他的作业质量很高,但进步轨迹是连续的。”陈老师皱眉:“所以你倾向于相信他是真的开窍了?”刘老师沉吟片刻:“我倾向于继续观察。”他拿出一张纸:“这是我今天注意到的一个细节。”纸上写着石小凡一天的时间安排:几点到校,每节课的表现,午休时间在做什么,放学后的活动。“看出什么了吗?”刘老师问。陈老师看了半天:“很正常啊。甚至比大多数学生都要刻苦。”“问题就在于太正常了。”刘老师点点纸上的几个时间点,“每个时间段都利用得很充分,几乎没有任何浪费。”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就像一个经过精确计算的计划。”陈老师失笑:“老刘,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学生努力学习还不好吗?”刘老师叹了口气:“也许吧。但我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他望向窗外,操场上石小凡正在和李萌萌讨论题目。两人头挨着头,专注地看着同一本习题集。“再给我一点时间观察。”刘老师轻声道,“如果真是我们多疑了,我会亲自向他道歉。”陈老师拍拍他的肩膀:“谨慎是好事,但别钻牛角尖。”“每个学生都有突然醒悟的可能。也许石小凡就是这样的例子。”刘老师点点头,但眼中的疑虑仍未散去。作为一名老教师,他见识过太多学生。石小凡的变化太大,太突然。就像一夜之间换了个人。这不符合人的转变规律。人的成长需要时间,需要过程。而石小凡,似乎跳过了这个过程。操场上,石小凡合上习题集。“大概就是这样,你再多练习几次就能掌握了。”李萌萌感激地看着他:“谢谢你小凡,你讲得比老师还清楚。”石小凡笑笑:“我也是最近才弄懂的。”只有他知道,刚才讲解时他刻意控制着没有使用那种特殊能力。他要用自己的理解来帮助朋友,而不是依赖那种来路不明的力量。“发什么呆呢?”李萌萌拍拍他,“回家了!”石小凡回过神来,笑着和朋友道别。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感受着体内那种奇特的能量流动。它既是一种恩赐,也是一种负担。走到跨河大桥上,他停下脚步,望着夕阳下的河水。金色的光芒在水面上跳跃。“如果我拒绝使用这些能力呢?”他喃喃自语。但很快摇了摇头。已经看到母亲脸上的笑容。已经感受到成绩提升带来的变化。他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只能继续前进。身后,夕阳彻底沉入地平线。黑夜降临。但第二天太阳会照常升起。就像他的生活,看似照常,却已经完全不同。走到家所在的巷子口,石小凡意外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刘老师站在他家院门外,正和一位邻居说着什么。石小凡的心猛地一跳。老师竟然家访了。而且没有提前通知。他迅速调整呼吸,换上适当惊讶的表情。“刘老师?您怎么来了?”刘老师转身,脸上带着微笑:“正好路过这边,想起来是你家,就来看看。”这不是真话。石小凡看得出来。但他只是礼貌地点头:“要进来坐坐吗?我家比较小”刘老师摆摆手:“不用了,就是跟你说一声,数学竞赛的培训下周开始,每周三下午。”“好的,谢谢老师。”刘老师看似随意地扫了一眼大院的环境,目光在公用水龙头和厕所方向停留了片刻。石小凡感到一阵尴尬,但很快镇定下来。贫穷不是耻辱,他早已接受这个事实。“老师要不要喝口水?”他大方地问。刘老师摇摇头:“不用了,我这就走。”他转身欲走,又回头状似随意地问:“对了,你平时在哪里学习?我看院子里挺热闹的。”石小凡指指自家窗户:“我在里面搭了个小桌子。晚上比较安静。”刘老师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但石小凡能感觉到,这次突然的“家访”是一次试探。老师想亲眼看看他的学习环境。验证他所说的是否属实。送走刘老师后,石小凡站在院门口,久久没有动弹。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深呼吸,平静情绪。他意识到,这场猫鼠游戏才刚刚开始。老师的疑虑远比他想象的要深。而他,必须更加小心。因为他不只是在为自己保守秘密。某种程度上,他也在守护着这个突然降临的奇迹。无论它来自何方,目的为何。至少现在,它改变了他的生活。而他对这种改变,心存感激。夜色渐深。石小凡回到自己的小房间,打开台灯。摊开书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在这个拥挤的大杂院里,在这个狭小的空间中。一个少年正在书写自己的未来。一字一句,一章一节。而窗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就像那个改变命运的午休!:()双异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