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版自序(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4版自序

常有初学者恭敬而神秘地询问:编剧有什么诀窍、秘籍?

我尴尬,唯有“敬谢不敏”。实在逼到无奈时,就聊起多年前的一段“异遇”——

四十多年前,我遇一“异人”。

其时,我们十七八岁,与同伴们搀扶拉扯、奔走在荒山野林间。忽见路边有个草棚,内中独坐一老者,便上前讨水喝。老者鹤发却不童颜、清癯几近病态,但双眼内有深沉亮点,迥异常人……

不知怎么,搭言中就提起了“命”与“运”的话题。老者话甚寥寥,而出语玄奥——使人恍惚间似有所悟,又茫茫然总是懵懂。有同伴便认定遇上了异人,要老者为我们说说现在与未来。老者笑笑而已。同伴更执着以求,缠住不放。老者将目光盯住远避一边的我:“你——,伸手过来。”

这是要看手相了。

我本不信,无奈同伴的催促,便把手伸了过去。

老者细审我掌间纹路,终于抬起头来——两眼中那幽幽亮点,如秋夜寒星。

我迎住那眼光,与之凝视。

老者翻过我的手掌,沉沉握了握:“你们,命多坎坷、运自曲折。好自为之,当有所成。”

同伴不依:“说具体点儿,就先说他一个人的!”

我凝视老者的目光。

老者重重看了我一眼,起身走了……

红日西坠,天地苍茫。直到老者背影消失在雾气迷蒙的山林深处,我们仍怔怔呆呆……

——而老者那简短的四句话,也便刻骨铭心。

……

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了。老者究竟是什么人,我现在仍不知道,自然也就无从联系。所谓看手相、算命之类,不过是当时无奈之中对几个“大孩子”难能明言的虚与委蛇吧。但“命多坎坷、运自曲折。好自为之,当有所成”这四句话,也确实说出了我及我那些同伴们的“命”与“运”。

不久前,当年的同伴们相聚,不觉忆、论起那老者及老者之言,均感慨不已:确如其言——都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不少的曲折,也都因“好自为之”而果然各有所成了。当然,所谓“成”,并非指官高位显、腰缠万贯或一时的声名被社会传媒“爆炒红烧”、“甚嚣尘上”,而是指在各自领域、不同方面,都事业有成功、生活有意义、身心均健康,升入了“人生”的上层。

互相审视在座各有所成的诸位,静心体味四十多年来的风风雨雨、苦辣酸甜,则无论专家、教授、工人、职员、个体老板、公司经理、政府官员、演艺明星……无不以泪融酒,举杯相对——“感谢生活!”

……

上述人事,与影视编剧并非风马牛不相及。

编“剧”,实质是编“生活”。没有对时代生活的体验、感受及悟觉,绝难编出好剧来。因之,一个好的编剧,最重要的不是学习编剧技巧,而是体味生活,认知时代,首先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健康人”,而不是拒绝生活、凭空想象,自闭于“象牙塔”中,甘当“匠人”,或病态地自以为是。否则,本末倒置,难有大作为的。

终极一句:要做个好编剧,先做个明白健康人。

……

前些天,一个半专业的编剧朋友对我感慨:写了一部自觉很不错的三十集电视剧本,下了很大功夫,也融进了自己多年的人生积累。却没有人拍,挺灰心,不想再写影视剧本,只写小说之类算了。

这个朋友编剧水准是很高的,也被拍过两三的剧本;其文笔功夫相当了得,我甚钦佩。可现在,却陷入被迫改行的窘境。

由此,而想到——

编剧,确是个系统工程。

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终极效果将怎样?将遇到怎样的制约与门槛?自己要有怎样的文化及艺术心态与对应策略?……都要提笔前认真考量的。具体说,就是前期策划、题材选择、题旨设定、人物设置与剧情编织、艺术表达、社会机制允许度以及当前观众的反应预期,乃至从文化产业层面的相应考虑,都必须在提笔前运筹帷幄。否则,不啻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一般作者都重视“编剧”本体,尤其在“剧本内”下功夫、展才华,却忽略前人“功夫在诗外”的提示。

因此,有必要在此强调:若想成为一位成功的剧作者,必须先“跳出三界外,再入五行中”。

于是,本教程有意将宏观的人文追求、社会定位、文化策划与具体的编剧过程、美学提升及艺术表达,试融为一体,形成“剧本创作”的一个小小的“系统工程”,以避免单纯的技巧传达与方法介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