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赵复遗著及其生卒(第2页)
[6]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名宦》,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第145页。
[7]陈廷钧:《先儒赵子言行录》,清咸丰刊本、同治楚北崇文书局增刊本,1856、1870。
[8]唐宇元:《北方理学的传授者——赵复及其思想》,见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683~692页。
[9]周良霄:《赵复小考》,见中国元史研究会:《元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190~198页。
[10]详见本书附录一《赵复著述表》。
[11]唐宇元:《北方理学的传授者——赵复及其思想》,见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683~684页。
[12]姚燧:《三贤堂记》,见《姚燧集》卷7,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114页。
[13]吴莱:《观姚文公集记赵江汉旧事》,见《渊颖吴先生集》卷3,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元至正刊本,1929,第22页。
[14]郝经:《听角行赠汉上赵丈仁甫》《送仁甫丈还燕》,见《郝文忠公陵川文集》,明正德李瀚刊本,1507,卷8,第7页;卷13,第3页。
[15]郝经:《南楼书怀赠赵丈仁甫》,见《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13,明正德李瀚刊本,1507,第3页。
[16]唐宇元:《北方理学的传授者——赵复及其思想》,见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第684页。
[17]姚燧:《序江汉先生死生》,见苏天爵:《国朝文类》卷34,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元至正西湖书院刊本,1929,第4~5页;又名《序江汉先生事实》,见《姚燧集》卷4,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63~64页。
[18]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见《姚燧集》卷15,第214~225页;刘致:《姚燧年谱》,见《姚燧集》附录四,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682~697页。
[19]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见《姚燧集》卷15,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216页。
[20]姚燧:《别丁编修序》,见《姚燧集》卷4,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64页。
[21]苏天爵:《题国子司业砚公遗墨》,见《滋溪文稿》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489页。
[22]苏天爵:《元故国子司业砚公墓碑》,见《滋溪文稿》卷7,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106页。
[23]此证见周良霄:《赵复小考》,见《元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197页。
[24]赵复:《杨紫阳文集序》,见苏天爵:《国朝文类》卷32,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元至正西湖书院刊本,1929,第13页;又见杨奂:《还山遗稿》附录,明嘉靖宋廷佐刊本,1522,第20页。
[25]元好问:《故河南路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杨君神道之碑》,见《元好问全集》卷23,上册,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第510~511页;宋廷佐:《杨文宪公考岁略》,见杨奂:《还山遗稿》卷首,明嘉靖宋廷佐刊本,1522,第4页。
[26]杨奂:《臂僮记》,见《还山遗稿》卷上,明嘉靖宋廷佐刊本,1522,第1页。
[27]元好问:《赠答赵仁甫》,见《元好问全集》卷5,上册,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第112~113页。
[28]杨弘道:《送赵仁甫序》,见《小亨集》卷6,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986,第1198册,第210页。
[29]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8《左丞姚文献公》,北京,中华书局,1996,第156页。
[30]苟宗道:《故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见郝经:《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首,明正德李瀚刊本,1507,第16~17页。
[31]郝经:《送仁甫丈还燕》,见《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13,明正德李瀚刊本,1507,第3页。
[32]赵复:《程夫人墓碑》,见杨奂:《还山遗稿》附录,明嘉靖宋廷佐刊本,1522,第6~10页。
[33]王恽:《义士姜侯歌》,见《秋涧先生大全集》卷8,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年马龙刊本,1929,第5页。参见周良霄《赵复小考》,见《元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194页。
[34]赵复:《追悼无欲真人》,见何道宁:《终南山重阳万寿宫无欲观妙真人李先生碑》碑阴,《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第48册,第22页。何道宁碑文,又名《终南山重阳万寿宫无欲观妙真人李公本行碑》,见李道谦:《甘水仙源录》卷6,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明正统《道藏》本,1995,第33册,第186~189页。此诗据魏崇武:《赵复事迹编年》补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文史论考专刊,第91页。
[35]郝经:《南楼书怀赠赵丈仁甫》,见《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13,明正德李瀚刊本,1507,第3页。
[36]郝经:《太极书院记》《周子祠堂碑》,见《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卷26,明正德李瀚刊本,1507,卷26,第13~14页;卷34,第8~11页。
[37]鲜于枢:《困学斋杂录》,清道光长塘鲍氏《知不足斋丛书》刊本,1823。该诗在《杂录》中凡两载,此据第19页记载;第5页诗句略有不同,首句作“醉乘鸾驭到仙家”,第三句“春”作“秋”。
[38]陈廷钧:《赵子言行录》卷下补刻《南楼书怀》诗附陈氏按语,清同沿楚北崇文书局增刊本,1870;又见陈廷钧:《安陆县志补正》卷上《艺文》,清同治刊本,1872,第77页。
[39]王粲:《登楼赋》,见萧统:《文选》卷1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第2册,第490~491页。
[40]参见刘致:《姚燧年谱》,见《姚燧集》附录四,第685页;姚燧:《河南劝农道副使白公墓碣》,见《姚燧集》卷26,北京,中华书局,2011,第406页。
[41]以上资料、考证见周良霄:《赵复小考》,见《元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第1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