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第3页)
潘锦棠。劳动与职业社会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1。
潘文安。IT业项目经理人胜任力模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2):152-154。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7(2):38-43。
任桂云。职业兴趣探查量表(IP-60)的修订。扬州:扬州大学,2014。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商婧。企业员工职业幸福感与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石莉。当代大学生职业兴趣研究。苏州:苏州大学,2004。
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评价的研究。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宋剑祥。国外职业人格测评研究回望。辽宁高职学报,2013,15(5):102-106。
孙国光。重庆市公务员职业倦怠及EAP援助研究。重庆:重庆大学,2008。
孙嘉楠。家庭因素、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适应的关系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6。
孙利,佐斌。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测量。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80-84。
谭蔚。武警基层军官职业人格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田燕秋。论职业的适应性。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S1):137-139。
仝莹。基层干部职业压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4。
汪罗。孟斯特伯格:工业心理学之父。当代电力文化,2015(4):86-87。
王成义,王林松,刘琪等。警察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工作压力和工作态度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01-402,411。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和西方五因素人格量表(NEOPI-R)为例。心理学报,2008,40(3):327-338。
王芙蓉。军官职业人格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研究。长沙:中南大学,2006。
王芙蓉,邹韶红,张亚林。军官职业人格量表的效度。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451-454。
王国香,刘长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修编。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9(3):82-86。
王红雨,严发萍。大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5):1-3,15。
王晶。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武汉:武汉工程大学,2015。
王静。兰州市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王娟,何侃,张立松。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残障大学生职业指导研究。职教通讯,2013(14):65-67。
王垒,马洪波,姚翔。当代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3-28。
王梅。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王萌,宋岳礼。初中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性。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1(2):63-65。
王荣山。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生涯决策自我效能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王同军。大学生的职业归因风格、职业价值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求职行为的关系。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王鑫强,曾丽红,张大均等。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的初步编制。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152-157。
王益富。企业员工职业适应能力:测量及影响机制。重庆:西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