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确对待诱惑(第2页)
史玉柱在分析失败之时就曾经说过:“巨人的董事会是空的,决策是一个人说了算。因为我一人的失误,给集团整体利益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也恰好说明,权力必须有制约。”其实,因为这个原因而倒下的知名企业家不止是史玉柱,我们还记得,当姜伟在沈阳飞龙中出现“决策的浪漫化、决策的模糊化、决策的急躁化”之时,没有人能够阻止他;当吴炳新提出“三株年销售额在1999年达到900亿元”的宏伟目标时,也没有人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
其实,由国内外诸多企业发展的经验也可以看出,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引进相应的约束机制势在必行。企业家需要懂得现代管理科学的专家提出战略规划和目标管理等方面的合理意见,需要专职的职业经理人料理企业中日益繁杂的业务,也需要企业的员工们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集思广益,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通用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好,每当他和部门经理们开会讨论某一项方案时,如果没有任何人有异议,他就认为大家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项方案,所以没有自己的看法,这时他就会结束会议,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大家仔细考虑这项方案,在大家都形成自己的意见以后,再继续会议,以此来真正调动起所有人的智慧。
5。正确对待论道的**
企业家处于企业经营的第一线,是企业经营的实践者和领导者,因而就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来说,最有论道资格的人莫过于企业家,所以我们主张企业家就企业问题多论道。例如,企业家到各个高校去讲学,或是到各种研讨会做讲演,可以把自己的成功经验或是失败教训与众人分享,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他们在商海中第一线摸爬滚打多年以后,用血和汗换来的,可以说这些都是千金难买的财富。
企业家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论道无私地贡献出来,这些素材可以被大众所获知,其他企业家或是有志于成为企业家的人们获得相关的宝贵经验,既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市场中的种种风险和陷阱,避免以后再犯这些错误,也可以由此得到启迪,探索到新的市场机遇,发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另外,企业家的经验和教训也可以成为高等院校商学院案例库中的珍贵案例,比如已经被美国南加州大学收录成册的无锡小天鹅集团的“小天鹅营销案例”,这些案例在经过商学院的专家学者分析研究之后,这些研究结果一方面可以改革更新现有的教材,使那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们能够及时地把握好市场上的最新动态,经过借鉴学习这些企业家的经验和教训,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目前政策和制度对企业发展构成制约的不完善之处,可以供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参考并进行修改完善,以消除与改革进程不相匹配的桎梏。
但是,企业家不能迷恋于论道,应该明白自己的职业是经营企业而不是教授,是创造经验而不是传播经验,是实践者而不是宣传家。也就是说,虽然要论道,但不能被其**。至于将论道用于作秀,那就更不应该了。现在有一些企业家过于看重论道,他们成功以后,有了一定的资本,就到处讲学,为自己树功立碑。他们只要一听到某个地方又有研讨会了,或是某个高校的学生组织又请他们做讲演了,就无法抵御**,无论地方多远或是自己多忙,他们都会把手头上正常的企业事务暂时放下,以便赶到演讲现场,为自己摇旗呐喊。有些企业家甚至主动去高校联系讲学,希望能够在讲坛上过过瘾,为自己做宣传,扩大知名度。
有些企业家在讲学的时候从不谦虚,往往在他们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添油加醋地过分夸大。他们的讲演内容不外乎是自己的成功非常艰辛,自己的品质非常高尚,自己的决策非常灵敏和果断,自己的能力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决定的作用,一步步地开拓市场、把蛋糕做大,自己的企业目标就是进入世界五百强,等等。当他们听到其他人吹捧的时候就会感觉特别受用,尤其是当没有进入过社会的大学生们为他们喝彩、欢呼雀跃的时候,他们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实现了自己的精神享受。
我们不反对企业家在论道中为自身和企业积累无形资产,但要把握好度。现在有些企业家四处论道,一方面可以主动宣传自己,另一方面也可以打通一些舆论媒体,通过社会中巨大的媒体力量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最终目的就为自己捞取政治或是荣誉的资本,这是不对的,这种论道实际上已经变味了。
有些企业家甚至将论道变为“吹牛皮”,例如有些企业家到处宣讲自己的功劳,突出自己的领导才能,把自己的企业描绘得尽善尽美,但是,人们一旦真正深入到企业内部,就会发现盛世繁华只是表面上的东西,一些企业早就已经问题重重、员工抱怨诸多了。
其实,这些企业家确实是有到处论道的资本,毕竟没有人能够轻而易举地成功,他们都是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把握机遇的能力才取得已有的成就。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仅仅依靠论道并不能把自己的企业再做大。对于到处论道的企业家来讲,他们的主业已经成为到处讲学,为自己宣传,而真正做企业、做实业早就已经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他们时刻惦念着研讨会和演讲会,也就没有足够的精力管理企业,企业的日常经营无法放在心上,不能够时刻保持对市场风险的警惕性,这样,企业也就根本无从发展。
6。正确对待游玩的**
企业家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最累的一个阶层,如果把人类社会比作一般在大海中航行的大船的话,那么企业家就是划桨者。可以说,市场之中风起云涌,企业家身处其中,劳心劳力,片刻不得轻闲。因此,企业家在企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业务步入正轨以后,或者说其事业小有成就时,就可以适度放松一下自己,出去游玩散心,给自己放假几天做出适当的调整,毕竟“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
但是,这里也有一个度的问题。我们曾经说过,企业家是一种高风险和高劳累的职业,一旦选择了这种职业,就意味着一辈子操劳和辛苦,因而企业家不能迷恋于休闲。有一些企业家过于放松自己,他们整日或是游览祖国的壮美河山,或是出国领略异国风情,这样,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途中或是在风景名胜中度过的。这些企业家也声称自己时刻关心着企业的经营活动,虽然他们没有留在企业,然而由于现在通讯和网络非常发达,他们可以进行“网络办公”和“移动办公”,随时遥控、指挥着企业的日常经营,做出最终决策。这样他们可以一边游玩,一边处理企业的事务,做到两边都不耽误。不过,很多企业家为了使自己在游玩时能够保持一个好心情,玩得尽兴,就不太愿意被别人打扰,所以,他们一般都关掉手机,切断和外界的联系,也只有在一天的游玩结束以后才重新开通和外界的联系。这样,即使是他们可以进行“网络办公”和“移动办公”,可是市场中风云瞬息万变,他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和市场变化保持一致,行为的滞后肯定是不可避免的,节奏上总是慢半拍不只会使企业错失很多市场机遇,而且还会使企业陷入种种市场风险之中。因而,企业家也就无法做到一边游玩,一边保持正常的办公,企业会因为企业家的懈怠而被迫陷入危机之中。
总之,企业家应该把握好工作与休闲的关系,尤其是应该看到企业家这种职业决定了自己只能是比别人更辛苦、更劳累,不可能有太多的休闲。政治家迷恋休闲误国,企业家迷恋休闲误企。
7。正确对待美色的**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人有之,因而美色对于任何社会阶层都有**,任何社会阶层都有一个抵御美色**的问题,但对于企业家来讲,这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试图以色而**人的人,其目的都是为了钱,是一种钱色交易。需要指出的是权色交易的背后目的也是为了钱,因为权能带来钱,因而从这一点上讲,企业家在这方面被**的压力,要比政治人士还大。正是因为如此,企业家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有位企业家告诉我,对于这种**,要加上两道保险杠:第一个是最好不要被其**,千万不要将为了钱的色看作感情问题,看清这是一种在情包装下的钱色交易,这里没有爱情问题,是脱离了爱的性问题,而且是性与钱交易的性问题,顶不住**者大都是将钱与性的交易看成为爱情问题;第二个是不能因为顶不住**而危及企业,就是说那些经不住色的**的人,绝不能因为自己的钱与色的交易而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与投资,那种以色**人而为了拥有企业利益的人,是更为可怕的,因为其目的不是在于一点钱色交易的小钱,而是有更大的阴谋,对此更应警惕,因而企业家必须守住钱色交易不能影响企业的这个底线。对于这位企业家的这种讲法,有人似乎觉得比较“俗”,但是这种“俗”有它的哲学,这就是企业家必须随时要视保护自己的企业为己任,任何**都不能影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然,对于真正的爱情,那就另当别论了。企业家因为很优秀,所以有人明知其已结婚,也会对其产生爱情,甚至爱得很深,以至于发生越轨行为,对此企业家要从事业及家庭两个方面考虑此类问题,不过这已是道德问题及个人隐私问题了,不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问题。
很多原本很优秀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他们原本非常清正廉洁,有能够拒绝几乎所有**的能力,但就是“英雄难过美人关”,由于受到美色的**,这些企业家被逼无奈,只有贪污受贿、徇私枉法,以满足美色对于金钱以及权力等方面的需要。
北京市751厂原厂长兼党委书记陈某,曾经是一名业绩非常突出的正厅级领导,获得过很多荣誉称号,然而,为了情妇的享受,他私自动用25万元公款为她包租了一个四星级饭店的豪华房间。为了满足自己和情妇奢华消费的需要,他们在所包的房间内进行各种钱、权、色的交易,在1992年10月到1994年3月这一段时期内,他一共贪污了416。6万元,挪用公款158万元,最终因为他的失职给企业带来了15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1997年3月12日,陈某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很多企业家难以抗拒投怀送抱的美色,而别人也正是抓住了他们这一个弱点,通过美色进攻,一下子就把这些号称“百毒不侵”的优秀企业家们拉下了水。“美人计”恐怕是商界中最为奏效也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计策了,通过美色的**,企业家的竞争对手可以轻易刺探出商业秘密,获得足以对企业致命的情报。商界中“美人计”的使用无处不在,企业家们不得不小心提防,面对美色的**,倒下的企业家们可以说是一批接着一批,很多企业家非常清楚其中的危险性,但是由于人性自身的弱点,使得他们“情难自持”。
另外,有些美色因为贪图企业家的财产而借故接近并**他们,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以后,借此来威胁他们,迫使他们破财消灾,最终导致企业元气大伤,企业家人财两空。还有一些美色是因为看重企业家的人,希望可以由此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如果这些企业家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家庭,无法给予美色们名分的时候,她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尽力折腾,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家片刻不得安宁,从而导致企业家原来的家庭破裂。
因而,无论出现哪一个结果,对于企业家的打击都是异常巨大的。企业家要想真正发展自己的企业,不想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从而在商场中丧失竞争优势,不想被迫拆散家庭、妻离子散,那么企业家在面临美色**的时候,要多问问自己,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值不值得自己放弃其他的一切?
8。正确对待金钱的**
金钱对任何人都有**,但对于企业家的**更甚。因为企业家是运作金钱的,但其运作的有些钱并不是自己的,因而企业家必须尊重别人的产权,不能将别人的钱占为己有。曾任中国长江动力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的于某,是一名获得过很多荣誉的资深老党员,也是享受政府津贴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管理专家”。长江动力集团公司曾在菲律宾投资兴建了一个电厂,注册资金50万美元,年电费收入1000万美元。在电厂建立之初,就是以于某的个人名义进行注册的,他在1995年出逃到菲律宾后,便“合理合法”地将该厂据为己有。极其类似的是,原为黑龙江省石油公司原总经理的刘某,也曾经获得过多种荣誉称号,他把1亿多美元的国有资产转移到了国外,在为自己铺平道路以后,他迅速地在美国为一家八口办好了定居手续。就在1998年9月前后,几个曾经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优秀企业经营者”的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因为经济犯罪案件而落马,他们包括兰州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张斌昌和兰州连城铝厂厂长魏光前等。
如此密集的优秀国有企业家涉嫌经济犯罪案件的现象引发了社会上关于“59岁现象”的大讨论,正在这场讨论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人们突然发现,新近揭露出的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中,国有企业家们犯罪的平均年龄降低了,正是看到了“59岁现象”,年轻的国有企业家们及早地为自己做好了安排,晚贪不如早贪,与其在59岁时被人重点盯防,不如及早下手。这些获得过多项荣誉,得到过国家各项奖励的社会栋梁之才,却在金钱的**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毋庸置疑,他们为自己的企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诸多不完善,他们却无法获得与自己所做出的实际贡献相匹配的收入,因而一旦和民营企业或是外资企业的企业家相比,他们的收入不免逊色许多,心态的失衡逼迫他们只能够通过别的手段来获得其他收入,比如任意挥霍公款,贪污受贿,生活腐化,等等。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在1988年我国曾经评选出来第一批“优秀企业家”共20人,在10年后的1998年,其中的6人或者被枪毙,或者被判刑、处分,或者叛逃,继续留在企业家岗位上的只有4人。有人就曾经说过,没有褚时健,云南省的收入会少一半,十几年来,玉溪卷烟厂共为国家创税1000多亿元,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利税的十强之首。但是,企业家即使是在政府不能公正对待他们的时候,也无论如何不应该违法。
目前针对优秀的国有企业家纷纷落马的现象,有关部门已经开始实施积极的措施来完善相应的环节,在给予优秀的国有企业家们各项荣誉和政治地位的同时,也正在逐步提高他们的物质回报,以使得他们的各种收入可以和努力付出大体相平衡。这是很对的。因为形成国企老总不能正确对待金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制有问题,有其体制基础,我们应该通过体制改革解决问题。当然,体制末完善之前,对于国有企业家来讲,如果非常看重金钱回报,那么他们可以选择进入民营企业或是外资企业,但是不管到哪里都不能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