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六章 鲜血手帕(第9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嗯,明白了。如果想要真实的效果,那我还真的穿上我的草裙。”

说完,李小南看了看少扬。

少扬又看了看王淳。

王淳会意了少扬的意思。

“没事的,我又不是十八岁小女孩了,最好再有一个小野人。”

少扬望了望大楞说:“这就有一个,李书记,你给化化妆,处理一下!”

“没问题,你们等一会儿。”说完小南拉着大楞进了茅草屋。

趁着这个机会,少扬带着王淳拍摄了温泉,还有几块碑石,以及那个破败的庙,还有北山脚下的溪流。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少扬真的以为自己看见了一个小野人。只见大楞浑身是毛,脸也是黑的,围着一个草裙,肉蛋也耷拉着,左手攥着一杆削的很尖的木棍,真有点印第安人的感觉。

“怎么样?”李小南问道。

“不错,你真行!还啥都会!”

“那我们开始拍摄?”

“没问题!”

随即李小南拉起大楞来到一片松树林,李小南拿着弓箭在前边跑,大楞拿着木棍在后边跑。

王淳在后边不断地连怕。跑了一段之后,李小南将弓箭挂在脖颈上,爬上了一棵大树,从上边将一个鸟窝端了下来,他拿出一棵鸟蛋,在树上磕了一下,然后将蛋青和蛋黄喝进了肚子里。

演技不同一般,因为距离远,照片有点模糊,但显得更真实。

王淳很满意。

不多会儿,李小楠和大楞又跑了回来,李小南大气都不喘一下,可怜累得大楞连呼带喘。

“怎么样,大记者?”小南问道。

“不错,不错,你这人真奇怪啊。”

“没啥奇怪的,我以前是少林寺出家和尚。”

“那现在呢?”

“现在是沙河村村支书啊。”

“那曾经呢?”

“曾经是江河市政府的公务人员。”

“我看你这人本身就是一篇很好的报道材料。”王淳不断地追问道。

“有机会你还真得报道一下我在沙河村的业绩。”

少扬听到这说道:“李书记,抽空我们一起研究一下整个伏虎山的开发项目书吧!”

“好,没问题。”

“嗯,那就好,我们南山最大的问题就是路的问题,等到消息报道出去之后,我估计就会有大量的记者和游客来这里参观。名气起来之后,我就拿着策划书去市里申请资金修建公路。”

“你说的很对,我们北山的路更复杂,修出去得有一百五十公里。你们那边的路我已经考察过了,修到玲珑县最短距离一共有七十公里,需要投入的资金少一些,所以得先修你们那边。等到后续发展起来之后,再修我们北山!”

“恩,行”

“这些我提前都做好了,关于开发起来之后的股份问题,我认为咱们两个村集体各占百分之五十,谁也不占谁的便宜。北山的投资资金我来寻找,你们南山我也可以帮一把,就是修建你们那边的路的问题得由你自己来负责,我可以在侧面帮你的忙。”

“我同意你的意见,但是毕竟整个伏虎山主要资源在南山,所以不能平半分,我们得占七成,咱们就先这么口头定了协议,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我们这边路没修好之前七成就七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看着少扬和小南意气风发的样子,王淳感受到了他们心中干事创业的闯劲儿,于是在心里也暗下决心,要帮他们一把。

当天下午王淳就赶回了滨海,吃过晚饭,洗了个澡之后,穿上睡衣,披肩的长发散在脑后。她来到客厅的窗前,她住的地方是租住的一室一厅,客厅里是一张在宜家买的沙发,然后就是一张很大的桌子,冲着窗口,上边放着一台笔记本和打印机,这是她写作的地方。好多中央、市一级的文章,包括新浪网的文章都是她一个人静静地在这里敲打完成的。

打开笔记本电脑,她将今天拍的照片整理了出来,挑选了几张拍的不错的放在了一个专用的文件夹里。工作了两三年的王淳写起材料来手指已经变成了二指禅,只要构思好写什么东西,她的手指会在笔记本电脑上不断地敲击,两个多小时写出万儿八千的文字是小菜一碟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