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的宇宙聆听克拉姆(第1页)
童真的宇宙——聆听克拉姆
我对乔治·克拉姆(G。Crumb,1929—)音乐的喜爱,出自对童年的印象,那是一些终生难忘并时常在不觉中萦绕于心的记忆,这其中包含着对星空的印象,还有对死亡的印象——在漆黑寂静的夜晚,还是一个小孩儿的我,抬头仰望着夜空,漫天银光闪闪的星星,从头顶一直扩展延伸到东、西、南、北的每一个角落,一条银河就在这星群中流过,它来自天际又流向天际,仿佛横跨了整个的宇宙——当时,我可能也就是四五岁,记得有一天太奶奶从坐的地方起身,刚刚站起来,突然,她倒下了;还有一位经常哄着我玩儿的邻家姐姐,后来她病了,很久没见到,再后来,我见到她的父母抬着一个大花圈从我家门口走过,那年她十九岁……
克拉姆的充满诗意的音乐,内容所涉及的刚好是生命与宇宙的和谐与统一,所带给我们的恰恰是如梦如幻的清纯。作为现代作曲家,克拉姆最可贵之处是为了一定的表现目的而使用各种现代作曲技法,而不是单纯的炫耀技巧;他还非常善于将各种不同成分有机地统一在自己的风格之中,他的音乐包容了浪漫主义的特性,德彪西的印象派和韦伯恩的序列风格的影响,柔和的东方打击乐的音响,还有直接引自其他作曲家或者民间音乐的素材等。为了寻求独特的音响色彩,克拉姆还不停地探索各种乐器的新的音色和人声的新的使用方法,这使得他的音乐充满了新奇诱人的音响,于神秘缥缈之中,散发着充盈的感情色彩,流露着出人意料的戏剧性,并由此给人的心灵带来了强烈的震撼。
克拉姆的音乐是满怀着童趣的,是富含幻想性的,他的音乐仿佛是古老而遥远的原始时代的“回声”,表达的则是对人类失却的纯真情感的祭悼。从1972年到1979年之间,克拉姆创作的四集美妙的《大宇宙》,就是这样一些作品,其前两集为扩音钢琴(加了放大器的钢琴)而作,每一集分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四首乐曲,曲作者称之为“幻想小品”,并且每一曲都与黄道十二宫相符合。就像15世纪法国作曲家博德·科尔迪埃(BaudeCordier)将自己的作品《优美的、善良的、圣明的》的曲谱设计成“心”形那样,克拉姆将自己的《大宇宙》的曲谱设计成了螺旋形的“盘旋的天河”形状。在这些音乐中,克拉姆所表现的主题是怀旧、梦幻的世界和宇宙的神秘。
《大宇宙》第一集。第一部分:1。远古之声(创世之一)——巨蟹宫;2。变幻无常的海神——双鱼宫;3。田园曲(来自大约公元前一万年的亚特兰蒂斯古老王国)——金牛宫;4。十字架上的耶稣像——摩羯宫。随着低沉的琴声,整部《大宇宙》就此诞生,随之而响的轰鸣的琴声,似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在后三曲,钢琴弹奏出瞬息万变、异国风情、神秘莫测等效果,其中的第四曲,还出现了即兴的人声。第二部分:1。幽灵般的船夫——天蝎宫;2。夜的咒语之一——人马宫;3。影子的音乐(为风神的竖琴)——天秤宫;4。无穷圆周的魔力(永恒的原动力)——狮子宫。沉重的钢琴敲击,伴着弹拨乐与人声,充满诡异的效果;近似口哨吹出的鸟语,以及类似木头的敲击声,宛如正在道出“咒语”的秘密;阵阵的划奏,如风掠过;清脆的敲击,如不竭之力的释放。第三部分:1。时间的深渊——室女宫;2。火样的春情——白羊宫;3。梦幻的意象(爱情—死亡—音乐)——双子宫;4。盘旋的银河——宝瓶宫。通过踯躅如停滞般的低沉琴声,表现了深渊的黑暗,人声的低语或喧嚣,令人顿感惊惧;急速而强烈的钢琴弹奏,在高音区突然降临,迸发出不可遏制的**;随着温柔琴声所营造的梦境,传来肖邦“前奏曲”的迷人旋律;幽暗中的光,随着钢琴的敲击熠熠闪烁。
《大宇宙》第二集。第一部分:1。破晓的乐音(创世之二)——巨蟹宫;2。神秘的和弦——人马宫;3。雨滴的死亡变奏——双鱼宫;4。孪生的太阳——双子宫。伴随打击乐效果的钢琴的强奏,宛如刺破天幕的光芒;超越凡尘的短暂静谧,被轻柔的琴声随之带来;接着的两曲,钢琴弹奏出如珍珠颗颗掉落一般的效果,有着一种顽皮谐谑的特点;而随后,同样的点点琴声,又以强音表现出炽热的效果。第二部分:1。幽灵的夜曲(献给古代巨石柱群的预言者,夜的咒语之二)——室女宫;2。奇形怪状的雕像——金牛宫;3。虎!虎!虎!(阿波卡利蒂卡的华彩乐段)——天蝎宫;4。诺查丹玛斯的预言——白羊宫。游移而变形的琴声与神秘的人声效果,宛若夜空中的一群幽灵在游**;当琴声转为坚硬而僵直,我不由得想到复活节岛上的高高耸立的石头雕像;迅疾而轰鸣的弹奏,以及人声的喧哗,自然就是“华彩乐段”了;坚定的琴声,可以肯定就是预言家,而阴郁的琴声,大概就是不祥的预言。第三部分:1。宇宙之风——天秤宫;2。来自“北冕座”的声音——宝瓶宫;3。为银河钟声的祈祷文——狮子宫;4。羔羊经——摩羯宫。钢琴的低音构成滚滚吹来的风,而轻声弹奏的高音则是瞬间掠过的疾风;远处飘来的类似口哨吹出的旋律,似乎就是遥远星座的歌唱,变形的琴音,是其背景上的空旷宇宙的回响;宛如黑暗中的一道闪光,钟声骤起,连绵不绝,响彻银河的每个角落;诵经的人声,随着钟鸣的回声而飘逝,融入茫茫的宇空。
《大宇宙》第三集的标题是《为夏日之夜的音乐》,为两架扩音钢琴和打击乐器而作,是《大宇宙》系列中色彩最丰富的一部,总共五个部分:1。夜之声(醒着的);2。漫游者的幻想曲;3。基督降临节;4。神话;5。星光灿烂之夜的音乐。第一曲的起始,钢琴的轻奏与打击乐器的轻击熠熠闪烁,与其说是夜的声音,不如说是夜的闪光,接着,多种奇异的音响纷纷掠过,并随着演奏力度的不断加强,爆发出色彩缤纷的璀璨效果。第二曲先以电声模仿出近似口哨的二重奏,钢琴与打击乐器的弹奏与敲击是朦胧而飘浮的,带着梦境的效果。第三曲是四部《大宇宙》中最长的一曲,大约十三分半钟,庄严肃穆的基调贯穿始终。最初,乐曲在持续的低音中,不时爆发释放力度的强音;随着音乐的发展,明亮的高音敲击与不断的划奏,以及诵经般的人声,构成一种立体效果;在一个短暂的休止过后,人声的喊叫乍起,钢琴与打击乐器呼应以东方风格的击奏,其间飘过近似箫之类的管乐吹奏的效果,细节上颇有些巴厘岛音乐的韵味。第四曲听上去似乎是上一曲的延续,至少风格上非常接近,以人声的喊叫起始,并在随后演变成多种不同方式的发声,打击乐器的敲击不停地滑过,类似口哨效果或古老管乐效果的音响偶或浮现。最末一曲先以清脆的钢琴与打击乐的敲击,营造出光辉四射的效果,随后以柔和的演奏,通过奇妙的乐音,展示出一个和谐之境,尤其与钢琴的击奏同步响起的打击乐器的“啪啪”声以及“叮当”声,完全是一种超越凡尘的乐音,而在乐曲的尾声处,飘散的乐声就仿如人的灵魂脱离了自己的肉身。
《大宇宙》第四集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是这一系列作品目前的最后一部,与之前的三集相比,有着简单而古朴的特点,其标题为《天空的结构》。克拉姆称之为“宇宙的舞蹈”,是一架扩音钢琴的四首联弹,总共四个部分:1。半人马座阿尔法;2。天鹅座贝塔;3。天龙座流星群伽玛;4。猎户座德尔塔。从第一曲的起始,就可以感受到强烈的节奏,具有一种原始的野性,甚至一度让我想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此曲以乐声的渐渐远去为结束,就像远古的回声一般。随后的第二曲,近似拨奏效果的、平静而柔和的乐音,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第三曲则在开始时以快速敲击和划奏形成一种流动感,产生出一种不断变化的效果,而在乐曲大致进行到一半处,转为一片静寂,并在长久的持续中,隐隐传来敲击的节奏,当这节奏变得越来越强烈,类似第一曲中的那种野性的魅力再次得到了体现。进入终曲,随着一声划奏,单调如啄木鸟敲木头的节奏时断时续、时急时缓地响起,强音与弱音相交替,东方色彩的打击乐和拨奏效果穿插其间;此曲自始至终都是缓慢行进的,其后半部分异常轻柔缥缈,随着琴声与打击乐声的消散,整部《大宇宙》最终结束于无边的寂寥与宁静之中。当然,或许这并非是真正的完结。
克拉姆在《大宇宙》中,引领我们从上帝创世的神迹开始,经历了基督的殉难、古老文明的失落、伟大的梦想、如火的爱欲、肖邦“前奏曲”的忧郁、世界大战的恐惧、古老的预言、死亡与毁灭……这正是我们这个宇宙自形成至今所发生过的和将要发生的。让我们听听克拉姆是如何谈论自己音乐的吧,他说:“我总是认为音乐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实体,一种具有奇妙性质的实体。音乐是有形的,几乎是可以触知的,然而它又是不真实的、虚幻的。……音乐的各种重要因素——精神上的推动力,心理上的曲线,超自然的含义——只有通过音乐本身才能被理解。我有一种直感:音乐一定曾经衍生出语言、科学和宗教的那一原始的细胞。”这也正是克拉姆在音乐中所阐述的观点:一切皆源自于音乐,而音乐源自于宇宙。在“星光灿烂之夜的音乐”中,《大宇宙》达到了最灿烂的一刻,瞬间之后,我们的视野又延伸到那些更遥远的神秘星座和那些遥远星座的流星群。
现在,让我们从奇幻的《大宇宙》中,再返回到被称为地球的蓝色星球上来,继续克拉姆的音乐之旅。虽然克拉姆的创作不很多产,但是却极有个性,所表达的思想清晰易懂,音乐充满了美感,或许属于20世纪音乐中最容易被接受的那类。我也正是由于被其《大宇宙》所吸引,才进一步广泛地收集他的音乐作品的。柯洛诺斯四重奏组演奏的《黑天使》,让我体验到了克拉姆音乐中黑暗的一面,接着,通过《远古儿童之声》、两部“回声”、《四个月象之夜》、《星之子》等作品,我又更深刻地体味到克拉姆音乐中令人流连忘返的诗意,在随后的文字中,我将记录自己对这些音乐的印象。
为电子弦乐四重奏而作的《黑天使》,又名《来自黑暗之地的三个意象》,创作于1970年,被称为20世纪音乐的里程碑之一。就内容而言,它是一部充满了邪恶的作品。作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启程》,包括:1。“挽歌”之一——电子昆虫之夜;2。骨头和长笛的声音;3。丧钟;4。魔鬼的音乐;5。死神的舞蹈。第二部分《丧失》,包括:1。浸满泪水的帕凡舞曲;2。“挽歌”之二——黑天使;3。哀悼灵魂的萨拉班德舞曲;4。丧钟(回声)。第三部分《回归》,包括:1。上帝的音乐;2。古老的声音;3。古老的声音(回声);4。“挽歌”之三——电子昆虫之夜。作品中的第一首挽歌,以急速、刺耳、飘忽的弦乐演奏,非常形象地刻画出黑暗、死亡和毁灭降临的一刹那间的恐怖气氛,万劫不复的天谴降临了,邪恶的魔鬼由此主宰了世界。人发出的非人的声音,锣突然冒出的瘆人的敲击声,弦乐器发出的诡异的音响,将阴森的气氛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之后的部分是一首追悼亡灵的哀歌,不论是帕凡舞曲,还是萨拉班德舞曲,都是那么令人心碎,只有“挽歌之二:黑天使!”与第一首挽歌遥相呼应。最后部分中“上帝的音乐”的宁静与神秘,以摩擦水晶玻璃杯发出的如游丝般的声响与小提琴的轻奏来表现;第三首挽歌在开始时对第一首挽歌进行了再现,但最终结束在奇幻的静寂之中。
在克拉姆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沉醉于对“回声”的描述——而“回声”虽是美妙的,却意味着那是已经逝去事物在幻觉中的再现,《秋之十一种回声》、《时间与河流的回声》、《四个月象之夜》等几部创作于《黑天使》之前的作品,同样是以超现实的方式对虚幻的事物进行了真切的描写。其中,为小提琴、长笛、单簧管、钢琴而作的《秋之十一种回声》,描写了我们这个星球的种种奇异,回声之一:“可笑的怪人”,是一段声音变形的钢琴独奏,旋律非常单调;回声之二:“倦怠的精神错乱者,宛如远去的(挥之不去的)”,以小提琴在高音区轻奏出纤细刺耳的声音,中音长笛和单簧管与之遥相呼应;回声之三:“最快速度”,钢琴、中音长笛、单簧管的弹奏与吹奏,兼具明暗相间的效果与轻盈跳动的效果;回声之四:“带有炫技性的”,钢琴将音乐引入静谧之境,中音长笛与单簧管的吹奏犹如鸟的深沉歌唱,小提琴疾速的由弱渐强的拉奏带有飞掠而过的感觉;回声之五:“华彩乐段一(为中音长笛)”、回声之六:“华彩乐段二(为小提琴)”、回声之七:“华彩乐段三(为单簧管)”,这三个部分颇具即兴性,在钢琴乐音的背景上,中音长笛自由地吹奏,小提琴怪异地拉奏,单簧管尽兴地鼓噪;随着钢琴的撞击,进入回声之八:“野蛮的,激烈的”,中音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各自为政,发出怪异的声响;回声之九:“晴朗而宁静的,宛如远去的(挥之不去的)”,如耳语一般,小提琴发出轻轻的哨音,背景传来很轻的敲击声,中音长笛与单簧管分别与之相和;回声之十:“无限度的(轻柔地波动的)”,只有短短的55秒钟,其构成是——中音长笛轻飘而波动的吹奏,钢琴的两点轻击,瞬间的停顿,小提琴的几乎听不见的极弱音拉奏,单簧管的一句低沉吹奏;回声之十一:“柔板:‘如祈祷般’”,旋律与“回声之一”相同,只是钢琴弹奏的力度极轻,背景还有让人分辨不清的小提琴的几声极轻拉奏,单调的旋律不断地重复,直至消失而结束全曲。
管弦乐《时间与河流的回声》创作于《秋之十一种回声》之后两年,在克拉姆的音乐中是一部编制相对较大的作品,打击乐器占据了显著位置,标题中的“河流”有“生死界河”的意思。四个乐章,四个神秘的时刻,“凝滞的时间”、“时间的刻痕”、“时间的崩溃”和“时间的最后回声”。第一乐章“凝滞的时间”包含了神秘的抽象派绘画的特点,整体上有着柔和的色调,以打击乐器清脆的敲击为开篇,三位打击乐器演奏者以各自的方式演奏,并以诡异的声音轻声说出警句:“山脉永远是自由的吗?”音乐在中段逐渐发展为激烈的最强音,并伴随着弦乐群的滑奏。好像是回应一样,曼陀林退出演奏,低语的警句消失于黑暗之中。第二乐章“时间的刻痕”开始是钢琴、竖琴、打击乐器演奏出的遥远、纤细、梦幻般的音响,由人轻轻发出的回声,出自西班牙诗人卡尔齐亚·洛卡(C。Lorca)的诗句“时间经历了本原的销蚀”。各种各样的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爆发出欢乐的音乐碎片,混乱无序最后消退为弦乐泛音上的怀旧情绪:“当他们将主钉于十字架的时候,你在那里吗?”这是一种绝对的平静。更加自由和奇异的乐章是不祥的“时间的崩溃”,开始就像古代雅典诗人阿里斯托芬的模糊不清的典礼,然后弦乐的演奏显示出不祥的预兆,同时木琴以摩尔斯电码轻轻演奏出作曲家的名字。随着音乐的进行,潜在的律动逐渐消失,音乐迂回进入到一个效果特殊的宽广区域里,类似即兴演奏般的碎片穿过,并在四周环绕,有着循环模式的痕迹。第三乐章直接进入荒凉冷漠的末乐章“时间的最后回声”,接近于第一乐章,就如同浮雕一样,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一个回溯,听者将立刻意识到,要去回顾大自然的一些最后的景象,并开始探究更多确实的含义,在这些回声还未消失之前。这是一部引人思索的作品,它将人的视野引向久远的历史当中,也延伸到无限与有限的未来当中,它告诉人们,时间不仅可以改变一切,其本身也将改变,并最终消失无踪。
为女高音、中音长笛、短笛、电子大提琴、打击乐而作的《四个月象之夜》,是克拉姆为卡尔齐亚·洛卡以月亮为主题的四首诗歌谱写的歌曲,洛卡是被法西斯杀害的西班牙诗人,他的诗篇具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特征,为克拉姆的创作带来了灵感,使克拉姆不止一次在自己的音乐中涉及他的诗作。
《四个月象之夜》之一:
月亮死了,死了;
但它会在春日里再生。
《四个月象之夜》之二:
当月亮升起的时候,
大海覆盖了地球,
心的感觉就像
在无边无际中的一个岛屿。
《四个月象之夜》之三:
就像朦胧的亚当之梦,
中性的月亮来自无源的石头,
光之子的仁慈将在何处呢?
《四个月象之夜》之四:
“快跑月亮,月亮,月亮!
假如吉卜赛人回来了,
他们将会用你的心做成
项圈和银色的戒指。”
“孩子,让我跳舞吧,
当吉卜赛人回来的时候,
他们将在铁帖上找到你
还有你合上的小小的双眼。”
“快跑月亮,月亮,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