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目中无人(第1页)
清河村中,李青松与王大牛自幼相伴成长。青松家境贫寒,却读书勤奋;大牛则憨厚质朴,常下河摸鱼,每次都会分给青松一半,两人的情谊在岁月中逐渐深厚。后来,青松的姐姐玉兰嫁入城里赵家,青松也因此沾光,姐姐在赵家为他谋得看仓库的差事。临行前,大牛和朋友们在槐树下为他送行,青松满怀感动,立下“我李青松不是忘本的人”的誓言。初到省城,青松时常挂念村里的朋友,每逢佳节都会托人捎回东西。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生了变化。在赵家绸缎庄谋得差事后,青松穿上了绸缎衣服,开始沾染上城里人的习气。五年后,青松回村探亲,母亲特意邀请大牛等人来吃饭。酒桌上,大牛笑着回忆起小时候两人摸鱼的趣事,青松却皱起眉头,称那么久远的事早已忘记。当聊到收成时,青松满脸不屑,直言种地挣不了几个钱,自己在省城一天经手的银子就够他们种一年地。此言一出,大牛沉默不语。饭后,母亲劝诫青松做人不能忘本,可他并未放在心上。第二天,青松在路上遇到邻居王奶奶,王奶奶热情地与他打招呼,而青松看到王奶奶破旧的衣服,满脸不屑,径直走过,连一句话都未说。又过了两年,赵家生意失败,青松无奈收拾包袱回村。快到村口时,他看到大槐树下大牛和他的老朋友们正聚在一起。青松兴奋地呼喊大牛,大牛转过头,只是淡淡地点点头,其他几人也都态度冷淡,甚至有人直接转身离开。青松愣在原地,满心疑惑,不明白为何朋友们对他如此态度。回到家,母亲既高兴又发愁。吃饭时,青松询问母亲原因,母亲叹息道:“你上次回来,可曾搭理过谁?去年大牛爹去世,给你捎信,你连个回音都没有。如今落魄了,才想起他们。”青松听后,无言以对,思绪飘回到去省城前,大家在槐树下为他送行的场景。第二天,青松看到村里要征人修水渠的告示,毫不犹豫地报名。村长十分惊讶,提醒他修水渠是力气活,他在省城当过掌柜,未必能干得了。但青松态度坚决,表示自己也是清河村长大的,什么苦都吃过。修水渠的工作确实辛苦,多年未干重活的青松累得满头大汗。这时,大牛走过来,递给他一个干粮,轻声说:“吃饱了再干。”说完便要离开。青松急忙叫住大牛,诚恳地说:“我知道错了。以前是我目中无人,忘了根本。咱们从小一起长大,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大牛沉默片刻,说道:“青松,不是我们不念旧情,是你先瞧不起我们。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忘本。”青松低下头,羞愧地说:“你说的对,这些天我想起从前,羞愧得很。我不求你们马上原谅,只希望你看在往日情分上给我个改过的机会。”从那天起,青松白天卖力干活,晚上主动教村里孩子识字。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对他的态度逐渐缓和。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一个道理:人可落魄,但不可忘本。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我们取得怎样的成就,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不能轻视那些曾经陪伴我们、帮助过我们的人。真情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只有懂得珍惜,方能收获长久的温暖与幸福。同时,它也告诉我们,犯错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勇气承认错误,努力改正,就一定能够重新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成语故事寓言故事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