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时光回溯(第4页)
或许她会吧,可你,至少是个人……“我真的很讨厌你的主人。他既然注定不会为姐姐停留,又为什么要扰乱她的心?就算拒绝了姐姐又怎样呢?以姐姐的坚韧心性,她表面上会假装不在意,可是她的心里一定会在意很久很久吧?”
再久能有多久?能像他一样千年百年地活下去,独自品尝那份孤独与悲恸吗?
“姐姐从来没有告诉过他她吃过的苦,所以他什么也不知道,他不配被姐姐喜欢!他知道姐姐是孤儿吗?知道姐姐为了养这个家学炒青,在手上烫出多少水泡吗?”
景止怔了一下。她是孤儿吗?
他在那些手札中见过孤儿的故事。那些孤儿不是苦大仇深,便是愤世嫉俗。
就算有励志向上的,那也是为了活给别人看,告诉全世界他并不比谁差。这林林总总,与素时温煦体贴的笑容,是如此的不同。
她的笑容底下,原来是他从未了解过的伤口。
鱼丸轻轻叹息了一声,脸上的表情由愤懑渐渐变为难过:“喂,狐狸,其实,你的那个主人……也是喜欢姐姐的吧。”
景止的动作一顿。
鱼丸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并没有发现他的不对劲:“哈哈,别问我为什么这么聪明。我的素时姐姐那么好,那么好的素时姐姐又偏偏喜欢着他,他怎么可能会不喜欢呢?”
这什么逻辑?景止差点吐血。
“再说了……要真是不喜欢,他就不会在拒绝姐姐之后就马上让我去陪姐姐。要真是不喜欢,他就不会说出‘人在伤害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不会好受到哪里去’这句话了……”
景止身躯一僵,慢慢闭上了眼睛。他已经嗅到屋外传来的炸肉丸的香气,已经听到缓慢靠近的细小脚步声。他不能让鱼丸再说下去了。
景止脑海中突然掠过书中讲的那些人世间的道理,于是突然睁开眼睛,向鱼丸望去。鱼丸果然停住了话头,双眸瞪得老大:“哇!”
在他失了警惕的刹那,景止猛地张开了嘴。
随之而来的,又是一声痛呼。
人类要欺负谁,都会表面笑眯眯的,然后趁其不备捅上一刀。
果然,对付人类,还得用人间的道理呢。
素时坐在当中,左看右看,想说些什么,却又实在找不到机会开口。
鱼丸坐在她左手边的凳子上,眼睛里还含着两泡泪,一口口泄愤似的咀嚼着香喷喷的炸肉丸。而狐狸景止则坐在她右手边,两只小前爪抱着肉丸子,一口一口咬着,修长的眼睛微微眯起,十分满足的样子。
“喀喀。”鱼丸瞄到景止的动作,顿时噎住了,有点委屈地问,“姐姐姐姐,狐狸怎么也吃肉丸啊?”
“呃……因为它是仙人养的狐狸呀……”知心姐姐素时胡乱编了个理由。
“哼,那家伙哪里像仙人了?再说要是仙人的话,他干吗不说出来?我看就是个妖孽。”鱼丸嘀嘀咕咕。
“喀喀。”这次轮到景止噎住了。
过了吃晚饭的时候,余家派了丫头来请少爷回去,鱼丸这才不情不愿地走了。素时送他出了门,回来时夜色初上,房中烛火摇曳,在窗棂上映出一道男子挺拔俊秀的身影。
她静静看了一会儿,仿佛要看进心里。直到把此刻的心情全都深深印刻在脑海中,直到确定以后随时都能回忆起来,她才推门进屋。景止正坐在窗前沉思,见她进来,眨了眨眼睛:“下次,我也可以点菜吗?”
他也想吃炸丸子吗?素时呆呆地点了下头。
“那我想吃……炸鱼丸。”
二人目光相碰,突然都笑了起来。那是发自内心的笑,笑声轻柔缠绵,在夜色中彼此交织。
笑了一会儿,景止轻轻地说:“素时,你愿不愿意讲讲你父母的事?”
素时一怔。景止微微抿了下唇:“我才知道他们已经不在了……”
素时笑起来:“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我生身父母是谁。十七年前,一个年轻女子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来到爷爷的茶摊,向他讨一碗水喝。那时候茶摊就有了现在的规矩,自然,爷爷请她讲一个故事。她讲的那个故事实在太过神奇诡异,爷爷竟一直到她讲完,才想起还没给她倒茶水。就在爷爷转过头去倒茶的工夫,那个女人却消失了,木凳上放着那个襁褓中的婴儿。爷爷收养了那个婴儿,便是我。”
素时说起自己被遗弃的故事,脸上的神色始终十分平静。最后她道:“那个故事爷爷收在自己房中,你今日没有看到。如果你想听的话,我讲给你听。”
景止看看她,突然摇身变回了白狐的模样。素时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要她对着一个心仪的男子讲那些与身世有关的往事,其实有些残忍。她轻轻拍了拍桌案上用旧被子做的床铺,景止却没有乖乖上去,而是纵身一跃跳上床,在床尾寻了个暖和的角落,蜷成一团。他甩了甩蓬松的尾巴,仿佛在说“我就在这里听”。
素时对他这副赖皮的样子实在无可奈何,于是坐上床头,吹熄烛火,就着窗外月明星稀的光亮,轻声讲起了那个十七年前的故事……自霜降以来,朝堂的气氛就仿佛这乍冷的天气,快速降至了冰点。
皇帝的弟弟谋反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位诚王在民间极有威望,甚至到了一呼百应的程度。这还不是最最可怕的,最最可怕的是,皇帝派出征讨逆贼的老将军谢一竟被皇弟收买了。这谢一自然知道随意换主子的下场,偷偷摸摸想将自己的家眷接离皇城,却不幸被皇帝的人捉了个正着。如今谢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被关在刑部大牢里头呢。
山雨欲来风满楼,早朝时皇帝脸色发黑,冷冷地道:“谢一此人不忠不孝,斩其满门,以儆效尤!”
一个臣子快步走出,跪倒在地:“皇上,臣有一言。”
“讲!”
“谢一这等小人,百死而不足惜。然其九子谢桓,幼有才名、身怀武艺、通读兵法,又对皇上忠心耿耿。谢一刚降那逆贼之时,谢九郎曾与谢家长辈争辩,后在祠堂跪了一日一夜向祖宗谢罪,决意与谢家脱离干系,不再做不忠不孝的谢家之人。这位九郎一片赤诚,不可杀啊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