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章 暗战(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中控室的危机:虚弱的帝王与暗藏的野心王侃侃抱着棱角分明的双核裂变电池踏入中控室时,金属靴底与星陨合金地板碰撞的“嗒嗒”声,竟被空气中凝滞的紧张感压得模糊——那紧张感像一层无形的薄膜,裹着中控室里每一件设备,连穹顶“星轨投影系统”投射的光线都显得沉重。这套投影系统采用“量子光粒成像技术”,以05倍速缓慢运转时,淡蓝色的星图光线会沿着墙面“量子导光板”的纳米级纹路流动,在地面投射出细碎的星点,每颗星点都对应着一颗真实的宇宙星体,甚至能看到星体表面的自转轨迹,可此刻,再精致的星图也照不亮突安苍白的脸庞。突安斜倚在生物感应躺椅上,这把躺椅的靠背镶嵌着36个“压力感应点”,能实时监测身体姿态并调整支撑角度,可此刻它只能徒劳地维持着最舒适的弧度——突安淡蓝色的肤色像被抽走所有色素般褪成近乎透明的苍白,唇瓣抿成一条毫无血色的直线,连耳后那枚直径仅15厘米的“神经贴片”都闪烁着危险的黄色预警。这枚贴片通过皮下毛细血管采集血液样本,以05秒次的频率分析“蓝血因子”浓度,此刻屏幕上的数字死死停在48gl,远低于15gl的正常阈值,每闪烁一次,红色的“能量流失1”提示就会在贴片边缘跳一次,像在倒计时。脑输机的银色导线仍缠绕在他额间,导线由“超导纤维”编织,直径仅03毫米,末端的“意识接口”是一枚嵌着12根微型电极的透明圆盘,紧密贴在太阳穴上——这些电极能穿透头皮,直接与神经元建立连接,实现意识与设备的实时交互。可此刻,连接的终端屏幕上,黄色指示灯以3秒一次的频率微弱闪烁,光芒强度仅为正常蓝色的28,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随时可能被中控室通风系统吹来的微凉气流熄灭。王侃侃的目光扫过躺椅扶手旁的“紧急唤醒按钮”,按钮表面的“蓝顿文字”已因长期使用磨损,边缘泛着毛边,隐约能辨认出“生命急救”的含义,可他的指尖只是在空中顿了顿,又缩了回来——突安的虚弱,对他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比任何急救都重要。“生命体征监测仪”的全息投影悬浮在躺椅左侧,半透明的蓝色数据面板边缘泛着淡淡的电流光晕,像一层薄纱裹着跳动的数字。心率38次分钟(蓝顿人正常区间60-70次分钟,低于40次会触发脑部供氧不足,终端已自动弹出红色的“脑损伤风险提示”,提示框旁还标注着“剩余安全时间:12分钟”,数字每秒都在减少),呼吸频率9次分钟(每一次吸气都伴随胸口微弱的起伏,像被无形的手按压的气囊,胸腔起伏幅度不足正常状态的13,连领口处的“气流感应片”都只亮起微弱的绿光——这片感应片能检测呼吸气流强度,低于15l就会触发低氧警报),血压7849hg(血管收缩压已逼近休克临界值,面板边缘泛起一圈圈红色警告波纹,波纹扩散的速度随血压下降逐渐加快,从最初的5秒圈变成3秒圈)。王侃侃下意识放下核电池,暗物质合金外壳与控制台碰撞的“咚”声在空旷的中控室里格外刺耳,回声在墙壁间反弹,显得格外突兀。他却丝毫未在意——这枚电池的外壳采用“多层分子压缩技术”,外层是10毫米厚的星陨合金(这种合金由蓝顿星陨石提炼而成,硬度是钛合金的8倍),中层是“暗物质缓冲层”(能吸收99的冲击力),内层是“能量隔绝膜”(由“反物质粒子”编织,可阻挡任何能量泄漏),别说碰撞,就算从10米高空坠落也不会损坏。他的目光再次扫过控制台角落的“紧急医疗按钮”,按钮下方的指示灯亮着柔和的白光,代表医疗舱处于待命状态,指尖悬停在按钮上方3厘米处,能感受到按钮散发的微弱热量(按钮内置加热片,防止低温环境下冻结),可最终还是悄悄收回——救与不救,在他脑海里已演变成一场权力的博弈:救了突安,自己永远只能是屈居人下的博士,拿着固定的薪资,看着突安站在宇宙的聚光灯下;不救,或许就能一步登天,成为蓝顿星乃至整个宇宙的掌控者。一个疯狂的念头瞬间攫住他的大脑,像藤蔓般缠绕着每一根神经:若突安此刻离世,自己将成为最大赢家。作为宇宙社科院的负责人,复制体的神经芯片由他独家编码,芯片里的“核心指令集”只有他能修改,每季度的授权密钥更是需要他的虹膜+指纹双重验证才能生成——去年他曾故意延迟3天更新密钥,导致30的复制体陷入“待机状态”,当时蓝顿卫队急得团团转,最后还是他出面才解决问题,那时他就知道,自己掌握着复制体的命脉。,!手中的四枚核电池,更是足以颠覆宇宙格局的武器——能量密度是米凡技术的1002倍,体积却仅为后者的150,电池内部的“双核裂变舱”采用“暗物质约束技术”,通过“量子引力场”将裂变产生的能量牢牢锁在舱内,能量损耗率能控制在0001以下,连续使用100个标准年都无需更换。只要向复制体展示核电池的威力——比如启动备用舱里的微型航船,那艘航船的动力系统经过他的改造,能适配双核裂变电池,启动后能在10秒内加速至光速的5倍(米王1号最高速度仅为光速的110,从蓝顿星到小行星带需3小时,微型航船只需36分钟,届时航船外壳因高速运动产生的“光爆效应”,会在星空留下淡蓝色的轨迹,像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再承诺给予他们“星域领主”的地位(掌控一颗资源星球的开采权,配备蓝顿卫队的次级武装,包括“脉冲步枪”——能发射直径1厘米的能量弹,有效射程500米,击中目标后会产生高温爆炸;“悬浮战车”——最高速度80公里小时,配备小型能量炮,可击穿10厘米厚的合金装甲),复制体必然会俯首帖耳——毕竟他们的程序核心里,“利益优先”的指令优先级远高于“忠诚”,只要有足够的好处,背叛突安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串代码的修改,连犹豫都不会有。更诱人的是宇宙霸权的图景,在他脑海里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带着核电池技术征服“阿尔法星”(这颗星球的内核富含星髓矿,这种呈银白色的矿石能与双核裂变产生“能量共振”,将核电池稳定性提升300,去年蓝顿勘探队曾在那里发现直径10米的星髓矿脉,若能全部开采,足够制造1000枚核电池)与“贝塔星”(暗能水晶储量占已知宇宙的17,这种紫色水晶内部有无数纳米级孔洞,能吸收多余能量,可作为能量缓冲器,避免电池过载爆炸,一枚拳头大的暗能水晶就能让核电池连续过载10分钟而不损坏),积累足够的资源后打造“裂变舰队”——每艘战舰的主炮采用“能量聚焦技术”,能将核电池能量压缩成直径10米的能量束,威力是米凡舰队的103倍,能在3000万公里外击穿敌方护盾(米凡舰队的“量子护盾”最多只能抵御500万公里内的攻击,去年在“伽马星域”的演习中,米凡的一艘“星尘级”战舰就因护盾被击穿,动力系统受损,被迫退出演习)。届时,米凡的“大科学思维”再精妙,也抵不过绝对的火力压制。他甚至能在“星际议会”中制定宇宙贸易规则,要求所有文明将珍稀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蓝顿星——比如“伽马星”的“彩虹水晶”(这种水晶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不同颜色,内部蕴含的精神能量能储存起来,可用于提升脑输机效率,一枚鸽子蛋大的彩虹水晶就能让脑输机的意识传输速度提升50,减少传输时的眩晕感)、“德尔塔星”的“永冻金属”(熔点高达50万度,是制造战舰外壳的最佳材料,用它打造的战舰能在恒星表面停留10分钟,而米凡舰队的战舰外壳在10万度环境下就会融化),而自己,将坐在蓝顿星的“星核王座”上——那把由星髓矿与暗能水晶打造的王座,扶手处雕刻着蓝顿星的星图,座位下方镶嵌着3枚微型核电池,能自动调节能量,让使用者时刻保持最佳状态,连疲惫都不会有。他会穿上用“星蚕丝”编织的皇袍,戴上镶嵌着暗能水晶的王冠,接受所有文明的朝拜,成为永恒的“宇宙之主”,连蓝顿星的双日,都要为自己的荣耀而闪耀,光芒都要比以往更明亮。2伪装与审视:奉承的谎言与电池的秘辛王侃侃的手指已触碰到手腕上的私人终端——这台终端采用“全息投影技术”,表面的“全息触控屏”亮起微弱的蓝光,像一层薄冰覆盖在金属外壳上。128位加密的卫队通讯频道图标正在闪烁,图标是一个蓝色的盾牌形状,旁标注着“在线人数:28人”,代表所有卫队成员都处于待命状态,随时能接通。他在脑海里快速演练着谎言,连语气的停顿都计算好了:“紧急通知!突安陛下生命能量骤降,需立即转移至医疗舱进行抢救!所有卫队成员立即在中控室外集合,组成防护圈,禁止任何人入内!违令者以‘叛国罪’论处,即刻处决!”同时,他的余光扫过控制台下方的抽屉,抽屉里的“能量束缚带”已备好——这种束缚带采用“弹性合金丝”编织,带宽3厘米,长度可在1-3米之间自由伸缩,合金丝之间镶嵌着微型电极,通电后会释放03毫安的微弱电流,既能限制行动,又不会伤及性命,正好用于控制突安,避免他在转移过程中突然恢复体力反抗。他甚至已经想好了后续步骤:用束缚带将突安固定在医疗舱的床上,再以“保护陛下安全”为由,将医疗舱的控制权握在自己手中,之后再慢慢清除反对者,一步步夺取权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只要按下通讯键,权力就唾手可得。王侃侃的拇指微微用力,终端的全息触控屏泛起一圈涟漪,通讯频道的连接进度条开始缓慢增长,已达到90。可就在终端即将发出信号的瞬间,突安的眼睛突然睁开——那道锐利的目光像针一样刺向王侃侃,带着冰冷的审视,让他浑身一僵,拇指下意识地移开,通讯连接戛然而止,进度条瞬间归零,屏幕上只剩下闪烁的通讯图标,像在嘲笑他的失败。那双眼眸瞬间从涣散变得锐利,瞳孔收缩成细长的菱形——这是蓝顿人进入战斗状态时的生理反应,此时他们的视觉范围会扩大30,晶状体能自动调节焦距,捕捉到每秒60帧的动态画面,连空气中漂浮的尘埃都能看得一清二楚。突安的目光像蓝顿星沙漠里的猎鹰锁定猎物(蓝顿星猎鹰的视觉神经比人类发达5倍,能捕捉每秒50帧的动态画面,千米外的沙鼠跑动都逃不过,甚至能看清沙鼠身上的毛发数量——成年沙鼠有1200根左右的毛发,猎鹰能准确分辨每一根毛发的晃动轨迹),没有丝毫遗漏。突安猛地从躺椅上跃起,动作快得留下淡蓝色的残影——那是因为他的速度超过了肉眼的捕捉极限,空气被快速挤压,形成了短暂的视觉残留。他完全不像刚才连呼吸都困难的模样,甚至比正常状态更具爆发力,落地时的冲击力让地面的星轨投影都泛起一阵波纹,投影中的几颗“虚拟恒星”甚至短暂熄灭,几秒钟后才重新亮起。王侃侃下意识后退,后背重重撞在控制台,“咚”的一声闷响后,控制台表面的“压力感应屏”被撞得亮起红光,屏幕上的“时空折射率”参数瞬间跳变,从102骤升至189,旁边的“能量稳定度”指标也随之从98降至72,发出“滴滴”的警告声,警告声的频率随指标下降逐渐加快,从1秒次变成05秒次,刺耳得让人烦躁。更惊人的是,突安的肤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苍白褪去,先变成淡粉色(蓝血因子浓度升至82gl,耳后的神经贴片从黄色转为橙色,贴片上的闪烁频率也从3秒一次降至5秒一次,“能量流失”提示变成了“能量恢复中”),仅仅过了3秒,就回归正常的淡蓝色(浓度达121gl,贴片终于亮起安全的蓝色,还弹出“生命体征稳定”的绿色提示框,提示框旁还有一个小小的笑脸图标,这是蓝顿医疗设备的默认设置)。他的呼吸也变得平稳有力,胸口的起伏幅度恢复正常,领口处的“气流感应片”亮起了明亮的绿光,甚至还闪烁了两下,代表呼吸气流强度已达到正常水平。“应急机制启动了。”王侃侃瞬间反应过来,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滴在衣领上,带来一丝凉意——那凉意让他更加清醒,也更加恐慌。他曾在蓝顿星的“生命科学数据库”里见过相关记载:蓝顿人腹部储存着“能量晶体”(呈六边形的蓝色晶体,镶嵌在肝脏外侧,每个成年蓝顿人有12-15颗,每颗直径约1厘米,类似人类脂肪却能快速分解为生命粒子,晶体的数量与纯度直接决定蓝顿人的寿命与战斗力),当生命能量濒临耗尽时,大脑会向肝脏发送“紧急指令”,肝脏会启动“超速分解模式”,将能量晶体以正常速度10倍的效率分解,转化为生命粒子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快速恢复体力。但这种机制的代价极大:肝细胞会因超速工作受损,需6周才能修复,且每次启动都会缩短52个标准年的寿命——去年蓝顿卫队的队长洛卡,曾为保护突安免受“星际海盗”的袭击启动过一次,事后修养了2个月才恢复,原本乌黑的头发都白了几根,整个人看起来苍老了不少。突安显然是故意示弱,用自己的生命能量做诱饵,试探他的野心。而自己刚才的犹豫与盘算,恐怕早已被看穿——王侃侃的目光下意识扫过躺椅扶手下方,果然看到一个极其微小的黑色圆点,那是“微型针孔摄像头”,直径仅05毫米,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显然突安一直在监控着他的一举一动,不然怎么会刚好在他要按下通讯键时醒来?王侃侃立刻收起杂念,脸上堆起谄媚的笑容,嘴角上扬的弧度精确到30度——这是他在“蓝顿礼仪手册”里特意学习的,手册上还标注着“表达崇拜时,嘴角弧度需控制在25-35,瞳孔收缩幅度需控制在20-30,过大显得虚伪,过小显得敷衍”。他的瞳孔微微收缩,眼神里刻意营造出狂热的崇拜,声音也刻意提高,确保每个字都清晰传入突安耳中,甚至还带着一丝刻意的颤抖,假装自己被突安的恢复震撼到:“陛下的智慧无人能及!这双核裂变电池是跨时代的杰作,连宇宙的法则都要为它让步!刚才我还在想,要是米凡看到这技术,恐怕要羞愧得说不出话来,甚至会怀疑自己这么多年的研究都是白费!”,!他指着核电池,手因紧张与兴奋微微颤抖——指尖的“神经传感器”甚至检测到他的心率已升至120次分钟,传感器还弹出“情绪波动:紧张70,兴奋30,恐惧5”的分析报告,那5的恐惧,是他对突安刚才那道目光的本能反应。“您看这体积,仅为米凡核电池的150,却能容纳相当于3颗小型恒星的能量!能量密度更是高了1002倍!”王侃侃弯腰,调出控制台的“星际航行模拟系统”,手指在触控屏上快速滑动,动作刻意显得慌乱,像是迫不及待要展示核电池的优势。全息投影上立刻显示出蓝顿航空母船与米王1号的对比图,图旁还标注着详细数据:“蓝顿航空母船(搭载双核裂变电池):最高速度10倍光速,续航时间1000标准日;米王1号:最高速度01倍光速,续航时间300标准日”。“若安装在蓝顿航空母船上,从蓝顿星到伽马空间站的航程,米王1号需72小时,我们只需41分钟!”王侃侃的声音里充满了夸张的兴奋,“米凡要是见到它,定会羞愧得砸碎自己的实验室,主动带着所有研究成果来向您臣服,祈求成为您的科研下属,哪怕只是给您递工具、整理数据都愿意!到时候,整个宇宙都会知道您的伟大,您的名字会被刻在每一颗星球的纪念碑上,永远流传!”他刻意避开刚才的异常,连眼角都不敢看向躺椅旁的紧急医疗按钮,只盼着这通夸张的奉承能蒙混过关,让突安忽略他刚才的野心,给自己留一条后路。3冷静与预判:对手的威胁与技术的博弈突安没有理会王侃侃的奉承,脸上没有丝毫表情,仿佛刚才听到的只是无关紧要的噪音。他径直走向核电池,脚步平稳,每一步都踩在星轨投影的“虚拟行星”上,像是在丈量宇宙的尺度。他伸出手指,指尖的“能量感应膜”轻轻触碰到黑色的外壳——这层感应膜是蓝顿星特有的“光感生物膜”,厚度仅01毫米,能检测能量波动,误差不超过0001单位,甚至能分辨出能量流动的方向。星陨合金材质瞬间亮起一道蓝光,沿着螺旋纹路流转,像一条灵动的蓝色小蛇,在黑色的外壳上蜿蜒爬行(这是“能量导流槽”的可视化效果,纹路间距精确到001毫米,采用“分子雕刻技术”打造,雕刻时需用“量子雕刻刀”在1000倍显微镜下操作,每一刀的深度误差不能超过00001毫米,否则会影响能量导流效率)。这道蓝光不仅是装饰,更是能量流动的“指示灯”,能实时反映电池内部的能量状态,只要有一丝异常,蓝光就会变成红色并闪烁报警。蓝光闪烁了三下,每一次闪烁都对应一次“能量自检”:第一次闪烁,检测外壳完整性,确保没有裂痕或磨损;第二次闪烁,检测内部裂变状态,确认双核裂变的频率稳定在00034hz;第三次闪烁,检测能量输出稳定性,保证能量输出曲线平滑无波动。最后,蓝光稳定地亮着,像一条安静的蓝色丝带缠绕在电池上,证明电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突安的指尖在纹路处停顿片刻,似乎在感受能量流动的节奏,他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这电池是他耗时3年研制的,从最初的理论推导到最终的实物成型,经历了127次失败,每一道纹路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此刻能感受到能量的平稳流动,让他略感欣慰,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保护这项技术的决心。突安的眼神依旧平静,仿佛手中的不是能改变宇宙格局的技术,只是普通的工具——就像蓝顿星工匠手中的“矿石切割机”,虽实用却无足轻重。他轻轻转动核电池,电池表面的蓝光随着转动在掌心跳跃,像夜空中的星点,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里,眼眸中还能看到蓝光反射出的细小纹路,连纹路里的微小瑕疵都清晰可见。“博士,你太心急了。”他的声音像蓝顿星的海洋(因双日引力稳定,海面常年无波,连涟漪都极少,蓝顿人常说“海洋的平静里藏着最强大的力量”,他们还会在海洋边举行“静心仪式”,通过聆听海浪声平复情绪,每次仪式长达3个标准时),没有丝毫起伏,听不出喜怒,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米凡的科研速度,比你想象的更快,也比你想象的更坚韧。”他顿了顿,指尖在电池纹路处轻轻摩挲,感受着纹路的凹凸触感——这些纹路不仅是装饰,更是能量导流的关键,每一道凸起都对应着一个“能量节点”,能将能量均匀地分散到电池的各个部分,避免局部能量过载。“我看过他所有的论文,包括未公开的实验草稿——那些是通过‘量子黑客技术’突破他的‘暗物质防火墙’,从私人数据库获取的。他的思维方式,和我们完全不同,我们习惯在现有理论框架内创新,沿着前人的道路前进,他却擅长打破框架,建立新的规则,走别人不敢走的路。”,!“他曾用‘时空折叠’技术解决星际航行难题:当时所有科学家都认为‘距离是不可逾越的障碍’,都在研究‘超光速引擎’,试图通过提升速度来缩短航程,可研究了10年都没有突破。米凡却提出‘折叠时空,让两点重合’的想法,当时很多人都嘲笑他异想天开,说他违背了宇宙法则,可他没有放弃,用了6个月就做出了原型机,在‘伽马-德尔塔星域’的测试中,成功将原本10年的航程缩短到28个标准日,震惊了整个星际科学界;还有‘反重力装置’,他放弃了传统的‘磁场排斥’思路,改用‘暗物质浮力’原理——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85,却一直无法被有效利用,米凡通过‘量子纠缠’技术,让暗物质产生向上的浮力,最终让1200吨的‘星核探测器’像羽毛一样实现无动力悬浮——那台探测器现在还在‘阿尔法星’执行任务,已经工作了3年,从未出现故障,传回了大量珍贵的星球内核数据。”突安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认可,这在骄傲的蓝顿人身上极为罕见——蓝顿人向来以自己的技术为荣,认为其他文明的技术都落后于自己,很少会称赞其他文明的科学家。“米凡面对瓶颈时,总能跳出常规框架,找到别人看不到的突破口。比如他研究‘暗物质捕捉’时,曾连续72个小时不休息,尝试了137种方案,第136种方案失败时,他的助手都劝他放弃,说‘暗物质根本无法被有效捕捉’,他却坚持尝试第137种,最终用‘量子纠缠网’解决了捕捉效率低的问题——那种网由‘量子丝线’编织,能与暗物质产生‘共振吸引’,捕捉效率比传统设备高500倍,现在‘星际能源局’都在使用他的技术捕捉暗物质,每年能为星际文明节省1000亿标准币的能源成本。”“只要知道我们有双核裂变技术,他定会在3个月内研制出反制手段——比如‘能量干扰装置’,通过发射‘量子脉冲’破坏电池的裂变平衡,让能量输出变得极不稳定,甚至可能让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爆炸,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突安将核电池放在控制台的“能量检测平台”上,平台立刻亮起淡绿色的光芒——这是“能量扫描光”,能穿透电池外壳,对内部结构进行全面检测,检测精度达到纳米级。全息投影也随之显示出电池的核心参数:双核裂变的临界值、能量输出曲线、抗干扰能力等数据一目了然,参数旁还标注着“安全范围”与“危险阈值”,红色的危险阈值线像一道警戒线,提醒着使用者不能逾越。“双核裂变的临界值是00034,这个数值很微妙,像走在悬崖边,一旦被干扰,哪怕只是偏离00001,能量输出都会骤降90,甚至可能触发‘安全锁死’程序——这个程序是我特意设置的,一旦检测到能量异常,就会立刻锁死电池的裂变舱,让电池变成一块废铁,需要重新校准72小时才能恢复,期间无法使用任何功能。”他抬头看向王侃侃,眼神里带着明显的警告,警告中还夹杂着一丝“你该清醒点”的意味,“我们现在的优势,只是米凡还不知道计划,他还在按照自己的节奏研究技术。谁能先把技术转化为战斗力,谁才能掌握主动权,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上风。”突安调出“技术转化时间表”,投影上出现一连串复杂的流程,每个流程旁都标注着负责人、预计时间与验收标准,像一张精密的网络:“比如将电池安装到歼狙机上,需要经过‘能量适配测试’(确保电池与动力系统兼容,误差不能超过0001,否则会导致动力系统过载爆炸,去年就有一架歼狙机因适配误差过大,在测试时爆炸,飞行员当场牺牲,那架歼狙机的残骸现在还放在‘事故博物馆’里,作为警示)、‘虚拟战场模拟’(在1000种星系环境中测试战斗力,包括陨石带、辐射区、引力异常区——这些都是实战中可能遇到的环境,不能有任何遗漏,每种环境都要测试3次以上,确保数据可靠)、‘批量生产调试’(将生产线的良品率从68提升至99,需要优化‘分子焊接’的参数,现在的焊接温度是1500度,还需要再调整5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每次调整后都要进行100枚电池的抽样测试,确保良品率达标)——这需要47个标准日,而米凡,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他就像潜伏在黑暗里的猎手,一旦发现猎物的踪迹,就会立刻扑上来,不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机会,我们必须争分夺秒。”4暗流与底牌:未说破的试探与隐藏的计划王侃侃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控制台边缘的“紧急销毁按钮”——按钮表面覆盖着“指纹识别膜”,这种膜由“生物感应材料”制成,只有他的指纹能触发,膜上还残留着他上次按下时的指纹痕迹,边缘因长期触摸微微卷起。按钮周围的控制台表面因长期摩挲,比其他地方更光滑,甚至能看到细微的光泽,那是无数次触摸留下的痕迹。,!按下这个按钮,会在3秒内完成两项操作:一是通过“量子加密通道”删除所有与核电池相关的核心数据,包括设计图、测试报告、生产参数,这些数据会被彻底粉碎,分解成无法恢复的量子碎片,就算是最先进的“数据恢复技术”也无能为力;二是引爆电池内部的“微型自毁装置”——这个装置采用“反物质湮灭”原理,内部储存着01克反物质,与正物质接触后会瞬间湮灭,产生巨大的能量,爆炸范围仅10米,刚好能摧毁中控室内的所有设备与数据,却不会波及中控室外的区域,避免引发更大的灾难,这是他为自己留的“后路”,万一计划败露,就销毁所有证据,让突安无法追查。他的指甲因用力而泛白,指腹的皮肤甚至能感受到按钮下“压力传感器”的轻微震动——传感器采用“压电效应”原理,正在实时检测压力,只要压力达到5牛顿,就会触发销毁程序。他知道突安在试探自己——刚才的示弱是试探,此刻的技术分析也是试探,每一句话都在敲打他的野心,提醒他“谁才是蓝顿星的主人”。可他不甘心,双核裂变技术近在眼前,权力的诱惑像黑洞般吸引着他,让他无法放弃——他寒窗苦读20年,从地球的“星际科技学院”毕业时,是当年的状元,拿着最高的奖学金;在宇宙社科院兢兢业业工作15年,主持过12个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无数技术难题,可最后,所有的荣耀都归了突安,他只能站在幕后,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博士。难道自己就要一辈子屈居人下,看着突安享受所有的鲜花与掌声吗?“陛下英明!”王侃侃连忙低头,避开突安的目光,视线落在控制台的“技术文档”上,假装认真研究——文档上的文字密密麻麻,全是关于核电池的技术参数,可他一个都没看进去,满脑子都是如何夺取权力的计划,甚至已经开始盘算如何说服卡伦勋爵与泽尔将军。“我立刻组织社科院的核心团队推进技术转化,把‘能量适配测试’的优先级调到最高,从‘星核探测项目’‘暗物质研究项目’等其他项目抽调30名精英工程师——这些工程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平均拥有10年以上的技术经验,确保47个标准日内完成所有测试,绝不耽误舰队的组建计划!”他刻意表现得顺从,甚至主动提出更细致的承诺:“我会每日提交进度报告,报告里包括当天的测试数据、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还有第二天的工作计划,确保陛下随时了解进度;每周还会向陛下当面汇报一次,用全息投影展示测试过程与结果,回答陛下的所有疑问。”他的语气真诚,眼神里带着“为陛下效力”的狂热,可心里早已打好了算盘。只要进入“批量生产调试”阶段,他就能接触到生产线的核心参数——这些参数目前由突安亲自保管,只有进入调试阶段,才会授权给项目负责人,也就是他。到时候,他会偷偷复制一份参数,藏在“量子存储芯片”里——这种芯片体积只有指甲盖大小,采用“量子压缩技术”,能存储1000gb的数据,还能伪装成普通的“金属纽扣”,别在衣领上,表面看起来与其他纽扣无异,“能量检测仪”也检测不出异常,因为它能屏蔽自身的能量反应,像一块没有生命的金属。等参数到手,他就会偷偷复制几枚核电池——社科院的实验室里有一台小型的“电池制造机”,虽然产量低,每天只能制造1枚,但足够他积累筹码。复制好的核电池会藏在“星际货运舱”的“暗格”里——这个暗格是他去年偷偷改造的,采用“空间折叠技术”,能将1立方米的空间压缩成10立方厘米,藏在货运舱的夹层里,不拆开夹层根本发现不了。暗格还能隐藏物品的能量反应,躲避“能量检测仪”的检测,每次运输物资时,他就能带出去一枚核电池,积少成多,等积累到10枚,就有了与突安抗衡的资本。等拥有足够的筹码,再联合对突安“集权统治”不满的蓝顿贵族——比如掌管“资源分配局”的卡伦勋爵,卡伦勋爵负责蓝顿星所有资源的分配,去年突安以“优先供应军事项目”为由,削减了资源分配局30的预算,导致卡伦勋爵无法完成与其他星球的资源贸易,损失了大量利益,两人因此发生激烈争执,卡伦勋爵至今还耿耿于怀,多次在私下场合抱怨突安“独断专行”;还有负责“卫队训练”的泽尔将军,泽尔将军的儿子泽克去年因“擅自调动卫队,违反军纪”被突安处决,虽然泽克确实犯了错,但突安没有给泽尔将军任何求情的机会,泽尔将军表面上服从,私下里却多次对亲信抱怨突安“冷酷无情,不念旧情”。只要用“资源补偿”说服卡伦勋爵,用“为子报仇”煽动泽尔将军,就能调动资源与卫队,一举夺权。,!到时候,他会以“突安陛下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为由,将突安软禁在“星核囚笼”里——这是一种专门针对蓝顿人的囚禁装置,囚笼内的“能量抑制场”会发出特殊的频率,抑制蓝顿人能量晶体的分解,让他们无法启动应急机制,只能维持正常的生命状态,无法反抗,也无法使用任何特殊能力。突安将变成一个没有权力的傀儡,而他,将成为蓝顿星真正的统治者,掌控所有的权力与资源。突安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却没有点破——他只是淡淡地看着王侃侃,眼神里带着一丝了然,仿佛在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我给你一次机会,希望你能回头”。他拿起一枚核电池,电池表面的蓝光在他掌心轻轻跳动,像一颗小型的蓝色恒星,光芒柔和却充满力量,能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你负责能量适配测试,这枚电池就交给你。”突安将电池递向王侃侃,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他的掌心——王侃侃能感受到突安指尖传来的微弱能量波动,那是蓝顿人特有的“情感传递”方式,通过能量波动传递情绪,里面带着一丝警告与审视,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望”,仿佛希望他能及时回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突安补充道:“测试时要注意‘时空折射率’的稳定——刚才你撞控制台时,参数跳变很危险,一旦超过20,电池的‘裂变平衡器’会自动启动保护程序,让电池进入‘休眠模式’,需要重新校准36个小时,那会严重耽误进度,甚至可能让我们失去主动权,给米凡可乘之机。”他顿了顿,又加了一句,语气比之前更严肃,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测试过程中,所有数据都要实时同步到我的终端,不能有任何隐瞒——我的终端会自动对比数据与标准值,一旦发现异常,比如数据篡改、延迟上传,会立刻暂停测试,追查原因,到时候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王侃侃接过电池,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却仿佛握着滚烫的权力——电池的重量很轻,仅12公斤,拿在手里几乎感觉不到重量,却承载着改变宇宙格局的力量,他甚至能感受到电池内部微弱的能量跳动,像一颗正在沉睡的心脏,只要唤醒它,就能爆发出毁天灭地的力量。他抬头时,突安已转身走向中控室的落地窗,窗外是蓝顿星的双日——一颗散发着金色光芒,表面有明显的“恒星风暴”纹路,风暴正以每小时5000公里的速度旋转,形成巨大的漩涡,像一只眼睛俯瞰着宇宙;一颗泛着淡紫色光晕,周围环绕着“行星环”,行星环由冰块与岩石组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像一条镶嵌着钻石的项链。两颗恒星的引力相互拉扯,形成稳定的“双星环”,将蓝顿星包裹在中间,像一个巨大的宇宙摇篮,守护着这颗星球。突安的背影在星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也格外孤独——他站在窗前,双手背在身后,望着窗外的双日,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蓝顿星的未来,思考如何在宇宙的竞争中保护自己的文明。王侃侃突然意识到,突安的“隐忍”或许不止是对米凡的防备,更是对蓝顿星未来的考量:他曾在“蓝顿星资源报告”里看到过,蓝顿星的“能量晶体”储量仅够支撑500个标准年,而且每年都在以5的速度减少,若不能在这之前找到新的能源来源,整个文明都将走向灭亡。突安研制双核裂变技术,或许不是为了征服宇宙,而是为了给蓝顿星寻找一条生路,让自己的文明能在宇宙中继续生存下去。而自己的野心,在这样的文明存续危机面前,或许只是渺小的尘埃,微不足道。但这丝念头很快被欲望压下——他握紧手中的核电池,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感受到掌心传来的疼痛,也感受到电池传来的冰凉,疼痛让他更加清醒,却也让他更加坚定。他的眼神里重新燃起火焰,那是对权力的渴望,是对成功的执念。这场关于技术与权力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他绝不会轻易认输,哪怕要付出再大的代价,哪怕要牺牲蓝顿星的未来,他也要拿到属于自己的权力,成为宇宙的主宰,站在所有文明的顶端。:()密统帝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