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鱼类(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鲨鱼头部有个特殊的电感受器,能够感受到鱼类周围的电场变化。这样,鲨鱼就能根据电场变化对猎物准确定位,使自己的捕食效率更高。

鲨鱼的身体两侧有旁线神经系统,这是一排神经末梢,能让鲨鱼感觉到600米以外的猎物造成的水波振动。这样即使猎物没有受伤,在其毫无觉察的情况下,鲨鱼也能在远处对其有清晰的了解。在寻找食物时,通常是一尾或几尾鲨鱼在水中游弋,一旦发现目标就会快速出击吞食之。特别是在有大量食饵落水时,它们群集而至,处于兴奋狂乱状态的鲨鱼几乎要吃掉所遇到的一切,甚至为争食而相互残杀。

很多鲨鱼,包括大白鲨,它们的牙齿不是像海洋里其他动物那样只有一排,而是具有5~6排,而且它们的牙齿还可以不断更换。只要前方的牙齿因进食脱落,后方的牙齿便会补上。新的牙齿比旧的牙齿更大更耐用。角鲨和棘角鲨等鲨鱼则会更换整排牙齿。据统计,一尾鲨鱼,在10年内竟要换掉2万余颗牙齿。鲨鱼的牙齿锋利无比,形状与其食性密切相关。例如,有些鲨鱼的牙齿利如剃刀,用来切割食物;有些鲨鱼的牙齿像锯齿一样,用来撕扯食物;还有些鲨鱼的牙齿呈扁平臼状,用来压碎食物外壳和骨头等。大白鲨由于身体庞大,不像其他鲨鱼那么灵活,却是伏击的高手。它的背面颜色很暗,腹面明亮。当它从下方来袭时,由于背面颜色和深海接近,要等它发动攻击时才会被发现;当它从上方来袭时,白色的腹面和海水反映出的明亮天色融为一体,依然不容易被猎物发现。

鲨鱼有极为重要的生态价值。它们每天捕食掉的鱼,多数是受伤的、衰老的、有病的。这对于维护鱼类群体的健康非常有利。此外,鲨鱼位居食物链的顶端,对于控制其他鱼类的数量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鲨鱼的捕食,一些鱼类的数量就会持续攀升,最终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所以,鲨鱼在维护海洋的生态平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九、可怕的食人鲳

你知道吗?狮子在辽阔的草原上几乎没有对手,老虎在茂密的森林中独霸一方。在河湖的水中世界里,食人鲳虽然身小力薄,却依靠锋利的牙齿所向披靡。

图2-10食人鲳

食人鲳(图2-10),又称食人鱼,学名红腹锯鲑脂鲤,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巴西。鱼体呈卵圆形,侧扁,尾鳍呈叉形,成鱼体长多在250毫米左右,大的可达450毫米,体呈灰绿色,背部墨绿色,腹部为鲜红色。

食人鲳的下颚发达有力,三角形的牙齿呈锯齿状排列,撕咬力很强。在巴西,印第安人称食人鲳为“皮拉尼亚”,意思是“割破皮肤的”。土著印第安居民常常将食人鲳的牙齿当小刀来使用。

食人鲳易于饲养,它们对水质要求不高,喜欢弱酸性的软水,生长适宜水温为22~28℃。食人鲳是杂食性鱼类,群体觅食,成年鱼一般在黎明和黄昏时觅食,主要以昆虫、蠕虫、鱼类为食。如果与其他鱼共养,其他鱼会被咬死吃光。在饥饿的情况下,它们对血腥味更加敏感,一点血腥味常会激起大群食人鲳的疯狂攻击。成群的食人鲳只需十几分钟就能将一头水牛啃噬成骨架!食人鲳因此被称为“水中狼族”“水鬼”。

在原产地,虽然偶尔有人类遭受食人鲳攻击的报道,但总体来看,食人鲳在巴西没有泛滥成灾。这是由于在当地它们有众多天敌的制约,而且,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水生动物都有了对付食人鲳的本事,比如有些鱼浑身长满了刺,使食人鲳不敢轻举妄动。

由于巴西对食人鲳的出口没有限制,它们常被作为观赏鱼出口到其他国家。在美国,由于食人鲳被无意放生,波托马克河里已经发现了它们的踪迹。在我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食人鲳咬伤饲养人员和养鱼爱好者的情况时有发生。生态学家认为,食人鲳非常适宜在我国南方生长和繁殖,它们一旦进入自然水域,就会威胁土著鱼类,使我国渔业资源遭受重大损失,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目前,各国已制定了一些法规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年)第八条规定:防止引进、控制或消除那些威胁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的外来物种。现在,美国已有20多个州禁止养殖食人鲳,同时,还专门成立了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委员会,协调、管理全国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我国也制定了相关法规,禁止非法养殖、经营食人鲳,以确保我国的生物安全。

十、最可怕的“幽灵”——斧头鱼

你知道吗?如果有一天你潜入海底,有一种瞪着大眼睛的像魔鬼一样的鱼突然游到你的面前,会不会把你吓坏呢?

斧头鱼(图2-11)有一对凸出体表的像灯泡一样大而无神的眼睛,还有一张布满细小锋利牙齿的吓人的大嘴,它们还能发光,在海底绝对是一种可怕的幽灵。它们浑身透明,身长只有5~8厘米,身体两侧有许多刺一样的小突起,集群生活。斧头鱼利用发出的光在昏暗的海底吸引配偶,也让那些喜欢光线的小鱼纷纷赶来并最终成为它们的盘中餐。

图2-11斧头鱼

斧头鱼名字来源于其斧头刀口一般瘦小而扁平的身体,特别是胸部附近的轮廓特别像斧头的刀刃。它们面目丑陋,长得像燃烧着“鬼火”的骷髅头。不过,尽管斧头鱼长相吓人,它们对人并没有什么危害。现在,很多水族馆都饲养斧头鱼供大家观赏。

你知道吗?钓鱼可是个技术活儿,需要挑选鱼喜欢吃的饵料,还要长时间耐心地等待。在海洋里,有一类鱼是钓鱼高手,它们靠出色的伪装和神奇的本领能钓到自己想吃的鱼。

十二、会伪装的鱼——珊瑚鱼

你知道吗?在陆地上,很多动物依靠出色的伪装逃避敌害;在海洋中,也有一些鱼利用伪装成功地生存下来。在陆地上,有独特本领的动物往往会招摇过市;在海洋中,有毒的鱼也会通过艳丽的体色宣告自己的存在。

珊瑚礁“地形”复杂、饵料丰富,吸引了众多的海洋动物在这里安家落户。科学调查表明,一处珊瑚礁可以养育大概400种鱼。在珊瑚礁生活的鱼被统称为珊瑚鱼。在弱肉强食的复杂海洋环境中,珊瑚鱼通过巧妙的变色与伪装,使自己的体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令敌害和捕食对象都不容易发现自己,从而在竞争激烈的海洋环境中获得了生存繁衍的机会。

每一种珊瑚鱼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在我们看来,珊瑚鱼着装艳丽,舞姿翩翩,好像它们的生活也是这样悠闲自如、轻松浪漫。其实,每一种动物要生存下去,都要面临严酷的挑战。有的珊瑚鱼拥有与周围珊瑚色彩非常相像的体色,这是一种保护色,可以使敌害不容易发现自己;有的珊瑚鱼拥有华丽鲜艳的外表,与周围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这是一种警戒色,表明自己是有毒的,告诉对手不要招惹自己;有的珊瑚鱼拥有出色的伪装,特别像一段珊瑚、一块石头,或与海底的沙子混为一体,这是拟态,也能够使敌害不容易发现自己。

下面介绍几种美丽的珊瑚鱼。

图2-13小丑鱼

在珊瑚礁中生活的小丑鱼(图2-13),常与海葵共栖。色彩艳丽的小丑鱼在海葵附近穿梭,引来觅食的小鱼小虾,这些小鱼小虾被海葵触手上的刺细胞麻痹,成为海葵的食物。在遇到危险时,小丑鱼就钻到海葵的触手丛中,长满刺细胞的触手就成了小丑鱼的保护伞。

图2-14神仙鱼

刺盖鱼俗称神仙鱼(图2-14),是最华丽的珊瑚鱼,也是热带鱼的代名词,只要一提起热带鱼,人们就会联想到这些在珊瑚丛中悠然穿梭,雍容华贵、美丽大方的鱼。神仙鱼喜欢自然配对,它们经常成双成对地一起游动、一起摄食。

在珊瑚礁的海藻丛中常生活着一类躄鱼,它们的体色和体态都与周围的海藻相似,将身体全部隐藏在海藻丛中,只露出由第一背鳍演变成的吻触手,吻触手像一根探出来的鱼竿,上面有诱饵,吸引小鱼小虾前来。

有美就有丑,在珊瑚礁中有一种看了就令人生畏的玫瑰毒鲉,它长相丑陋,体色灰暗,间有红色斑点。玫瑰毒鲉常隐伏于珊瑚礁或海藻丛中,活像海底的一块礁石或一团海藻,小鱼小虾游近时,被其背棘、头棘刺中,就会立即死亡,成为它的腹中之物。如果潜水员被它刺伤,就要及时抢救,否则几小时之内就会死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