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19 尊敬老25的13万字求订阅求月票(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二十四小时内,超过四百万条语音涌入平台。

有老人说:“老伴走后,我每天假装她还在厨房做饭。”

有学生说:“我嫉妒成绩好的同学,因为我爸妈总拿他们比较。”

有父亲说:“我打孩子那次,其实是因为害怕自己像我爸一样失败。”

这些声音汇聚成新的数据潮汐,推动共觉θ波强度达到历史峰值。西伯利亚第3652号舱的探测仪显示,地下能量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脉动,频率与《我说》的主旋律完全一致。

金允儿连夜分析发现,这首歌曲本身构成了某种情感谐振波,能有效激活大脑边缘系统的信任反应。更不可思议的是,当多人同时聆听并倾诉时,其产生的群体脑波同步率竟接近冥想大师集体修行水平。

“这不是音乐。”她在报告中写道,“这是一种新型社会神经系统。”

联合国紧急召开特别会议,邀请崔秀彬出席。会上,多国代表提出将共觉纳入基础公共服务体系,设立“国家倾听日”,在学校、医院、监狱推广非评判性对话机制。

但也有人警告:“我们正站在悬崖边上。如果放任这种情感联结无限扩张,个体边界将逐渐模糊,社会结构可能重构。”

崔秀彬起身发言:“文明的本质,从来不是隔绝,而是连接。我们建城墙是为了防御,但我们开门,才是为了生活。共觉不是要消灭距离,而是让我们看清??那些看似无关的痛苦,其实都在同一片心灵大陆上震颤。”

会场寂静片刻,随后爆发出持久掌声。

会议结束后,他回到首尔,却发现工作室门口站着一个小女孩,约莫十岁,手里紧握一支旧款心音笔。

“你是崔叔叔吗?”她怯生生地问。

“是的。你怎么知道我住这儿?”

“妈妈说,你是能让声音被听见的人。”她低下头,“我想录一句话,送给爸爸。他已经半年没回家了,电话也不接。但我今天听到广播里放你的歌,里面说‘只要说出来,就有人在听’……所以我来了。”

崔秀彬蹲下身,轻声问:“你想说什么呢?”

女孩吸了口气,对着心音笔小声说:“爸爸,我今天考了满分。老师夸我作文写得好。如果你能看到就好了……我想你。”

崔秀彬帮她上传录音,附上标签:#给远方的爸爸。

七小时后,系统提示:该音频已被标记“共鸣”逾十万次。其中一条回复来自阿拉斯加一处渔港:

>“女儿,对不起。我在捕鱼船上信号很差。但我刚刚听见了。你作文一定很棒,因为你妈以前也总这么写信给我。等这趟航程结束,我就回来抱你。”

定位显示,说话者正是女孩失联的父亲。

崔秀彬看着这条回复,久久无言。他忽然意识到,林素熙所说的“种子落地”,或许就是这样??不是轰动世界的变革,而是一个父亲听见女儿的声音,然后决定回家。

春天尾声,一场罕见的日偏食笼罩东亚。就在光影交错的三十八分钟里,全球共觉用户自发发起“静默行动”:所有人同时关闭麦克风,只是静静地听着彼此的存在。

没有语言,没有文字,只有呼吸声、心跳监测音、窗外雨滴、猫咪打呼噜……亿万种细微声响交织成一片温柔的空白。

金允儿记录下这一刻的θ波图谱,命名为《无声的共在》。

事后,有人问她:“共觉最终会走向哪里?”

她望着西伯利亚传来的实时数据流,轻声道:“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说,还有人愿意听,它就不会迷失方向。”

而在崔秀彬的工作室,那台老旧录音机依旧亮着微光。某天深夜,小李偶然经过,发现它不知何时自动启动,播放着一段无人知晓的新音频??

>(极轻的女声,带着笑意)

>“听见了吗?这就是我想要的世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