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推恩令成千秋策诸侯密谋终成空(第2页)
奏表中,再也没有了之前的慷慨激昂,取而代之的是卑微的顺从。
李佐车声称,自己之前是“思虑不周,言辞过激”,对“推恩令”并无异议,并表示将全力配合朝廷推行新政。
甚至,他还主动提出,愿意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送往咸阳太学,以表忠心。
一场由赵王李佐车挑起的军事示威,就此偃旗息鼓,以最快的速度,草草收场。
然而,赵王李佐车表面上卑躬屈膝,称臣纳贡,暗地里却并未死心。
他秘密派遣心腹使者,跋山涉水,联络长沙王、燕王、上庸王等各路诸侯。
使者们言辞恳切,晓以利害,以“唇亡齿寒”之理,劝说诸侯结盟,共抗咸阳。
在楚国旧地,各路诸侯的代表齐聚一堂,歃血为盟。
且约定若咸阳一意孤行,强行推行削藩之策,便联合起兵,复刻“六国合纵抗秦”的旧事,重现天下大乱之局。
然而,这一切,都在昭武帝的预料之中,甚至可以说,是其刻意引导的结果。
就在诸侯们暗中密谋,自以为得计之时,咸阳的应对如雷霆般骤然降临。
首先,昭武帝突然下诏,切断了与长沙国的所有盐铁贸易。
一时间,长沙国经济命脉遭受重创,盐价飞涨,铁器紧缺,民怨沸腾,军心浮动。
紧接着,昭武帝的密使,如同鬼魅般潜入了长沙王府。
他们没有去见长沙王,而是秘密接触了长沙王的次子。
密使向长沙王次子许诺:“若你能举告长沙王谋反,助朝廷平定叛乱,陛下不仅赦免你长沙王府的罪责,更将破格许诺,由你继承完整的长沙国封地,世袭罔替,永享富贵!”
这等泼天富贵,瞬间击溃了长沙王次子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原本就因嫡长子继承制而心生不满,又眼见父王与兄弟们因争权夺利而内讧不休,长沙国在经济封锁下已是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于是,诸侯联军尚未集结完毕,长沙国境内便率先爆发了内乱,震动天下。
而长沙王次子眼看自己难以力敌其他兄弟们的联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主动向咸阳告发父王与诸侯密谋造反,并“泣血陈情”,将一切罪责都推到长沙王身上,自己则“大义灭亲”,向朝廷请罪。
昭武帝闻奏,当即以“平叛”之名,派遣大军开赴长沙国。
大将军韩信亲率虎狼之师,兵不血刃,顺利接管了长沙国的军政大权。
一场由昭武帝精心策划的“分化”大戏,就此落下帷幕。
在韩信的铁腕之下,曾经富庶强盛的长沙国被一分为五,各自册封为小小的列侯国,彻底解除了对中央的威胁。
而长沙王次子,则因“忠孝”之举,被昭武帝公开嘉奖,赐封为“忠孝侯”,享受荣华富贵。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天下诸侯的当头棒喝,彻底摧毁了诸侯之间脆弱的互信基础。
“连亲生父子都能反目成仇,还有谁是值得信任的?”
猜忌与恐惧的阴影,迅速笼罩在其余诸侯的心头,他们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在昭武帝环环相扣的精妙操作之下,其余诸侯的反叛萌芽,也在尚未成形之时,便被一一扼杀在摇篮之中。
而‘推恩令’,也从此顺利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