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春节国宴(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追缴国库欠款的风波随着岁末的寒风渐歇,紫禁城内外已处处透着年味——乾清宫前的廊柱上挂起了红绸宫灯,御花园的松枝上缠了金箔彩饰,连宫女太监们的衣袍边角,都多了几分喜庆的绣纹。胤禩站在八爷府的窗前,看着府里下人忙着贴春联、挂灯笼,心里也生出几分新奇——这是他穿越而来,第一次以“亲王”的身份,体验康熙朝的春节,更是第一次要参与皇家国宴,见证这大清朝最隆重的岁末礼仪。腊月三十这日,天还未亮,胤禩便按规制起身,换上了明黄色的亲王朝服,腰间系着珊瑚结佩,头戴缀着东珠的凉帽。待他赶到紫禁城时,其他皇子已陆续到齐,连最近闭门反省的胤禛,也身着常服,面色平静地立在队列中。辰时三刻,康熙在太和殿升座,春节国宴的第一道礼仪“百官朝贺”正式开始。文武百官按品级分班跪拜,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礼官高声诵读《岁朝贺表》,细数这一年的国泰民安;随后,内务府总管上前,捧上“岁朝贡单”——江南的云锦、岭南的荔枝、西域的玉器,一一陈列于殿中,象征着四方臣服、天下归心。胤禩站在皇子队列中,跟着行三跪九叩礼,目光悄悄扫过殿内的陈设:御座前的鎏金铜炉燃着龙涎香,殿柱上贴着康熙亲笔书写的“福”字,连阶下的乐手,奏的都是《喜起明良曲》,处处透着皇家的威严与喜庆。朝贺礼毕,国宴正式开席。宴席按“满汉全席”规制摆放,每桌设热菜三十二道、冷菜十六道,还有蜜饯、点心、汤品各八道,餐具皆为描金珐琅器,精致得如同艺术品。康熙端起酒杯,先敬“天地祖宗”,将酒洒于阶前;再敬“百官百姓”,号召众人共饮。殿内顿时响起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乐手换奏《庆隆舞》,舞者身着兽皮,模仿狩猎、耕作的姿态,再现大清先祖的创业艰辛——这是康熙朝国宴必不可少的“忆祖礼”,意在提醒皇子百官“不忘初心,莫忘根本”。酒过三巡,康熙放下酒杯,看着殿下的皇子们,语气带着几分笑意:“今日是除夕,君臣同乐,不必拘礼。过了年,你们各家想必都备了家宴,谁若有心,便说说看,朕去哪家坐坐,尝尝你们府里的手艺。”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几位皇子眼睛瞬间亮了——能邀得皇阿玛亲临府中赴宴,不仅是天大的荣耀,更是皇阿玛信任的象征,日后在朝堂上,分量也会重上几分。大阿哥胤禔最先上前一步,声音洪亮:“皇阿玛!儿臣府里早已备好了满州风味的宴席,有烤全羊、手扒肉,还有儿臣特意让下人从盛京运来的雪蛤,最是滋补。儿臣还请了萨满法师,除夕夜能为皇阿玛祈福,求上天保佑我大清风调雨顺、皇阿玛龙体安康!”他说着,还刻意挺了挺胸,透着几分争胜的意味——作为长子,他一向急于在康熙面前表现,。三阿哥胤祉紧随其后,语气文雅:“皇阿玛,儿臣府中虽无满州硬菜,却备了江南的精致宴席,有蟹粉小笼、松鼠鳜鱼,还有儿臣亲手酿的青梅酒。儿臣还邀了翰林院的学士,除夕夜可陪皇阿玛谈诗论画,赏儿臣新编纂的《佩文韵府》,也让皇阿玛松松心。”他一向以“文才”自居,深知康熙也:()穿越八阿哥,看我推翻雍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