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页)
提高停滞不前的现场士气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找到一个隐藏着的逮捕嫌犯的可能性的线索,即使那条线与嫌犯没有直接关联也没关系。搜查员们需要的是能找到嫌犯的希望。只要有希望,即使因搜查混乱和判断错误产生意见冲突,也不会失去斗志。他们就能像一匹面前挂着胡萝卜的马,拼命地跑。
绪方把脸转向一边,看了看桌上的周刊杂志。是这次回来的时候,担任搜查总部指挥的鹫尾送给他的。
绪方从县警的后门出来,要回单身宿舍时,碰上了鹫尾。鹫尾去附近的便利店买来了香烟。
“你是要回宿舍吗?”
绪方低头道歉说“对不起”。他有些不好意思比上司早回家。
“不需要道歉。”鹫尾继续说着,“一直住在这里很累吧。你今天好好休息充电。毕竟搜查是一场体力比赛啊。”
鹫尾的话中,暗含着搜查还会拖很长时间的言外之意。
绪方看了看鹫尾腋下夹着的杂志。这是一本由报社出版社发行的,以刊登当今社会关注的时事素材特集、有识之士发表左倾见解而闻名的自由周刊杂志。
绪方从来没有见过鹫尾看杂志类刊物。或者说,鹫尾讨厌周刊杂志。那上面刊登的报道,只从主观上分析发生的事件,主要目的是责备政府和搜查机关的怠慢,对解决事件和预防事件发生没有任何帮助。他平时就唾弃说,这只不过是煽动社会的不满和不安而已。鹫尾拿着自己讨厌的周刊杂志,真是不可思议。
鹫尾注意到绪方的视线,尴尬地把杂志换到了手上。
“无论什么时候读,都觉得无聊啊,还是一如既往地反权力和反日。”
那么为什么要购买呢?
大概是从绪方的脸色中察觉出了他的疑问,鹫尾把手中的周刊杂志粗暴地推到绪方的胸前。
“果然,里面没有任何对这次搜查有帮助的信息。即使是这样的东西,偶尔也能变成汽油,帮助快要熄灭的火焰再次燃烧起来。”
绪方的脑子里,光是整理现在得到的信息就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读周刊杂志的报道。
但是被强塞过来,只好无奈接受了。杂志的封面映入绪方的眼帘。
专题报道的标题,印得很大:
“屡禁不止的儿童性侵害案件”
绪方抬起头看向从他身旁穿过的鹫尾的背影。鹫尾的身影刚好走到后门走廊的拐角处,拐个弯,消失不见了。
绪方当场打开了周刊杂志的特辑页。借着后门的外灯,用眼睛扫了一遍特辑报道。本来打算只看看开头,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把六页的报道全部读完了。
绪方腋下夹着周刊杂志,仰望着县警的四楼。在拉着百叶窗的宽大的窗户上,映着亮亮堂堂的灯光,那是搜查总部所在的会议室的灯。
鹫尾的话没有错。周刊杂志的特辑报道虽然没有达到汽油的程度,却再次唤起人们对逮捕嫌犯的执念,至少起到了灯油的作用。
绪方从**起身,伸出手拿起周刊杂志。
他掀开封面,重读那篇特辑报道。
受这次发生的爱里菜被杀事件影响,该报道总结了近二十年来引起全国关注的以儿童为目标的性犯罪。报道以法务省制作的犯罪白皮书的数据为基础,登载了这二十年间未满十三岁的儿童性犯罪受害案件,还加入了图表。
图表显示,强制猥亵及强奸案件数从平成九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在平成十五年达到顶峰后开始减少。
特辑报道的作者是一位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专门报道犯罪案件的记者,他分析了从平成九年开始犯罪次数增加的理由。
作者说,这是受到了那件震惊世界的事件的影响。就是在神户发生的连环儿童杀伤事件。嫌犯是十四岁的少年,受害者之一是小学六年级的男孩。失踪三天后,男孩的尸体被发现,脖子被砍断了。
这个案件史上罕见,猎奇杀人的嫌犯是未成年人,在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人,像看神一样看待这个犯罪少年。他们至今仍在网上,把当时被关押在少年院的犯罪少年视为新兴宗教的教主。
在昭和时代,曾经有一位人气鼎盛的偶像自杀,导致了一系列追随者自杀事件发生。特辑报道的作者参考此现象,认为神户的连环儿童杀伤事件触发了对幼儿抱有性欲望的人,结果造成对儿童的性犯罪增加了。
在显示犯罪件数变化的图表旁边,还记载了几起引起过社会关注的未成年强奸杀人事件。受害者的年龄从六岁到十一岁不等。其中也包括平成十年在群马县山中发生的金内纯子被杀事件。报道简述了纯子失踪、遗体被发现、嫌犯被逮捕的经过。
报道指出,现在网络上对儿童色情图片的交易是案件增加的主要原因,并谴责了警察关于网络犯罪方面的对策和防范力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