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英美结成同盟

徐蓝 耿志其他已完结

战后英美结成同盟本书基于美、英、德等多国原始档案,分5部分12章,详细探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期间,英美两国的军事战略发展,以及两国军事战略同盟关系的形成基础及确立过程,是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第一部专著。与此同时,本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载体,特别从军事外交的角度,通过深入揭示英美特殊关系形成的历史轨迹,对英美两国霸权的和平转移,并未掉入所谓“修昔底德陷阱”的重大史实,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资料,为进一步深入认识英美关系的变化特点、认识它们在塑造国际关系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特别是为和平崛起中的中国构建有利于自身的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支持。因此,本书极具学术价值和出版价值。

最新章节:后记

更新时间:2025-11-17 11:48:34

《战后英美结成同盟》最新章节

后记
索引
参考文献
大事年表
结语
三就太平洋远东战略达成一致
二八角形会议
一缅北攻势
第五节 太平洋远东战略的最终成形
四相关的评价
三丘吉尔迫使美方同意取消海盗行动
二打败日本的总体计划

《战后英美结成同盟》章节目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编 同盟的基础
第一节 10年规则的实施与废止
一10年规则的出台
二10年规则面临质疑
三国际新形势与10年规则名义上的废止
四10年规则的正式废止
五10年规则的影响
第二节 海军战略从一强标准到重拾两强标准
一放弃两强标准与应对海军军备竞赛
二弥补海军缺陷
三重整海军军备与新两强标准
四三线作战问题和战略重点次序的变化
第三节 空军战略一强标准的威慑战略
一一强标准的确立
二矛头由法国指向德国
三从A计划到F计划
四从H计划到M计划
五不成功的威慑战略
第四节 陆军战略勉强的大陆义务
一陆军战后遭受冷遇
二虚弱的呼声
三严峻形势与惯性思维
四最后的修订
第三节 与盟国共同作战计划的演练
二19341940年的计划演练
三计划演练的前瞻性
第四节 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
一彩虹计划14
二D计划
三彩虹计划5
四彩虹计划的意义
第五节 胜利计划
一计划的制订
二计划的内容
三胜利计划的意义
第二编 走向同盟
第一节 1937年美英关于罗斯福和平会议计划的秘密谈判
一美国和平会议计划的提出
二美英秘密协商
三和平会议计划受挫原因
第二节 罗斯福韦尔斯和平计划及其失败
一韦尔斯和平计划的提出与搁置
二和平计划的再次提出
三美英秘密谈判
四国际形势的恶化与和平计划的夭折
第四章 英美最初的军事接触
第一节 英美需要军事合作
第二节 布鲁塞尔会议
一不制裁日本的基调
二会议的夭折与美国的担心
第三节 英格索尔的伦敦之行
一英美会谈的提出
二英美参谋会谈的敲定
三英格索尔菲利普斯会谈
四英格索尔代表团的影响
第四节 汉普顿的华盛顿之行
二战略的研究与会谈的交涉
三汉普顿李海会谈
四汉普顿代表团的影响
第五节 戈姆利的伦敦之行
二准备再次会谈
三范围更广的军事会谈
四戈姆利伦敦之行的意义
第五章 驱逐舰换基地
第一节 驱逐舰和英国舰队归趋问题的由来
二美国拒绝提供驱逐舰的原因
第二节 基地问题的由来
二英国关于战舰换基地的设想
第三节 驱逐舰换基地
二英国舰队归趋问题的基本解决
三战舰换基地协定的达成
第六章 ABC参谋会谈与ADB参谋会谈
一会谈的背景
二双方会谈前的准备
第二节 艰难的ABC参谋会谈
二关于远东及太平洋战略的讨论
三关于大西洋战场的讨论
四再谈远东及太平洋问题
五再谈大西洋问题
六三谈远东及太平洋问题
七ABC1协定
第三节 先欧后亚大战略的确立
二美国的战略战术准备
第四节 ADB参谋会谈
一ADB会谈背景
二ADB协定
三美国对ADB协定的拒绝
第七章 大西洋会议与军事战略会谈
第二节 会议上的军事会谈
一双方的战略分歧
二对大西洋会议的评价
第三节 会后美英在远东军事合作的发展
一增援远东
二美国对英国的军事援助保证
三新ADB协定的达成
第三编 同盟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会议背景和会前准备
一丘吉尔急于会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