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每个豪门都是一座天宫(第2页)
老苏和老秦同龄,自小一块儿长大,后来又同一年结婚,又同年分别生了儿女。
老秦生的就是儿子秦关,老苏生的是女儿苏小乔。两家大人在孩子一落地的时候就互开玩笑,以亲家相称。
说来也真是缘分中的缘分。秦关和苏小乔尚在襁褓中时关系就特好,吃奶期的秦关喜欢抓苏小乔的手送嘴里啃,几个月大的苏小乔见了别人都板着脸,唯独一见秦关,准能眯眯笑。
老苏和老秦携家带口走出家乡。初来长三角时,房地产尚未抬头,他俩虽有泥瓦工的手艺,也只能先进一家外资工厂做了模具冲压工,好在并不比在老家挣得少。
两家女人留在出租房里带孩子,精打细算着,日子倒也能过得下去。
“那时候真穷啊,你是不知道,白天你们俩大老爷们上班去了,我跟小乔妈抱着孩子,在菜市场周边转。秋天人家卖香莴笋,一毛钱十棵,我俩舍不得掏钱买,等人走了,把剥剩在地上的叶子捡一捡,一人装了一兜回家,那一兜够吃两三天。冬天人家卖大白菜,五分钱两棵,我俩守在边上,一守好几个小时,下巴都冻硬了。天黑了,卖白菜的瞧不起我俩,故意往地上的破叶子上踩两脚吐两口痰,我俩也不敢嫌弃,挑好点的捡起来装进麻袋弄回来,洗洗腌腌,有时能吃大半年!”
秦太至今仍对当年的苦日子心有余悸。老秦点头:“那会子真苦,我们吃普工食堂,看隔壁干部食堂那边吃红烧肉,闻着味儿都能吞两碗大米饭。哪像现在,脂肪肝,医生根本不让吃肉。”
那时虽苦,好在大家条件都挺差,心理平衡。
不平衡的命运转机就出现在20年前,也就是老苏和老秦做了10年打工仔之后。这10年,秦关和苏小乔进了小学,关系仍是好得无法用语言形容,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吃饭,甚至睡觉也想躺在一处,但随着年龄逐渐变大,大人们不再允许。
某天,车间出了事故。一位新进的年轻小姑娘被失控的冲床削掉一只手,眩晕倒地的时候,脑袋又磕在另一台冲床的铁疙瘩上。人当时就没了。
工厂老板一方面担心出了人命事故,传出去不仅要承担法律责任,政府招商引资时提供的优惠政策他们也将难以享受,另一方面也担心小姑娘家属前来闹事。于是老板提前预防,要求现场几位目击员工做伪证:就说死去的工友是自己违规操作导致的人命失误,跟工厂没有任何关系。并且,因为她的操作不规范,导致工厂损失一台价值百万的进口机器。
老苏和老秦都被叫去谈话。
富丽堂皇的办公室,令人炫目的欧式全铜大吊灯。穿着一身油污工装的老苏双手绞在一起,在外籍老板面前,听着翻译一句接一句地翻译,大意是升职加薪,替他们做个假证。
老苏性格木讷,没答应。老秦思维活络,答应了。
于是老秦劝老苏:“兄弟,这是个机遇啊!你看现在形势多好,老板说了,如果不愿意留在这里升职加薪,可以出钱出力帮我们开个加工厂,他给机器给人给单子给销路,这等于我俩睡着都有钱赚哪。看在秦关和小乔的面儿上,你就答应了吧?”
老苏摇头:“我当然愿意赚大钱。但是那小姑娘刚进工厂不满一个星期,人事那边保险都没来得及给她办,保险公司一分钱不会赔!如果现在咱再说她是自己违规操作还弄坏了100多万的机器,那等于工厂这边连工伤都不会算给她。人家父母失了孩子,孩子死得不明不白,还拿不到赔偿,我这于心不忍哪(如今的劳动法跟20年前不一样,看官们免反驳)!”
就这一个于心不忍,老苏被开除了,老秦开始扶摇直上。
没过半年,老秦一家三口搬出与老苏家一起合租的民房。
老苏被工厂开除后,作为受害方目击证人上法庭做过两次证,完了在深夜的小巷里被揍过三顿,最严重一次,腿被打断一条。养好腿伤后,老苏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上班,干脆用不多的积蓄到菜市场盘了个卖蔬菜的摊位。
曾经风雨同舟出来闯江湖的老邻居,在异乡的第11个年头,也就是20年前,正式分流。一家成了注册资金几百万的老板,一家成了菜市场卖蔬菜的小商贩。
“怪我那时没把秦关看牢喽!你想啊,咱家开工厂那会子,他才10岁出头,如果那时我能考虑周到点,帮他转个学,掐断他跟苏小乔一切见面的机会,后面就没那么多事儿了!”
“当时谁能想到秦关那傻小子会这样死心眼呢。”老秦点头附和。
反正今夜是睡不着的,秦太干脆起身沏了一壶茶。老两口你一杯我一杯地喝得满腹不痛快。
◇04◇
秦家开工厂之际,适逢国内经济腾飞之时,形势一片大好,最高峰拥有一千多号员工。
老秦主外,秦太主内,夫唱妇随。老苏家夫妻俩穿着别人不要的工作服站在菜场吆喝时,秦太随便一件衣服都是四位数以上的价钱。曾经一度,秦太最爱每日盛装打扮自己,然后领着一两名管后勤的工人去买菜。她在各式摊子前谈笑风生,大显老板娘的派头,也会跟老苏夫妻俩打招呼,却绝对不买苏家的菜。
“我那会子吧,就想晒给老苏两口看看,这人啊,还是聪明点好!我们做伪证咋了?他清高,他咋发不了财呢?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机会可不是天天有的。”秦太看向老秦的眼神七分虚伪三分崇拜。
老秦以前觉得自己这老婆子是个草包,今夜她讲的话不知为啥却令他频频满意。
20年前,老秦虽然没亲自去菜场观看老苏夫妻俩的狼狈可怜相,但他自己的风光,可是记得很牢的。那时千禧年尚未到来,而他的工厂自创立以后,在将近10年时间里,每年利润达到千万。
钱多了,老秦的朋友圈也变了。老家有官员闻风赶过来,邀老秦为家乡做贡献,老秦大笔一挥,掏出一大笔钱为家乡修了一条路。修了路的老秦,不仅在家乡名声大噪,还成了家乡那个28线小城的人大代表。
老秦人生的高光时刻,老苏自然是没资格参与的。秦家最风光的10年,苏氏夫妻老老实实在菜场卖菜,两家从无交集,逢年过节都不会一聚,甚至后来连秦太这种爱显摆爱看热闹的人都懒得到他们面前去炫富。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沿途下车的客人有很多,谁都不能保证陪谁到终点。
时间过渡到10年前,老秦和秦太的儿子秦关突然领着个清新可人的妹子回来,说他想结婚。
秦太仔细一辨别:“哎哟,这可不就是老苏夫妇的女儿苏小乔。虽然女大十八变,但变来变去,小时候的眉眼气质还在。”
原来这些年,两家大人虽然早已不再往来,但两个孩子之间的情谊从未间断。
彼时,秦关和苏小乔都已经大学毕业。秦关没进老秦的公司,在外面跟朋友搞几个项目,也算自力更生。苏小乔财会毕业,进银行做了一名实习小职员。
老秦夫妇对老苏夫妇虽然一百个一千个瞧不起,但对苏小乔,不管是学历还是花朵般的长相,还是比较满意的——直到秦太有一回在给准儿媳苏小乔送奶茶的时候,遇见了小乔的同事金凤。
初见金凤时,她穿着一身深色小西装,身披红绸迎宾带,踩着小高跟,站在银行门口,负责笑脸迎客和打杂,整个人看起来充其量也就是有点乖巧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