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青花(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4章青花

◇01◇

下半夜的屠宰场,灯火通明,血腥弥天。

这处凶残地,分分钟白进红出,如果不是迫不得已,女人们一般是不乐意涉足的。

所以,当18岁的青花顶着一张如清晨麦穗上第一滴晨露般稚嫩的脸庞,围着污迹斑斑的漆皮大围裙,掺和在一群油腻男人中间操着寒光闪闪的利刃,一次又一次精准狠地快刀斩“乱麻”之后,很快声名大噪。

屠宰场的所有男屠夫和前来进货的商贩们看了第一波热闹。他们心生疑窦,这姑娘年纪轻轻,据说还是个刚毕业的高中生,镇上能赚钱的行当那么多,毛巾厂、纺织厂、绣花厂,还有饭店和宾馆,做个服务员也不错,实在不行,去街头支个摊,表演单脚走钢丝、脑袋碎大石、徒手劈榴梿也行啊,做啥非要混在糙老爷们堆里靠“杀生”吃饭?

彼时农村的娱乐项目实在太少,传个流言都能给不少人带来一场情绪**,然后男屠夫和商贩们的家属赶来看了第二波热闹。

啧啧,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以致后来,十里八村的父老乡亲纷纷将赶集时间提早一两个小时,以便绕到镇屠宰场去参观“一个漂亮的小姑娘杀猪”。

青花的工作时间是每天零点到清晨六点半。她不是不知道人们对她的非议,如果可以选择,哪个花季少女乐意出来干这个?先不论“天地间,人作善恶,如影随形”的果报,光是五官所及皆是污秽,便足以令她不堪忍受。

生而为人,不知是不是都有走投无路恨不能一死了之的时候,反正眼下,她能找到的、能与弃世相抵抗的出路,只有“屠戮”这一条。

◇02◇

消息很快蔓延到花瓶村,又漫进支家大门……

青花就是巫婆支老太的孙女,她父亲是支老太的第三个儿子。

那个好心塞包子的人,也就是今天要写的女主青花的母亲。这位母亲姓孟,是位五零后,经历过咱们国家社会发展不太好的那些年。因为社会问题,也因为人性问题,在娘家不曾受过平等待遇。来自原生家庭的委屈,来来回回就那么几回事,这里不详写,孟氏成年后被父母做主“嫁”给了支老三。

为什么嫁这个字要打引号,因为支家付了双倍彩礼,这笔钱被用以给孟氏两个哥哥娶亲。所以,在支家人心目中,这个媳妇不是娶回来的,而是“买”回来的。

支家之所以愿意买孟氏进门,因为她长得漂亮。

婚后,孟氏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成年后考了空军军校,后来犯错被提前转业的那位)高大英俊,女儿(也就是青花)长相随母,亭亭玉立,灵婉可人。

按理说,即便前半生受命运无情捉弄,如果没有离婚打算,过到儿女双全这一步,能调整心态,负重行远,后半生多半是能找回场子的。

但这个孟氏却是个一点儿不比支老太逊色的奇葩。

她曾在原生家庭遭受过炼狱一般的折磨,所以她的一部分成了魔鬼,尽管社会在逐步向好,周围所有人的生活都在爬梯,但她坚持要做一条来自错误河道的死鱼……

前面我写她偷偷塞了两个包子给可怜的小姑奶奶,可能误导大家,让大家以为她是个好人。

的确,在花瓶村人心目中,孟氏人品不赖。她借别人半碗,一定会还回去一大碗。有要饭的上门,她一定会施舍(所以她会塞两个包子给小姑奶奶)。她从不跟婆婆吵架,兵来不挡,水来随便淹,还经常买东西孝敬婆婆的兄长。她的丈夫支老三嗜酒如命,隔三岔五呼朋唤友回家往死里喝,她温良恭顺,一定竭尽所能地招待,从无怨言。有回支老三神经搭错亲自动手洗了次衣服——“这哪是你能干的活儿?”她心疼得痛哭流涕心碎一地。

就这么个处处做小伏低的母亲,对内,一边无边无际地纵容溺爱儿子,一边歇斯底里往死里整女儿……青花成长途中受过的委屈,这里也不详写,单写青花高考这一年的遭遇。

◇03◇

前面写过,支老三在青花高考那几天,曾在后半夜几次将她喊起来谈理想、谈道德,他的良苦用心,就是想让女儿落榜。

青花对此心知肚明,她跪地哀求父亲,不要闹了,让她好好睡觉,如果考上大学,她自己想办法,保证不花家里钱。

作为母亲,看着女儿因连日高强度复习而憔悴的小脸此时因睡眠不足更显苍白,再看看丈夫揪着女儿不放的“英俊”嘴脸,孟氏无法控制内心的喜悦,瞳仁雪亮,笑出声响……不是所有母亲都配得上“妈妈”这个称呼,孟氏患有严重厌女症,别人家闺女她没胆害,自己生的,就当杀父仇人一样对待。只要青花倒霉,她就忍不住想笑,青花过得越惨,她的心情越好(我边写边好奇,世上有没有同款?)。

为什么支老三和孟氏一定要破坏女儿高考呢?

并不是担心青花考上大学,家里要出大笔开销。

支老太有个侄子,十分聪明,投机倒把样样都会,很早发了横财(现在已经败落)。这个侄子育有一独子,智商不低,无奈身材发育得十分不理想。

有多不理想呢?我们家代嘻嘻几年前在花瓶村旁边的马路上开着车风驰电掣,突然她大叫:“前面那辆车没有驾驶员,车子自己在跑!”

这辆车当时就是那位身材不太理想的公子在开,在他侧后方正常行驶的车辆,居然看不到前车的驾驶座上有人。

这位独子的爹娘看上了窈窕秀丽的青花,想她嫁过去,改善他家基因。当然,一定会有大笔好处给支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