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还好遇到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章还好遇到你

◇01◇

柳鉴当兵临出发那天,热闹得不同凡响。

柳家院内觥筹交错,院外鞭炮声惊天动地。吃酒席的是平常跟柳家有往来的亲朋好友,放鞭炮的则是自发组织起来的全村乡亲。

里面吃了多久,外面就响了多久。惊天动地,余音绕梁,耳膜震得嘣嘣直跳。这阵势,不知道的,还以为柳家出了总统。

幸好,相关内情,大伙儿都心知肚明……

据可靠消息,柳鉴出生10个月就开始走路。能独立掌控双脚的第一天,他就跑邻居家去小试牛刀——从地上捡了根绣花针往人家老式高压锅排气孔一塞,三分钟后,一声巨响,锅炸了。邻家一人顶着一脑袋热气腾腾的米饭粒,几口人吓得魂飞魄散。坏蛋本人毫发无损,一双懵懂小凤眼炯炯发亮。

两三岁时,奶奶带他在同村一户人家吃酒,他不知打哪儿弄来一把小黄豆,反正那天所有跟他差不多年龄的小小孩,每人鼻孔里都被填了一颗。关键是,干了坏事,还没人举报他,所有被填的小孩,无不心甘情愿,两眼蒙圈儿。

四五岁时,过节,堂叔送他一串小鞭炮。他先跑到东头邻居家,往人家土灶底下丢一颗,巨响之后,大铁锅跳着舞,自个儿掀翻了一锅水饺,烧饭大婶吓得仓皇而逃,差点跑出世界冠军的水平。接着他又赶场似的跑到西头邻居家,如法炮制,这次烧饭的老婆婆年龄太大跑不动,眉毛眼睫毛被蹿出的火苗燎得一根不剩。

五六岁时,他组织能力初显。带领全村大小孩子去爬山,爬到顶,然后一个挨一个排排坐,把山路层层石阶当成滑梯,你推我搡玩得六亲不认。晚上回家,大人们看到娃儿裤子上接二连三的大破洞,“叔”可忍“婶”不可忍,全村打骂孩子的声音和各家狗狗听了打骂声受刺激汪汪大叫的声音混杂,响成一片,一度让邻村怀疑这边出了啥了不得的大事儿。

七八岁,柳鉴的组织能力已经相当成熟。他领着一群小孩偷西瓜,被逮了个正着。他号召大家将西瓜藏在衣服底下,种瓜大叔嘲笑他:“哟,怀孕啦?咋怀歪了呢?”他理直气壮:“我胎位不正,反正没偷你的瓜。”

九岁十岁的时候,柳鉴就开始带着各家各户的娃偷酒喝,常有小孩醉倒在茅草堆里,把黄鼠狼抱在怀里当妈妈,第二天才苏醒回家。

再大一点,他又组织大家成群结队到隔壁村打野架、下海追浪花、到悬崖边练跳水……小孩子调皮一点其实不要紧,要紧的是常有娃鼻青脸肿、皮开肉绽。最严重一次,一个娃的脚掌直接扭成后脚跟朝前了。

反正如果认真清算,柳鉴领头干下的荒唐事三天三夜讲不完,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村民当中流传最广印象最深的,当属这一件:据说有一年夏天,连续暴雨,村西边的山体连续发生滑坡现象。天初晴时,村民们担心仍有险情隐患,不敢贸然上山查看。柳鉴偷偷率领几个男孩子摸了上去。没人知道这伙小混蛋上山的目的是啥。反正,下来的时候,他们一人提着一只细竹竿串起来的骷髅头。就那么大摇大摆,明目张胆,小混蛋们跟在柳鉴身后,将骷髅头送给村里不同人家。

“张大伯,你爹的坟被洪水冲了,棺材散了,我替你家捡了个脑壳儿回来。给!”

“刘大娘,你三姑的坟散了,脑壳儿在水里泡着,我帮你家捡回来了!”

……

如此惊世骇俗之举,村民们从未见识过,也没有处置办法可以参考。于是,涉及的人家,根本没心思接他们先辈的脑壳儿,直接抄起扫把,决定先把这帮小混蛋打残再说。

来时柳鉴带头,逃命时仍是他打前阵。小混蛋们惊蛇般在前面奔,被气疯的大人老牛般在后面追。

……

所以啊,此等小土匪、小混球、小恶霸、谁见谁头大的娃即将要远行,大家伙儿岂有不放炮庆祝的道理?

那会子还没流行费先生的《千里之外》,不然村民们在柳家门口搞个大合唱也不是没可能的事儿。

对于柳鉴的爹娘来说,儿子再不好,那也是亲生的。离别在即,他俩捉着儿子的手,将一些生活琐事做人道理嘱咐了一遍又一遍。

柳鉴看看爹,又看看娘,欲言又止。直到上车,他才再也忍不住:“爸,妈,绵绵那边,你们得空帮我照顾着点儿啊。”

吃酒席的一拨人和放鞭炮的一拨人,马上团结成一体,互问对方:“绵绵,哪个绵绵?”

还有哪个绵绵?

本村只有一个绵绵,姓孙。

◇02◇

说起孙绵绵,众人是没办法忍住不唏嘘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