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遇到攻击(第2页)
我无话可说,只好回去找尼德和康赛尔。
“咱们逃走吧!”我轻声提议说。
“好的,早就该这样!”尼德说。
“不管怎样,鹦鹉螺号都会沉没。我不能判断尼莫船长的报复是不是正义的。与其与鹦鹉螺号一起葬身海底,不如我们赶紧逃跑。”
“没错,不过我们需要等天黑再行动。”
就在这样的追逐战中,夜色降临,船上没有了白天时的喧嚣,不过,紧张的气氛依然在鹦鹉螺号中间弥漫。
月光皎皎,正是逃跑的好时候。因为我们决定要在战舰离得足够近的时候逃跑,这样他们就能看见我们了,把我们带回陆地。
凌晨三点的时候,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登上平台,却发现尼莫船长仍然站在那里,在那面属于他的旗帜旁边,清风吹拂着旗帜,飘扬在他的头上。[10]
五点钟,鹦鹉螺号放缓了航速,可能是尼莫船长故意让敌人接近,以便击溃对方。
而对我们来说,时候到了。
可是,当我们准备冲向楼梯的时候,储水罐开始灌水,鹦鹉螺号准备下沉了。难道尼莫船长要从海底攻击战舰?果然,没过多久,撞击发生了,我听到了一个沉闷又剧烈的声音,那是钢铁相撞的声音。我无法抑制内心的慌乱,奔跑进客厅。尼莫船长站在那里,阴沉着脸,一副冷酷无情的样子。
而在窗外,一个庞然大物正向下坠落,就是刚才那艘战舰。它的船壳已经破碎,海水往船体内涌,发出了雷鸣般的声音,船的甲板上挤满了混乱的人群。那些不幸的人纷纷爬上桅杆,在水中拼命地挣扎着,他们像一群蚂蚁,被海水吞没。[11]
而当这一切结束时,尼莫船长,这个自称“伸张正义者”的冷酷船长,眼看这一切尘埃落定,他默默地走回自己的房间,我看到他站立在房间的墙壁前,在那面墙上,挂着一张照片,照片中是一位年轻的女子和两个孩子。船长注视着这张照片,突然跪倒在地,痛苦地抽泣起来。[12]
阅读赏析
本章终于揭开了尼莫船长身上的一些秘密,虽然并未揭示尼莫船长的真实身份,但我们已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尼莫船长一定背负着国恨家仇,他从未忘记仇恨,心中燃烧的复仇之火终于在铁甲舰的逼迫下熊熊燃烧起来。
虽然尼莫船长战胜了对手,但是这并不能缓解他失去妻儿和船员的痛苦。战争和杀戮只能引发新一轮的复仇。这场杀戮也让我们看到阿洛纳克斯教授和尼莫船长之间的本质区别,在前者看来,正义与和平远大于复仇;而对于尼莫船长来说,他无奈之下选择避世,他以为反抗和复仇是他应该做的正确抉择,实则不然,复仇并不会给予他释然和快乐,反而会加大痛苦。
本章也表达了作者凡尔纳的价值观,揭示了本书积极向上的主题。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文学以揭露社会黑暗、个体生命的痛苦为主流,而凡尔纳,他赞美科学,歌颂人性。
阅读延伸
1。复仇事件之后,阿洛纳克斯教授对尼莫船长的看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2。如果你是尼莫船长,面对发起攻击的战舰,你会如何应对和选择?
[1]侧面描写接连失去生死与共的伙伴,让一向自信的尼莫船长无比消沉,变得不愿与人沟通。使用侧面描写表现尼莫船长的难过之情比直接描写更有效,更易于读者感同身受。
[2]神态描写虽然通过教授的表述,读者已经了解尼莫船长伤心的状态,但是细致的神态描写让这种悲伤的情绪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心疼尼莫船长。
[3]心理描写在尼莫船长明确拒绝将研究公布于世后,阿洛纳克斯教授终于下定决心逃走。对于教授来说,科研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4]语言描写、铺垫尼莫船长选择来到此处,是为了缅怀逝者。但是对作者来说,此时抛出这个事件,是为了展示尼莫性格中暴戾、渴望复仇的一面。同时这也是一个铺垫事件。
[5]心理描写尼莫船长身上背负太多秘密和沉重的包袱了,可是,旁人又如何了解封闭心门的他呢?这段心理描写也暗示着阿洛纳克斯教授已然对尼莫船长和鹦鹉螺号失去了探究的心理,他只想尽快逃走。
[6]景物描写作者由听觉到视觉引出突然出现的铁甲舰。
[7]伏笔尼德的话是伏笔,同时暗示了鹦鹉螺号和这艘大型战舰必然要经过一番殊死搏斗。
[8]语言描写尼莫船长正处在失去伙伴、隐隐想要复仇的矛盾时期,此刻有敌人来犯,他反抗、复仇的怒火就再也压抑不住了。
[9]语言描写前面已经铺垫了很多尼莫船长在又一次失去船员后的心理状态,以及他特意行驶到复仇者号沉船海域的奇怪行为,这些叙事都暗示了尼莫船长要开始反击了。此外,尼莫船长为什么选择避世?想必曾经遭受过非常沉重的打击和迫害。
[10]叙述这段描写说明尼莫船长不会投降,会战斗到底,甚至想要将属于他的旗帜插到对方的战舰上。
[11]场面描写这是一幕无比血腥、惨烈的战斗场面描写。
[12]叙述那照片里的人是船长的妻儿。尼莫船长打败了进攻者,却难掩悲痛。复仇不会让人释怀,只会让人陷入更深的悲痛和悔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