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4页)
个校长都觉得是在犯罪啊……”
教室里坐的学生果然太挤太多了,明显属于大班额,超大班额。
张傅耀厅长看得额头上一直在冒汗,可能他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
一年级的教室里,居然塞进将近一百个学生!
过道里、讲台下、教学黑板下面,都坐满了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全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乌泱乌泱的一片,让人望而生畏。
“省长,您看看,您看看,我每天都看着这些孩子,心里好难受,就像刀割一样啊……”马校长说着说着,两串大大的泪珠子,从她脸颊上滚了下来。
杨鹏突然觉得,这个校长确实是个好校长,不藏着掖着,不躲躲闪闪,就算她初来乍到,能这样不管不顾,也实属不易。
问题是,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大班额,市长、厅长、局长他们会都不知道?
而且截至目前,并没有任何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迹象!
这才是问题背后的大问题。
学生三千个左右,四十八个教室,平均每个班六十多个学生。
这些情况都是违规的,都是不负责任的。
都是应该问责的。
这时,张傅耀厅长说话了:“对这些问题,厅里年年讲月月讲,三令五申,千叮万嘱,处处告诫,没想到下面还有这么严重的情况。省长,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回去我们尽快给教育部汇报,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合力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刘绍敏副市长接着说:“杨省长,确实没想到,就像你说的,真的是灯下黑,这件事我要首先做检讨。情况已经这么严重了,我一直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这些情况,我一定尽快向市里报告,尽快整改到位,总之这种事情决不能再出现。”
汪小颖局长也表态:“今天最应该检讨的是我,每天看上去忙得焦头烂额,脚不沾地,其实都是务虚,都是表面文章。整天咋咋呼呼,忙忙叨叨,表面上前呼后拥,文件堆成山,下面发生了什么却一概不知。这
些学校都是市里最好的学校,也觉得是最放心的学校,哪想到会有这么多严重问题。省长这次要不是您下来,我们还会一直被蒙在鼓里。这样的现象一定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次回去我就给市委市政府写检讨,下决心全面整改。”
杨鹏没有吭声,局长、市长、厅长都说自己有责任,那么你自己呢?如果你还是像过去那样只是听听汇报问问情况,如果不是党校同学、国务院副秘书长任月芬给你打的那个电话,你会这么快、这么认真、这么急切地跑下来想搞清楚下面的真实情况吗?
如果不是总理要下来,如果不是任月芬的电话,可能一切还是照旧。就像现在同这个刘绍敏副市长、同这个教育厅厅长张傅耀,以及同这个市教育局局长汪小颖一样,即使在眼皮子底下,什么情况也不会知道,什么原因也不了解。即使想到了,了解了,估计也一样没什么好办法。没钱、没地,领导不当回事,谁都是干着急。
当然,除非他们合伙一起蒙蔽你!想一想,这么严重的问题他们真会毫不知情?
或者,他们面临的情况同你一样,也一样被下面的人蒙蔽了,把真正的问题掩藏了,每逢下来时,让你看到的都只是一片假象。
比如,总理下来了,如果决定让总理看一所市区的小学学校,你究竟该怎么办?
今天看到的两所小学应该都是临锦市最好的学校,即使是最好的小学,也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就这样原封不动地让总理看,还是把一切问题都暂时隐藏起来再让总理看?
如果你是省长、市长又会如何决定?
一般来说,会把所有的问题都掩藏起来。
即便是你,就像中心一小这样的大班额现象,你会决定就这样让总理原原本本地看到?
你能吗?
你敢吗?
当然,你也会在汇报中提到这么一句,部分学校还有大班额现象,我们正在加大力度解决。说可以这么说,但在现实中,面对着中央领
导、国务院领导,你是主管领导,或者是分管领导,你允许并愿意就这样把这些最真实的情况呈现出来吗?
就算你同意,省委书记会同意吗?省长会同意吗?
还有市委书记、市长,包括今天跟着你的这几个人,他们也真的愿意?
一定不会。
百分之百不会。
难道真的成了老百姓说的那样: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