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3页)
……
刘绍敏把杨鹏一行接到宾馆时,才发现书记徐帆和市长程靳昆已经在宾馆门口等候多时了。
下了车,杨鹏和几个人一一握手,然后就跟徐帆一路走一路相互问候,亲切交谈。
市长程靳昆和副市长刘绍敏跟在后面,尾随的有厅长张傅耀和局长汪小颖,后面跟着的还有市接待办主任、宾馆经理和一帮服务员,前前后后大约有二十个人。
看着杨鹏和徐帆两个人喜笑颜开的样子,大家都明白,这两个人才是未来的栋梁之材。一个年轻的市委书记,一个年轻的副省长,双方在工作业务上没有直接联系,也不会产生摩擦矛盾,相处起来自然十分轻松。
市长程靳昆就不同了,他默默地跟在后面,显得心事重重。作为市政府一把手,他的压力要大得多。
市长是一把手,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成员。在省长眼里,市长这个位置是整个盘子的一个强支撑,甚至比副省长更重要,也更能体现自己的意图和政绩。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市长的压力自然就大很多。
其实所有的领导都一样,要想获得上级的认可,就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漂漂亮亮、有板有眼,既能体现上级的思路和想法,又能给上级争光,让上级领导有面子有底气,同时还能让所在市委市政府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心悦诚服,异口同声地赞扬,齐心协力地支持。也就是所谓的口碑,领导想启用重用某个干部,口碑是十分重要的因素。
能让省级领导听到这样的口碑,认可这样的口碑,更是至关重要。
杨鹏分管的所有领域,与程靳昆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和重大责任。副省长是协助省长工作的,副省长工作完成的好坏,市长的努力与否至
关重要,举足轻重。副省长对市长的印象和评价如何,也同样至关重要,举足轻重。
因为副省长可以直接影响到省长,省长是省委副书记,省长的印象和评价,对一个市长来说,同样是决定性的,极其重要的。如果有了重大差池和失误,对一个市长的政治生涯,将是无解的、致命的。
今年是换届之年,市长程靳昆的压力尤其大。
程靳昆五十多岁,比徐帆大整十岁。程靳昆在市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五年多,在大家都以为他会接任市委书记的时候,没想到年轻的徐帆突然被空降到临锦市,接任了在省人大被增补为副主任的老书记。
这对程靳昆来说,应该是重大的变故和冲击。
其实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领导对程靳昆直接说过临锦市今年换届的人事安排,程靳昆也没有与任何领导谈过这方面的想法。市委换届是一个重大人事安排,也是一个重大政治原则性问题。这方面的传闻、这方面的安排,对所有的领导干部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很少人会在这个节点,与同级同事或下级谈论这样的话题,甚至四处打听领导的意图和意向,除非是特殊关系。即使到了领导那里,一般也是蜻蜓点水,适可而止。现如今,跑官要官是官场大忌,一旦落下这个印象和看法,那这个人的政治生涯基本就算到头了。
所以自始至终,程靳昆闹不清楚,在市委书记的安排上,省委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没有考虑自己。
这对程靳昆是一个重大的挫折和困扰。新书记徐帆调来这么久了,仍然让程靳昆陷在一种难以描述的情绪里,一直让他感到在临锦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大班子成员面前很没面子,甚至有点抬不起头来。
省委组织部领导送徐帆来临锦上任,被正式宣布为市委书记时,在全市干部大会上,程靳昆代表市委班子表态讲话,虽然慷慨激昂,情真意切,但事实上程靳昆心里是极度的沮丧和伤感。晚上他一人在家,几度泪流满面,哽咽不止。程靳昆觉得十分委屈,难以接受。自己在临锦市工作了十多年,能力、水平、政绩、口碑一直很好。十年来几乎没有出
过什么大的事故和问题,各行各业在全省全国的检验评比中,得到的先进优秀表彰数不胜数,GDP每年以10%的速度上涨,在全省始终名列前茅。在廉政方面,自己也是出了名的廉洁自律的市级领导干部,十年了,在同级干部中,省市纪检委包括中央纪检委收到的有关自己的告状信一直是最少的。
十年里,在大大小小的挫折和变故中,程靳昆都坚定地挺了过来,很少出现过大的过错和闪失。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一些难以避免的大大小小的错误,包括很多人都常犯的低级错误,以至那些让人起疑的小毛病,他都极力克制抵制,一次也没犯过。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请无爱好,没有提拔任用过一个年轻女干部,配偶子女无一经商,无一在政府部门工作。父母从不过生日,连住院看病都悄悄在外地就医。
做了这么多,省委就看不见吗?莫非真的像别人说的那样,你不会拉关系不会送吗?
实话实说,程靳昆从乡镇干起,一直做到一个地级市的市长,绝对不是靠溜须拍马拉关系提拔起来的。
有人说过,不靠关系,凭本事真正干起来的干部,如果非要在临锦市找一个,那就只能是他程靳昆。
去年的时候,市财政局局长出了事,被省纪检委立案调查。财政局局长出事,让市长程靳昆十分震惊。在他眼里,财政局局长是一个十分能干、十分专业的优秀干部。他对这个局长向来十分放心,毕业于名牌大学,还不到四十,年轻有为,很早就被列入后备干部,真正是前程锦绣。但没想到居然成了临锦市第一个被查处的正局级年轻后备干部。当时程靳昆以为这很可能是个错案,但案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很快便查出了大量让人瞠目的犯罪事实。在市一级的各项工程中,总计受贿三千多万。房产居然有十多套,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和外币。
其中有一个程靳昆亲自批示的工程项目,是给临锦市区兴建一个学校和社会共用的图书科技馆。项目建设由市文化局负责,工程前后动用资金两亿多元。即使是这样的一个项目,最后居然也查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群体受贿行贿案件。为了让市长亲自批示的这个项目资金能够早日落地,文化局会计处特意设立了一个账户,从局里拿出一笔款
项,专门用来给有关人士送钱。最终查出受贿收钱的人竟有四十多位:财政局局长六十万、分管副局长三十万,财政局文化处处长二十万、副处长十万,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三十万,区委宣传部部长十万……甚至连财政局局长的秘书也送了五万,司机送了三万。就文化局这样一个清水衙门,为了这个项目的建成,前前后后送出去人民币将近一千万!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账户里肯定会有市长的记录,因为这是市长亲自批示的项目,文化局无论如何也会向市长表示酬谢。即便市长不要,也一定会给市长的妻子儿女送去一笔。后来市政府秘书长给程靳昆说,那时我以为市长您这次肯定也要被牵连进去了。没想到最后查遍了文化局所有的账目,也没有查出程靳昆市长以及亲属收受过一件礼品一分钱。秘书长的司机听说后,十分愤怒地骂道:“文化局这帮王八蛋,市长给你们批了那么多钱,你们他妈的连下面的司机都给送了,也没有想着给我们市长一毛钱!”
本来是对程靳昆十分不利的一起行贿受贿案件,结果倒成就了程市长廉洁奉公的一段佳话。
自己主管并看好的财政局局长出事落马,尽管表面上看没有给程靳昆造成大的负面影响,但他心里明白,这事一定会给自己的仕途升迁造成巨大的障碍。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程靳昆就更加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尤其是领导对自己的正面印象和看法。
既要让老百姓满意,更要让领导肯定,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重要的双向选择。这两方面缺一不可,不能有任何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