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第2页)
蒙山水库与红旗水库,是连着蒙山河道的两座姊妹水库。一座兴建于“文革”时期,一座兴建于改革开放时期。
尽管感觉不同,但蒙山水库看上去依然是美轮美奂,景色宜人。
他们一过来就停在了那天杨鹏同夏雨菲见面的那个地方。
夏雨菲没有跟过来,杨鹏说好了今天要同她谈谈的。杨鹏看看时间,刚过四点,时间还来得及。
等在蒙山水库的除了蒙山管委会的领导,还有两个市水利部门的相关负责人。
大家相互简单介绍了一下,梁教授继续讲了起来。
“杨省长,蒙山水库整体的情况要比红旗水库好很多。你看,这里我们能看到的丰水期水线,距离现在的水位还有三米左右。这个丰水期水线,也是水库的警戒水位。水库大坝最底部区域的初始水深是一百一十二米,现在的水深大约七十九米。如果涨到警戒水位,水深为八十一米。按现在的库容量计算,到八十一米处,应该在一点三亿立方米左右。按这个标准设计,这两米的距离大约能够蓄水一千二百万立方米。这座水库的限制水位是八十二米,最高的汛期水位是八十六米,水坝的高度在九十二米处。如果高过八十六米以上,整座大坝就会处于随时垮塌的境况。”
杨鹏再次明白了梁教授的意思:“这就是说,如果限制水位再增加一千万立方米,就到了这个水库的极限。”
“是的。这并没有把汛期带来的次生灾害算进去。如果蒙山水库和红旗水库一样,出现大面积的滑坡和泥石流,甚至可能在瞬间就超过这个极限数字。”梁教授的语气分外沉重。
“蒙山水库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杨鹏一震。
“是的,蒙山水库虽然兴建时间晚,但也有很长的库龄了,所以潜藏的隐患一样很多,这样的水库隐患在中国的北方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情况。我们临锦市的这两座水库,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又有着一种特别的不同。红旗水库是座危机四伏的老旧水库,而藏着巨大险情的是这座水库还顶在蒙山水库的头上。这两座水库就像盛满水的两口巨缸,
悬在临锦市的头顶上。我们这里离临锦市区直线距离约六十公里,水路不到八十公里,地势比临锦市区高出将近四百米,一旦这里的洪水倾泻而下,一个半小时就会淹没整个临锦市区和沿线的三座县城,受灾人口将达到两百万以上。”
两口巨缸!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杨鹏听到这里,再次忍不住地问道:“现在的这两缸水,算是盛满的吗?”
“省长问得好,这确实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梁教授继续讲解似的说道,“现在这两座水库的储水总量,已经达到了水库库容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如果从现在起立即停止蒙山河水的持续流入,并从现在开始减少水库现有的储水量,把两座水库的水位下降到平常年份的防汛安全位置,大约得需三至五天的时间。”
“差不多一个星期?那满打满算就到下旬了。”杨鹏吃了一惊。
“史上最强降雨有可能将在五天后发生。但今天收到的信息,强降雨有可能大大提前,两三天以后就有可能到达临锦市区。”这其中的重大危机,终于被梁教授一语道破。
“两三天!”梁教授和省气象局靳总的预测完全一致。
“根据我们的观测,也可能更早。”梁教授一脸严肃地说道。
“最强降雨会是什么情况?”杨鹏已陷入梁教授的判断中,止不住地问道。
“很可能是史上罕见的降雨量。”
“估计会有多大?”
“有可能达到五百毫米以上。临锦市历史上的最强降雨纪录是七百三十毫米,时间在1977年7月份。”梁宏玉教授回答得肯定而又清楚。
“五百毫米!”杨鹏不禁大惊。
“甚至有可能超过1977年。”
“超历史纪录?”
“对,很有可能。”
“中国气象局有通知吗?”
“有。”梁教授目光炯炯地说,“针对今年这次提前而来的汛情,我
们已经多次打过报告,详细通报了我们观测的结果。我们学院的气象观测点,也是国家的重点观测点。我们也已经多次接到中国气象局的批示,中国气象局的批示比我们的报告更急迫。”
“这就是说,如果从科学严格的分析来判断,我们必须立即做出决定。”杨鹏字斟句酌地说道,“那就是从现在起,就应该开始泄洪放水,是不是?”
“对!必须从现在着手,最晚也不能超过明天。否则,就真的来不及了。”梁教授十分急切地说道。
“有关这方面的情况,你们没有给市委市政府打过报告吗?”杨鹏突然意识到了什么。
“这也正是今天找你的原因。我们学院打给政府的报告,他们很少回复。因为我们是省管院校,与地方政府没有管辖关系。我们打给市气象局的报告,市气象局也都只是程序化地给予回复。气象局在政府部门是弱势部门,他们的声音没有力度。”梁教授的脸色显得愈加严厉而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