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们已经习惯了,市长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从不给我们讲理由。我们也明白,市长的事情太多了,如果都讲理由,那肯定讲不过来,也没时间给你讲。不过我估计他也没什么直接的理由,就是不同意,就是坚决反对,全面否定。”张亚明闷声闷气地说。

“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讲理由?这是要商量要研究的大事要事,应该商量很多次,最终要研究出很多举措和方案,怎么可能不听你们的意见?”杨鹏确实感到不可思议。

“那倒不是,市长也听我们的意见建议,而且会听很多人的意见,关键是他只听他喜欢的意见建议,你的意见建议讲完了他不表态,他喜欢的意见建议听完了马上就表态,市长表态肯定的意见建议,就是市长的意思。最终凡是市长肯定和支持的意见建议,就是他喜欢满意的意见建议。你的意见建议如果市长不喜欢,他根本不会给你解释,直接就按他喜欢的意见建议下指示了。而且市长拍了板,最终还没有直接责任,因为这些决定并不是他自己的意见建议。”

张亚明的话,让杨鹏再次感到吃惊,领导当得时间长了,还真有各种各样的技巧和策略。想了想,杨鹏再次问道:“那你想过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市长不同意你的意见建议,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市长坚持的理由究竟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他反对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他之所以不讲不解释,

是因为他坚持的理由根本上不了桌面,也根本不能称其为理由。”“他的理由是什么?”

“第一,他不认为会有那么严重的汛情。第二,即使有汛情,以他的想法,那就等汛情来了再采取措施也完全来得及。第三,他向来都认为,凡是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都应该敢负责有担当。不能一有了什么情况,就层层汇报,一级推一级,其实是自己不担当,把责任都推到上面,这样的领导就是不称职不合格。他认为现在就放水泄洪,纯粹就是逃避责任,没有担当。”

杨鹏再次感到吃惊,这样的话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这叫什么话?逃避责任,没有担当?二者能连得上吗?”

“市长所有的理由,只基于一条,就是汛情年年有,防汛年年抓,过去一直没有做的事,今年凭什么要做?”

“市长并不认为今年的汛情会有那么严重?”

“是的,他的意思就这一点,万一汛情很轻;万一汛情就像往年一样,雷声大雨点小;万一根本就没有什么汛情,只是虚惊一场。那我们这么多的措施和投资,岂不是白做了,浪费了?市长的内心深处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就是怕丢人,舍不得,还有一句话,就是不想让别人说他没魄力,没见识,没经验,遇事手忙脚乱,瞎忙一场,最终让人耻笑。”张亚明依然是实话实说,“其实市长也不是完全不相信,如果真有什么大问题,那责任只能是你们的。所以他固执地认为,你们现在就这么干,就是逼他承担责任,你们就是逃避责任,就是没有担当。”

“前几年是不是也这样?”杨鹏不禁问道。

“程靳昆市长已经在临锦干了十几年,副市长四年多,常务副市长三年多,市长五年多,他经历的事情太多了,市政府上上下下,几乎都是他信任、提拔起来的老下级。他有绝对的权威,他的任何一句话都是圣旨。对待他的下级,几乎就像老子对儿子,有时候比对待儿子还严厉,还不留情。市长这个人又很清廉,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请,除非上级下来了可以陪着喝几杯,平时绝对滴酒不沾。至于收礼不收礼,谁也不知道,一般的干部,根本没有人敢到他家里去,他也从来不在家里接待客人。这样的人,因为无懈可击,大家既敬重,又十分害怕。平时市里的

干部也都在私下里说,对程市长这个人,你有想法,却没办法。纵使你有一千个主意,他要是不认可,让你什么脾气也没有。”看来张亚明对市长确实十分了解,判断也十分到位。

“那你们的政府常务会还怎么开?他一说话,就不会再有任何反对意见,到了关键时期,岂不是要坏了大事?”

“就是您说的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张亚明立即随声附和,“最要命的是还有很多的人认为市长的话绝对是一言九鼎,即使明知道市长是错的,也是一片赞扬声。如果说假话能得到好处,时间久了,谁还说真话呢?”

“正确!”杨鹏突然觉得,张亚明这一句话,几乎把所有问题的症结都撕开了!

“更要命的是,等到真正出了大错,他们也一样认为这不是市长的错,而是别人的错,是你们没有落实好市长的指示,没有领会好市长的指示精神。所以他们的赞扬永远没有错,市长也永远不会错。”

杨鹏一时僵在了那里,这个张亚明,看问题太犀利太透彻了,现在很多地方干部出问题,不正是这些原因?想了想,杨鹏又问道:“在临锦这个地方,这些年的汛情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程市长是不是在这方面确实也有了经验和教训?”

“汛情确实年年有,但像今年这样的汛情预报,去年没有。前年、大前年有过,但预报的汛情并不像今年这么严重。”

“结果呢?”

“基本一致。前年、大前年的汛情确实很轻,去年也有汛情,但由于降雨范围不大,上面并没有发布紧急通知,我们只在内部做了通报。省长您问得对,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才让市长有了这种侥幸心理和经验认识。”张亚明如实回答。

“好的,我知道了。我现在问你,如果让你发言,你明天准备在会上怎么说?主要内容是什么?”

“实事求是,实话实说。在会上按实际情况发言,按我心里真心想说的意思发言。”张亚明一字一顿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要把这些说给我?”杨鹏问。

“如果我因为说实话出了什么问题,至少您知道是因为什么。”

“你们原先准备好的稿子在哪里?都准备说些什么?”

“打官腔呗。听上去慷慨激昂,其实什么用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也看不到,全是空话套话。”

“如果你不讲空话套话,那会出什么问题?”

“那问题就大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任何措施上都可能出错,而且一旦出错,所有的责任都得由你承担。”

“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汛情,也不管汛情有多么严重,因为你讲了实话,所有的后果都会让你承担?是不是这个意思?”

“是。”

“为什么?”杨鹏继续问,“这根本讲不通。”

“但这就是现在干部中的实际情况,凡是讲真话的人,最终都是必须承担责任的人。”

“因为让领导不高兴了?”

“是的,尤其是你不能显得比市长还高明,还能干,还有水平。”张亚明仍然瓮声瓮气地说道,“大家都这样,为什么偏偏你一个人跑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