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黑云压城现端倪(第4页)
不知道为何,往日要是听他这么说,她一定不想搭理他,可今日见他这副狼狈疲倦的样子,她心中一软,开口道:“你怎么成了这副样子?”
裴衍长舒一口气,松开了她的手,示意她坐下。两人坐定后,裴衍端正了一下脸色,道:“这些日子查到了一些重要的线索,那些铁匠和锻造师失踪一案,确实与平西王有关。这些人都是被他抓去替他私造兵器,军器监的那些失踪的官员,也是平西王想从他们那里得知一些朝廷执掌的铁矿所在。而今日朝史宬的人几经周折,查到平西王这些年来,一直有人暗中相助,只是至今尚未查到此人是谁。”
叶熙宁目光微动:“平西王有勇无谋,这些年来却在军中大放异彩,收拢军权,已叫人刮目相看,背后若无人相助,实难有今日的地位。”
裴衍点头赞同她的说法:“此人隐藏得如此之深,绝非将平西王推上高位如此简单。他将自己的身份隐藏得很深,背后必有大阴谋。”
经裴衍一席话,叶熙宁像是想到了什么,心中一动,道:“可能查到当年曹正韬是如何成为击杀宁帅的人员的?”
裴衍微微眯了眯眼睛,慢慢地道:“你是怀疑当年之事背后有隐情,还和此案有关?”他略一思忖,觉得叶熙宁所言甚有道理,“你这么一说,似乎又多了一条线索,明日我便告知皇上,看能否查到。”
他忽然起身,一边想着事情,一边往里走。
叶熙宁跟着他站起身来,看着他走向自己的床边,方才觉察出不对来,忙闪身至他跟前,拦着他的去路,问道:“你做什么?”
裴衍神色疲惫,打了个哈欠道:“睡觉啊,我已有三日未曾合眼,一得到消息,便来这儿告知你。你看我都累成这样了,你就让我歇一下能如何?”
他伸手将叶熙宁挡开,倒头便往**睡去。
“喂!”叶熙宁无奈地看着他,见他合眼睡着了,并没有其他的举动,想了想便任由他去了。她重新回到桌子边坐着,想着方才裴衍说的事情。
裴衍睁了睁眼,看见叶熙宁坐在桌子旁的身影,着实有些累了,心满意足地闭上眼沉沉地睡了过去。
堂堂天子脚下,接连发生人口失踪,连朝廷命官都跟着遭了殃,这件事情终究还是传了开来。御林军在城中加强了戒备,连宵禁的时辰都提早了,引得城中百姓人心惶惶。
此案发生之后,皇帝责令刑部和京兆衙门全力督办此案,又命裴衍和陆澈继续暗中追查。朝史宬的人,也秘密调查着关于此案的线索。
裴衍在旁人眼里,素来是个十足的纨绔子弟,如今倒是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御林军护卫皇城。倒是那个刑部尚书魏良毓,因为这件事情拖了快月余,还未有什么结果,终日战战兢兢的,生怕圣上怪罪,惹得旁人闲话又多了些。
这案子时间拖得久了,难免令人心烦。
这日早朝,皇帝又发了很大的脾气,将魏良毓、王贤礼一干人等责骂了一顿,下了旨意要他们半月之内必须将此案了了,否则就革职查办。
大抵是因为陆澈从前是刑部出来的,魏良毓这些年来虽然碌碌无为,在当初陆澈还是个刑部侍郎的时候,对他倒也算不错,是以一有什么事情,他便求着陆澈给拿主意。
这些年来,陆澈虽做事不讲情面,对魏良毓倒也算仁至义尽,念着些往日在刑部供职的情分,便在朝上替他说了几句好话,才平息了皇帝大半的怒气。
下朝之时,魏良毓亦步亦趋地跟在陆澈身后,惶恐着要如何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查明此案。
陆澈也甚为头疼,只说了一句:“魏尚书再有时间在这里与本官说些没用的,半月后就该告老还乡了。”使得魏良毓脸色垮了又垮,赶紧继续去查办此案。
裴衍跟在他们身后良久,见魏良毓急匆匆小跑离开的身影,笑了笑走上前几步,与陆澈并行。
此时下朝的官员们,都已走出宫门,唯有他们二人还在宫里。
“看不出来,陆大人还有护短的时候。”裴衍瞧着方才那一幕,冲着陆澈感慨道。
裴衍这句话在旁人听起来,不过是觉得陆澈当初也是刑部的人,才会这么做。可是这话清晰地落在了陆澈耳里,却听出些别的意味来。
他向裴衍瞥了一眼,两人一同走着。
“听闻前两日,裴大人在查当年平西王和宁国侯府的事情?”他神色平静,看不出什么情绪。
裴衍笑笑道:“这事竟还传到陆相耳朵里了。”
“若是不传到我耳朵里,怕是过阵子此案就与本相有什么牵扯不尽的干系了。”
“哦?陆相此话何意?”裴衍装腔作势地问道。
这几日裴衍不知为什么,忽然查起当年宁帅被杀一事。此案的卷宗,从刑部呈交至大理寺后,便没有人再查阅过。此等谋反叛逆的大案,若要重启卷宗档案查看,必须得经过皇帝御批才行。
这裴衍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竟让皇上准了,将大理寺的卷宗给调了出来。
“本相是何意,裴大人莫非不清楚?”陆澈顿了脚步,朝他看去。
裴衍亦是停了下来,摇了摇头,叹道:“只可惜,当年的卷宗里并未提及是何缘由,不过今日陆相既然提及了,裴某倒是想问问陆相,当年之事究竟为何?”
陆澈面上毫无意外之色,像是料定了他会有此一问,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裴衍始终含着笑,不避讳地看着他,像是非要从他平静的脸上,看出些端倪来。
当年陆澈与宁朝歌有着婚约,他为何会转变如此之大?他对宁朝歌,究竟是有几分真心?还是只是利用她,借此机会从此平步青云?
倘若他只是利用宁朝歌想要荣华富贵,宁帅并无子嗣,宁朝歌身为他的独女又屡立军功,将来执掌大姜军权的,便是这位宁小将军,成为宁家的东床快婿岂不更加如虎添翼,他又何必为此背负骂名?
陆澈和平西王作为当年致使宁国侯府覆灭的关键人物,两人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