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号任务(第1页)
第四章一号任务
在路上
他们冒雨赶到车站。
早上七点半,班车从永城汽车站开出,他们去风城。
连队已先期开往临城工程基地,他们五个人奔赴那里,归队。
团里集训队结束,射击成绩优秀者去昆明参加军区射击大赛,赵旭才也去了。他还没坐过火车,很激动。英志这个新兵成绩虽然也不错,且苦练多日精神可嘉,但考虑到老兵射击经验丰富,队里还是让他下来了。同行的还有被淘汰下来的一班副李绍国几个人。李绍国是佤族老兵,小个子,黑瘦瘦的。
汽车在雨中上路。
云雾笼罩,汽车在山间公路上缓缓行进。
英志在军营呆久了,总想出来看看外面的天地,此时,虽看不到奇山异景,可望望车窗外的云雾也是新鲜。云在山间飘**,车在云中穿行,上坡下坡,左拐右行,有在天上飞翔的感觉。
那几个家伙却沉闷,睡觉。
车至风城前的西洱河边,路断了,塌方,山谷中涌出的泥石流将公路冲垮了。为了安全,司机要乘客们下车,人车分离。乘客们下了车,司机独自驾着车慢慢地左摇右晃地向前开。英志几个人也下了车,跟着汽车慢慢往前走。
山上滚下的乱石堆集在路边,泻下的泥流碎石涌满了公路,形成了高坡,勇敢的司机驾驶着汽车,就在那上面闯过。身边右侧,西洱河水浊浪翻滚,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咆哮着向下游滚去。前面,一辆货车的拖车歪倒在河边,车上的空汽油桶全都滚落到了河水中。大油桶在河水中翻滚着,漂向远处,转眼间便不见踪影。远处,泥石流仍在缓慢地从山谷中涌出,水电站工地的一座工房被泥石流淹没得只剩下房顶。路上,所有的汽车和人们都在向前赶路,所有的人都想尽快地离开这个危险的区域。
傍晚的时候,他们到了风城。
风城是个小城市,背靠苍山,面向洱海,景色极佳。可天公不作美,风雨交加,云雾笼罩,一片迷蒙。英志几个人无心游览城市,草草吃过晚饭,钻进兵站的宿舍,蒙头大睡。
又是大雨。
雨中,几个人上了一辆客车,去云县。
一路雨雾,一路无语。快到云县的时候,路面又遇险情,前面河水冲上路基淹过路面。为了车上人们的安全,司机让大家下车,趟水过去,在前边等车。李绍国不愿下车,且有怪话,“在车上坐着多安逸,上来下去的整哪样?!”司机不多言,由他。
汽车缓缓驶向水中,水中有坑不平,车身来回摇晃。李绍国惊慌失措,高喊:“车要翻喽,我要下车!”英志几个人在车下大笑。司机也笑,“我开车的都不怕翻车,你一个当兵的还怕什么?将来到战场上你也是这个样子吗?”李绍国害羞,连忙闭嘴。
前方路断,修路。路边有一小村,有旅店,客车只有在这里等候。雨住,小村里却挺热闹,村民赶街。街不长,一根烟没抽完就到头。街上拥挤,村民多卖些农产土杂山货。当兵的没钱,只有看热闹。集上来了几个当兵的,还背着枪,村民们也把他们当稀奇,指指点点。晚上,路仍没有修好,只有在旅店过夜。几个人住一间,挤在两张大**。夜半,有人喊发水了。出去看又无事,只是雨大院中积水。一夜无眠。
早晨,总算到了云县。
灰色的小城,两条小街,城边有河。英志几个人粗粗在城里转了一圈,回到云县汽车站等车。他们要在这里搭车去临城。
雨总算停了,可天仍不晴。车迟迟不来,车站里广播说两地路况不好,需要等待。于是,英志又信步走出车站,沿街溜达。
街上,有老乡挑水果卖。箩筐里有芭蕉、梨、桃子,还有一种黄色腰状水果,色极鲜,物美妙。问:何物?回曰:芒果。英志忽然想起当年毛主席给哈尔滨人送芒果的事来。那些哈尔滨人为了两个芒果又是游行又是庆祝,欢天喜地,可谁也没吃过。站在游行队伍外面的英志甚至连芒果的样子也没看清楚!现在好,南方云县,大街上就有卖,真是妙极。口水立刻流了下来,猜想一定很珍贵。“多少钱一斤,论个卖还是论斤卖?”回答让人惊讶,“一角钱一个。”英志大喜,立马掏钱买了五个,定要好好品品这连毛主席都赞扬过的水国之王。
又买了串芭蕉,一角钱三个。那芭蕉和香蕉差不多,个大也甜。英志这北方佬抱了一大抱水果,回到车站,几个战友开吃。
“天,什么味儿啊?”谁料,英志头一次吃芒果第一口咬下去,竟然是花椒的味道!于是,连忙摇头咂嘴扔到一边去。李绍国在一边美滋滋地大嚼大咽,“日脓包,那么好的东西咋会扔掉?再吃一个就习惯了。”于是,英志又品。不行,还对不上味儿,只有作罢。一会儿,口舌间忽然升起甘甜,满嘴飘香。那香气奇妙甜蜜无比且令人神清气爽,无以形容,果然妙极!于是心中欢喜胃口大开,忙将余下几个芒果吞下肚去。那果肉细腻香气四溢,真是果中极品。比那芭蕉、梨、桃,可是天上地下,那些果肉粗涩,味儿道也淡出许多了。
芒果好吃,车却没有了。云县车站通知:由于山洪暴发,通往临城的公路中断,约三天后才能修好通车。若有急事赶路的旅客,本站可用车送至断路处,那边有临城来的车接。
英志几个人决定走,下雨也要走!
一路大雨,一路抱怨,没有好气,终于来到公路中断的地方。
一条宽宽的大河在那里拐了个弯。
几天大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水急浪大,河水猛烈地冲击着河湾处。河边的路基被洪水冲垮了,高处的公路也垮塌下来,垮塌下来的泥土瞬间又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公路断出了一个十几米宽的大缺口。汽车在距公路塌方不远处停了下来,乘客们下了车,向公路边的山坡上爬去,他们要从这里绕过塌方地段。远远望去,山下河水奔腾咆哮,山边的公路不断地在河水的冲击下垮塌下去,细雨濛濛,情景惊心动魄。
忽然间,在濛濛细雨中,在河水的咆哮声中,一种更强壮的吼声传来!英志急抬头寻声望去:纷纷飞雨中,十几个养路工人正喊着齐整的号子,迈着有力的步伐,肩抬着几米长的装满石头的竹笼,一步一步地艰难地向公路的塌方处走来!那竹笼是用竹子编成的水缸般粗细的长笼,里面装满大小石块,足有千斤重量。十几个人用杠棒抬着竹笼,口号声铿锵有力,脚步沉重坚定,“嘿哟,嘿哟……”他们来到公路塌方处,放下竹笼,然后齐声大喊,将竹笼使劲地推到路基下的水里去。路基下凶猛地水势立刻便减缓了许多。于是,他们又回转身去,到不远处去抬下一个竹笼。他们的人很少,公路塌方处却很大,听说要三五天才能把路修好。
在一个边远的山区,英志看到了洪水冲垮的公路,看到了恐怖的塌方,更看到了十几个养路工人与洪水塌方的搏斗!没有机械,就凭双手和肩膀,可是那铿锵有力的喊声,那坚定沉重的脚步,让英志感受到了他们那与天奋斗气吞山河的气势!
他们一定会修好那条公路的!
英志被那场面那气势强烈地震撼着,他也应该有那种无畏的坚强的精神。英志是一名士兵,他为能保卫这样的人们而感到骄傲。
雨中,英志默默地为那些养路工们祝愿。
雨中,汽车来了,他们去临城。
戴好你的军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