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山寺月中寻桂子(第10页)
蒯腾笑道:“此乃大危机,又是大富贵,就看韦大人怎么做了!”
韦都统说道:“吾忠于皇上,不会做那谋逆之事。”
蒯腾却说道:“只可惜,皇上不这么认为。我在宫中多年,也听过不少秘事。例如大人之祖父韦公爵,权倾朝野,却年纪轻轻就过世,岂不是奇怪?”
韦都统脸色大变,他的祖父韦公爵壮年病故,确实奇怪,然而韦氏一门,为了全家老小,不敢质疑。
蒯腾说道:“据说,是皇上忌惮韦公爵是汉人,又知晓皇上的不少阴私,便遣人送药,药杀了韦公爵。如此凉薄之人,大人还要效忠吗?”
韦都统叹道:“蒯腾,本官倒是奇怪,无论事成不成,你掌握了如此惊天的秘密,都不会有好下场,难道不怕吗?”
蒯腾一阵悲凉,叹道:“还有什么好怕的?孤身一人,孤苦伶仃,不如死了好。”
魏珠一愣,盯着蒯腾,见其面上无须,不由得一惊,失声道:“你,居然也是无根之人,想必亦是在宫中办事。若非如此,韦大人侦办谶语之事,甚是隐秘,你一介草民,怎么能够知道?”
两人大吃一惊,韦都统上前拨开蒯腾的嘴巴,闻了闻说道:“砒霜,原来他早有死志。”
魏珠问道:“韦大人,现在如何是好?”
韦都统说道:“罢了罢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前袭击我们的,恐怕就是八阿哥的人。他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便极力阻止我们。
现在我们已经是八阿哥的眼中钉、肉中刺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去找八阿哥的对头——四阿哥!”
两人说动身就动身,唯恐八阿哥再行刺杀,换了一身九门提督小兵的衣服出衙门,来到四阿哥的雍亲王府中,觐见四阿哥胤禛。
胤禛外号冷面王,不知九门提督都统和皇帝亲信魏珠前来何事,一言不发。
韦都统笑道:“本官此次前来,却是要送王爷一顶白帽子!”
胤禛已经是亲王了,再来一顶白帽子,那就是皇帝。闻之,胤禛不由得色变,喝道:“勿要胡言乱语!”
当下,韦都统把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又有魏珠证明,皇帝快不行了,宫中是贵妃在做主。
韦都统劝胤禛马上动手,说道:“欲成大事,必下大决心!王爷,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难道你要等八阿哥当了皇帝,将你圈禁,再后悔?”
四阿哥与八阿哥不合已是众所周知,胤禛也明白,一旦老八上台,没有他的好下场,终于动容,说道:“本王府中有四百死士,可立即集结。但皇上未驾鹤,吾若行事,等同于谋逆!”
韦都统说道:“皇上昏迷不醒,已经不能理事。王爷可循唐太宗故事,抢先入宫,占了先机,再宣布皇上不能理事,是为太上皇。”
四阿哥犹豫了稍许,终于下定决心。
入夜,雍亲王府中突然涌出四百人,一言不发,冲向皇宫。若是平常,如此多人聚集,早就被视为谋逆了。但是九门提督都统与之勾结,是以无人反应。
冲到了皇宫之前,红墙高耸,别说四百人,就是四千人强攻,也不可入内。但是当韦都统打开那块粗布,一个隐藏了三百年的惊天秘密使皇宫失去了一切阻碍,变成了通途。
胤禛迎着北京十一月的冷风,面如刀割,心头却是火热的,他隐忍多年,就是等着今晚的放手一搏,或得九鼎食,或得九鼎烹!雍亲王的死士在韦都统的带领和魏珠的指点下,成功地避开了皇宫中的侍卫,在其他人都还没有觉察的时候,终于来到皇帝的寝宫昭仁殿前。
作为皇帝,护卫重重,身边总少不了贴身侍卫,雍亲王的死士不可避免地与之接触。
“何人,竟敢在皇上寝宫前喧哗,谋逆吗?”御前侍卫首领喝道。
胤禛一咬牙,事到临头,就差临门一脚,顾不得了,喝道:“杀!”
韦都统抓住胤禛说道:“王爷,我等在此阻挡,你先进去,占了大义才有名分!”
胤禛本不是武将,战场厮杀无用,他跺跺脚,带着魏珠等几个人推门进去,果然看到皇帝躺在**,昏迷不醒,贵妃佟佳氏忧愁地守着,她刚才就听到外面喊杀声不断,心底一沉,此刻又见有人闯进来,不由得站起来,但见是胤禛,失声叫道:“雍亲王,你要谋逆吗?”
皇帝的皇后早逝,自此再未立后,贵妃佟佳氏实际上是后宫之主,她的话极具分量。
胤禛喝道:“皇上不能理事,外面多有奸人图谋不轨,儿臣无奈,便替皇阿玛处置诸事了。”
贵妃听到外面厮杀声渐渐平息,进来的却是雍亲王的死士,便知道大势已去,她看了胤禛一眼,又看了魏珠一眼,连皇帝的身边人都反了,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贵妃叹道:“罢了罢了,皇上快不行了,是要有个人来做主。皇上平常就很看重四阿哥,就请四阿哥担当这个重担。”
胤禛大喜,说道:“还请贵妃大告宫中外朝,皇上退位,已经立孤为帝。”
贵妃点了点头,犹豫了一下,说道:“皇上虽然快不行了,终究还没有驾崩,尔莫要行那‘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说的是赵武灵王,晚年被儿子困在沙丘宫中活活饿死。贵妃怕胤禛利欲熏心,弑父夺位。
胤禛脸色一白,见被揭破了想法,犹豫了一下说道:“孤为李世民,皇上便为李渊。”
李世民虽然兄弟相残,逼得李渊退位,终究让老爹活到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