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 东船西舫悄无言(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四东船西舫悄无言

18。时间的沉淀

飞雁号再次起航,沿着大运河北上,来到了淮安。

淮安历史悠久,其所在的河段,也是京杭大运河历史上最古老的河段。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沟通了长江、淮河,是为运河起始。日后京杭大运河开通,淮安更是成了运河的中枢,驻扎有漕运总督府,漕帮的总坛也伴随而生。

柳生阳和杜丽培下了船以后,便去漕帮的总坛参观。其位于漕运总督府左近,门面不大,宛如小户人家,看来漕帮深谙低调做人的道理。

门面上方书写有“忠义堂”三个字,原来漕帮总坛不是直接叫漕帮的,想想也是,中国古代向来不会把帮派的总部叫某某帮,一般是另取其名,比如《水浒》中的梁山水寨,便是名为忠义堂。此外,门面两侧挂有一副对联,上书“行走八千里往来一通路”。

杜丽培自告奋勇地去买票,柳生阳则观看一侧的石碑,是有关漕帮总坛的介绍文字,上面说漕帮总坛始建于乾隆初年,初始不过几栋小房子,后来规模日益扩大,但是门面始终是初建时候的大小,算是给朝廷留点儿体面。光绪以后,漕运逐渐废止,漕帮也日益衰弱。后来漕帮在清末政治斗争中失败了,继而整体瓦解,这个总坛也就被废弃了。多年以来,经历了战争和岁月的摧残,总坛早已残破不堪。直到二十一世纪初,当地政府为了发展旅游,将其修葺一番,对外开放,迎接八方来客。

不一会儿,杜丽培欢欢喜喜地拿着两张门票过来,两人进入了院中。

进入忠义堂,迎面就是一片场地,根据石碑的介绍文字,这里是演武场。漕帮虽然受到了朝廷的认可,但本质上是一个黑帮,为了取得垄断的优势,有必要维持强大的武力。古代演武场就是给驻扎在总坛的力士练武、打熬筋骨用的。如今忠义堂的管理方为了表现真实,还特意放了几个石锁、磨盘等。

继续往前,进入一间大厅,上书“仁义厅”,是漕帮会客用的,不过现在这里被改成了展示厅,墙壁挂满了关于漕帮构架、历史等的照片、图片,下面则是玻璃展柜,摆放了不少和漕帮有关的物件。

两人看得津津有味,杜丽培指着墙壁上挂着的漕帮构架图说道:“说起来,漕帮的构架非常扁平化,总公司下面直接就是各级分公司了。”

柳生阳说道:“毕竟漕帮的规模很大,帮众在鼎盛时期有数十万人,加上各种外围成员,不下百万人,不分开根本难以运营。我很好奇,为什么这里没有展示漕帮的历代首领?”

的确,仁义厅的历史展示没有涉及漕帮的历代首领,这很奇怪。

杜丽培说道:“大概他们是隐秘的首领统治,以避免被朝廷突袭斩首,毕竟漕帮与朝廷水火不容。”

柳生阳点了点头,或许真是如杜丽培猜测的那样。

出了仁义厅,东西两侧各是一间厢房。他们先去了东厢房,里面的布局也是和仁义厅一样,主要是照片和展柜。通过照片和文字介绍,他们知道了,原来东厢房是漕帮的行政办公室,各种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去的。

西厢房布局和东厢房一模一样,只不过这里是财务办公室。漕帮作为掌握运河经济命脉的大帮派,鼎盛时期,每年进出的银两数以百万计,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帮。

杜丽培似笑非笑地对柳生阳说道:“这里就是你祖先办公的地方?”

柳家世代负责漕帮的财务工作,直到漕帮解体,方才跑路。柳生阳这次来到淮安参观漕帮总部,也算是瞻仰了祖先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过了东西厢房之后,是一排小厢房,乃是漕帮的各项事务办公区,有的负责人事,有的负责后勤,还有的负责公关等,甚至有医疗中心,这大概是因为漕帮经常需要动用武力,帮众受伤了就可以及早治疗。

然后,再往前却是一堵高墙,墙上开了一个洞,门口有大门——当然现在是开着的,供游人出入。墙上钉有铁牌,说明了事项,接下来将进入的是漕帮总坛高层人士的生活区。

柳生阳和杜丽培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均看到了丝丝好奇,于是牵手走进生活区。

方一进入,眼前豁然开朗,和工作区那逼仄的风格不同,生活区明显有情调多了。放眼望去,有假山、草木、池塘以及亭台楼榭,宛如苏州园林一般精致。

两人沿着廊桥走下去,此刻已经是三月,春意盎然,绿荫之中偶然见一小筑,布置精美,注明是漕帮某某高层女儿的闺房。除了这等住处,他们还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厨房等地,但见厨房若干,有的大开大合,估计是做大锅饭的;有的精致小巧,乃是做小吃的,不一而足,甚是有趣。

两人兴高采烈地参观完了漕帮总坛,走出去以后,杜丽培叹道:“总算没有乱七八糟的人来干扰我们了。”

柳生阳奇怪地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你不觉得邪门吗?在苏州,我们撞见了孙立国;在扬州,我们撞见了韦斯利……一撞见他们,就发生了莫名其妙的事情。之前我一直担心在淮安,也会撞见什么人,发生些什么奇怪的事情。不过至今没有,希望不会再有!”

话音未落,忽听有人说道:“难道我们‘十二地支’,真的那么不受欢迎?”

杜丽培知道又来事了,忍不住头痛地扶住额头。

柳生阳抬眼看去,只见对面一个相貌英俊的年轻人,面露微笑地说道:“容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十二地支’之一的来姓后裔,我叫来耀祖。”

19。寻找“韦氏的秘宝”

柳生阳神情古怪地看了一眼来耀祖,突然问道:“你真是来家的后人?”

来耀祖信心满满地回答:“当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柳生阳说道:“据我所知,‘十二地支’,每一家都对应着一个属相,作为家徽,而且制成了玉器。你们来家排行第八,对应的是羊,你家的玉羊还在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