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宁神素和天塔(第2页)
现在我才懂,她早已预见了一切。
我从包里取出苏禾给的那块“心频直连装置”,也就是改装过的怀表。我把表链绕在手指上,轻轻放在叶莲娜的手心。
“试试这个。”我说,“它不靠耳朵听,而是用心去感受。”
她迟疑了一下,将怀表贴在胸口。起初什么也没发生,指针静止不动。但大约过了半分钟,金属表面开始泛起细微的震动,继而指针缓缓转动起来,发出极其轻微的滴答声。
叶莲娜的身体猛然一颤。
“这是……”她的声音发抖,“这是爸爸的心跳!他紧张的时候就是这样,总喜欢把手插进大衣口袋,然后不停地搓手指……这个节奏,我记得!”
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砸在怀表盖上,溅成细小的水花。
我也红了眼眶。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我终于明白了留种者的真正使命。
他们不是复活死者,也不是伪造幻觉。
他们在做一件更艰难的事:**把人类最脆弱的情感,转化为可传递的物理信号**。
就像光年之外的星光,虽迟但至;就像地震波穿过地壳,终将抵达另一端。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倾听,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爱、悔恨、牵挂与温柔,就不会真正湮灭。
那天夜里,我和叶莲娜并肩坐在炉火旁,谁也没再说话。风仍在咆哮,但已不再令人恐惧。我闭上眼睛,任由感官沉入寂静深处。渐渐地,我仿佛听见了许多声音??
有李宛在实验室里调试设备时的轻咳;
有苏禾第一次接入共语系统时那句颤抖的“我能听见了”;
有云南老人握着录音笔喃喃自语:“儿啊,爸信你”;
还有无数未曾谋面的人,在深夜独自说出的“我还好”“我想你了”“对不起”。
这些声音没有逻辑顺序,也不属于任何语言体系,却构成了一种超越语法的共通语??那是**所有不愿沉默的灵魂,在时间尽头发出的微光**。
凌晨三点,叶莲娜忽然坐直身体。
“嘘??”她竖起一根手指,“风又来了。”
我屏息凝神。
起初只是寻常的呼啸,但很快,那风声中浮现出一段旋律??断续、模糊,却无比熟悉。是她父亲常哼的那首苏联老歌《故乡的风》。音符随气流起伏,如同有人在千米高空轻轻吹奏一支看不见的笛子。
接着,歌声出现了。
不是录音,不是电子合成,而是一种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声波形态。仿佛千万个声音叠加在一起,却又精准聚焦于这一处空间:
>“小叶子,雪落下来的时候,不要关窗。
>因为那是我在替你看这个世界。
>你听不见我,不代表我不在。
>就像你看不见光,但它一直在照亮你。”
叶莲娜双手捂住嘴,肩膀剧烈颤抖。
我掏出录音笔,按下录制键。可屏幕显示:无有效音频输入。设备捕捉不到任何异常波形。
但这并不重要。
有些话,本就不该被机器记录。
第二天清晨,暴风雪停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茫茫雪原上,反射出刺目的银光。叶莲娜执意要送我到路口。她拄着一根旧拐杖,走得缓慢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