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明清散文(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登泰山记①

姚鼐

泰山之阳②,汶水西流③,其阴④,济水东流⑤。阳谷皆入汶⑥,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⑦,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⑧,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⑨,自京师乘风雪⑩,历齐河、长清⑾,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⑿,至于泰安。是月丁未⒀,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⒁。四十五里⒂,道皆砌石为磴⒃,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⒄。余始循以入⒅,道少半⒆,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⒇。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21),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22)。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2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24),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25),而半山居雾若带然(26)。

戊申晦(27),五鼓(28),与子颖坐日观亭(29),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30),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31),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32),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3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34)。

亭西有岱祠(35),又有碧霞元君祠(36)。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37)。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38),其远古刻尽漫失(39)。僻不当道者(40),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41)。少杂树,多松,生石罅(42),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43)。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

①泰山: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北,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

②阳:这里指山的南面。

③汶水:俗称大汶河,发源于今山东省莱芜市,西南流经泰安市东。

④阴:这里指山的北面。

⑤济水:上游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下游从黄河分出。

⑥阳谷:指南面山谷中的水流。

⑦当其二句:在那山南山北水流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古长城,指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西起山东省平阴县,经泰山北冈阳谷、阴谷分界处,东至胶南的琅琊台入海。

⑧日观峰:在泰山山顶,五更天可在峰顶观日出,故名。

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公元1775年1月。

⑩京师:清首都,即今北京市。乘:冒着。

⑾齐河、长清:分别为今齐河县与今济南市长清区。

⑿限:界限。

⒀是月丁未:这里指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元1775年1月29日。

⒁朱孝纯:字子颖,乾隆二十七年举人,当时任泰安府知府。

⒂四十五里:实际仅二十几里。

⒃磴(dèng):石头台阶。

⒄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著《水经注》。环水:载见《水经注·汶水》。

⒅循以入:指沿着中谷进去。

⒆道少半:路走了一小半。

⒇天门:泰山地名,为登泰山顶峰通常经由的山口。

(21)今所句:谓现在所走的登山路线,是经过中岭到达山顶。及,到达。

(22)崖限二句:谓那像门户一样挡着道路的山崖,人们都称它为天门。限,门槛。云,语气助词。

(23)及:等到。

(24)明烛天南:雪光明亮,照耀着南边天空。烛,动词,照耀的意思。

(25)徂徕(cúlái):山名,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26)居雾:停留着的云雾。若带然:像白带子一样。

(27)戊申:二十九日。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表明这个月是小月。

(28)五鼓:指五更,天快亮的时候。

(29)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

(30)稍见:依稀可见。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具,形状像后来的骰子,此喻远方云雾中带雪的山峰。

(31)极天句:在天的尽头,有一线云烟,颜色特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