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言律诗(第6页)
颔联写贬谪中怀念老友,然而无由相见,只能空吟《思旧赋》。刘禹锡借这个典故寄托了他对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害致死的老友的怀念。现在重归旧地,却恍若隔世,如同当年的王质一般。“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精练地传达了物是人非的独特感受。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这样两句,意思是说同辈的人都升迁了,只有你在荒凉的地方寂寞地虚度了年华,颇为刘禹锡抱不平。对此,诗人并没有陷入抑郁中,而以达观之心视之: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白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他的坎坷而忧伤,表现出豁达的襟怀。“沉舟”二句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因而成为广为传诵的名句。
尾联又回到席上酬答上来,诗人笔锋一转,从深沉的感慨中写出了昂扬的斗志,读来颇令人振奋。全诗跌宕起伏,沉郁中见豪放,确是酬赠诗中的上品。
【辑评】
“沉舟”二语,见人事不齐,造化亦无如之何!悟得此旨,终身无不平之心矣。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梦得此诗,虽秋士多悲,而悟彻菀枯,能知此旨,终身无不平之鸣矣。
——俞陛云《诗境浅说》
【相关资料】
赵娟:《追怀以抒情,高歌以励志——解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6年第1期。
陶沙:《寓理于景跌宕生姿——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外语文》第2010年第12期。
锦瑟①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②,一弦一柱思华年③。
庄生晓梦迷蝴蝶④,望帝春心托杜鹃⑤。
沧海月明珠有泪⑥,蓝田日暖玉生烟⑦。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①锦瑟:一种乐器,《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汉书·郊祀志上》:“秦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古瑟大小不等,弦数也不同。
②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③柱:弦的支柱。
④庄生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⑤望帝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梁萧统《文选》中所选左思《蜀都赋》注引《蜀记》云:“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⑥沧海句:《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如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⑦蓝田句:《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文选》载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困学纪闻》卷十八:“司空表圣云:‘戴容州谓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李义山‘玉生烟’之句盖本于此。”
【评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47)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陷于牛李党争,辗转于各藩镇幕职之间,郁郁而不得志,抱憾终生。他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悼念妻子王氏之作,有人认为是怀念令狐家的婢女,也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之作,还有人认为是对自身诗歌创作的总结,说法不一而足。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诗饱含了诗人自己的身世之感和人生体验,甚至包括诗人的政治体验乃至爱情体验在内。诗人郁结之情难以开解,便发之以意象,寄之以一种惝恍的诗境。
诗的首联从五十弦之锦瑟着笔,“无端”一词已隐含无常之悲意,定下全诗基调。诗人手抚锦瑟,目睹其一弦一柱,不由得想起了逝去的年华,怅惘不已。那逝去的年华是什么样子的呢?诗人颔联并不直接接承,而是以庄生梦蝶、杜宇化鹃两个典故隐喻。庄子梦见蝴蝶后,懵懵然不知现实为何世;而杜宇一腔诚心,郁郁不散,化为杜鹃。人生如梦,前事皆非,而诗人的一腔理想也唯有如望帝化身杜鹃一样天天哀鸣。
律诗一般按照起承转合的逻辑顺序来创作,而这首诗里,诗人的颈联却并不承转,而是接着以典故托寓目睹瑟弦而起的幽思。沧海之明珠见遗于世,于是隐含泪水,将明珠人格化,暗喻自身的不得志;蓝田日暖,良玉生烟,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以此隐喻理想的缥缈、难以实现。这两联四个典故表面上毫不相通,可诗人却打破了这种表面的显性逻辑关系,将自己难言的人生体验暗合在这四个典故构筑的四种情境里。这是一种类似意识流的写法,却取得了一种极佳的美学效果。尾联进一步点出“此情”,呼应首联的“年华”,结之以“惘然”,更明确指明追思年华的怅惘心情,从而使余韵绵绵,不绝于心。全诗语言精美,对仗谨严,是李商隐七言律诗的代表作。
【辑评】
《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
——宋·刘攽《贡父诗话》
义山《锦瑟》诗云……山谷道人读此诗,殊不解其意,后以问东坡。东坡云:“此出《古今乐志》,云:锦瑟之为器也,其弦五十,其柱如之。其声也,适、怨、清、和。”案李诗“庄生……”,适也;“望帝……”,怨也;“沧海……”,清也;“蓝田……”,和也。一篇之中,曲尽其意。史称其瑰迈奇古,信然。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黄朝英《缃素杂记》
以锦瑟为真瑟者痴,以为令狐楚青衣……亦痴。商隐情诗,借诗中两字为题者尽多,不独《锦瑟》。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