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戏曲名篇导读(第2页)
⒂望帝啼鹃:望帝是传说中的蜀王,名叫杜宇,他在蜀称帝,后让位于其相开明,死后魂魄化为鹃鸟。每年春耕时节,鹃鸟鸣叫,蜀人怀念望帝,因呼为杜鹃或杜宇。事见《蜀王本纪》《华阳国志·蜀志》。
⒃暄:太阳的暖气。
⒄飞霜六月因邹衍:邹衍,战国人,相传他被谗下狱,仰天大哭,时值夏天,竟然降霜。
⒅六出冰花:指雪花,雪花为六瓣。
⒆要什二句:东汉时,张劭死后,友人范式从远地乘素车白马前往吊丧,见《后汉书·范式传》。后来就用“素车白马”代表送葬。断送,发送。
⒇亢旱:大旱。
(21)东海曾经孝妇冤:传说汉东海有寡妇周青,为侍奉婆婆发誓不嫁,婆婆自缢而死后,小姑告官,诬蔑周青杀死婆婆。官吏失察,判处周青死刑。临死之际,周青指着身旁的竹竿对人说:“如果我无罪,血当沿着竹竿往上流。”其言果应,随后东海地方大旱三年。
【评析】
关汉卿(1225?—1300?),字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数,自述平生多才艺,矢志寄迹于娱乐场之中。关汉卿最终成为“驱梨园领袖”“捻杂剧班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之首。杂剧题材多样,曲词亦俗亦雅,具有较强的时代生活气息。
《窦娥冤》是关汉卿悲剧创作的巅峰之作。从剧情看,它是一部公案剧,年轻女子窦娥被控杀人,官府判她有罪处斩,新任官员重审此案,窦娥被认定无罪,冤情最终得到昭雪。全剧共四折。这是其中第三折,描述窦娥含冤赴刑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的**。
本折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身戴枷锁,在赴刑途中倾诉满腔冤屈,谴责天地鬼神:“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第二部分从“刽子云”至“负屈衔冤”是窦娥与婆婆的诀别。她一边继续表白自己的冤屈,一边嘱托后事,恳请婆婆顾怜自己。第三部分从“刽子做喝科”至结束,窦娥死前发下三桩誓愿,桩桩应验,既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又期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实际上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诅咒。戏剧冲突的实质,至此已由窦娥与个别官吏之间的矛盾发展为窦娥与整个黑暗官僚制度之间的对立。戏剧在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的同时,也展示了窦娥至诚至孝的善良心灵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窦娥临刑前发出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作者运用浪漫的手法,使这些不可能发生的事在舞台上一一呈现,既可使情节发生戏剧性的变化,又可使主题进一步深化。苍天显灵的情节,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窦娥的同情,同时也形象地说明了,窦娥之“怨”和“恨”虽能感天动地,却无力戳破不良社会的黑幕,显示了作者内心的无奈。
本折三部分之间张弛结合、疾徐相间、疏密有致,富有鲜明的艺术节奏。开幕时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窦娥呼天抢地的悲诉怒斥,立刻将读者引入了浓重的悲剧氛围。接着,作者宕开一笔,转入婆媳诀别的悲戚场面。窦娥悲叹身世,哀怨低回,与第一部分的高亢激昂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剧情发展上构成一张一弛的戏剧波澜。而这一“弛”恰又为下一“张”蓄势,剧情转入**,读者的悲悯情怀也随之进入顶峰。可谓匠心独运,跌宕多姿。
【辑评】
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相关资料】
陈俊山:《元代杂剧赏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翁敏华:《窦娥冤第三折简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黎小钟:《〈窦娥冤〉第三折在塑造窦娥形象上的地位和作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
张大新:《试析〈窦娥冤〉第三折》,《河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长亭送别
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开①)今日送张生赴京,就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②、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旦唱)
【正宫】【端正好】③碧云天,黄花地④,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⑤?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⑥,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⑦。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⑧。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⑨。此恨谁知!
(红云)姐姐今日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旦唱)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⑩,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⑾;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湿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⑿,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⒀。
(做到、见夫人科)⒁(夫人云)张生和长老坐,小姐这壁坐,红娘将酒来。张生,你向前来,是自家亲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将莺莺与你,到京师休辱末了俺孩儿,挣揣一个状元回来者⒂。(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荫,凭着胸中之才,觑官如拾芥耳⒃。(洁云⒄)夫人主见不差,张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长吁了)(旦唱)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⒅。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⒆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夫人云)小姐把盏者!(红递酒,旦把盏了)(旦唱)
【上小楼】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⒇,却元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幺】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全不想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你与俺崔相国做女婿,妻荣夫贵(21),但得一个并头莲(22),强似状元及第。
(红云)姐姐不曾吃早饭,饮一口儿汤水。(旦云)红娘呵,甚么汤水咽得下!(唱)
【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23)。
【幺】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