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乐府诗(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长庆》长篇,如白乐天《长恨歌》《琵琶行》,元微之《连昌宫词》诸作,才调风致,自是才人之冠,其描写情事,如泣如诉,从《焦仲卿篇》得来。

——明·贺贻孙《诗筏》

历述十许人口中语,各肖其声情,神化之笔也。凡长篇不可不频频照应,否则散漫。篇中如“十三织素”云云,“吾今赴府”云云,“盘石蒲苇”云云,及“鸡鸣”之于“牛马嘶”,及前后“两默无声”,皆是照应法。然用之浑然,初无形迹,乃神化于法度者。

两家闻二人之死,仓皇悲恸、各怀悔恨,必有一番情事。然再写则沓拖,故直言求合葬,文势紧峭,乃知通篇之缕缕无一闲语也。前此不写两家家势,不重其家势也。后此不写两家仓皇,不重其仓皇也。最无谓语而可以写神者,谓之不闲;若不可少,而不关篇中意者,谓之闲。于此可悟裁剪法也。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

此诗乃言情之文,非写义夫节妇也。后人作节烈诗,辄拟其体,更益以纲常名教等语,遂恶俗不可耐。观府吏见新妇时,新妇云:“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若在他人,新妇一见府吏便作死语,不应作尔语也……盖情到婉转缠绵,不言节义而节义自见。直写节义,便伧父面目。

——清·沈用济、费锡璜《汉诗总说》

作诗贵剪裁。入手若叙两家家世,末段若叙两家如何悲恸,岂不冗漫拖沓,故竟以一二语了之,极长诗中具有剪裁也。

——清·沈德潜《古诗源》

引声天籁岂人为,杂沓无文致益奇。前世村讴今绝唱,庐江小吏木兰诗。

——清·管世铭《论诗》

【相关资料】

俞平伯:《漫谈〈孔雀东南飞〉古诗的技巧》《略谈“孔雀东南飞”》,《论诗词曲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杨朴:《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剧——〈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重新探讨》,《名作欣赏》2006年第7期。

周景雨:《〈孔雀东南飞〉真的“脱文”了吗》,《名作欣赏》2010年第4期。

周榆华:《从社会环境来解读〈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内蕴》,《名作欣赏》2010年第8期。

刘安:《再探“孔雀东南飞”的文化内涵》,《文史杂志》2011年第4期。

陌上桑①

日出东南隅②,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③,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④,桂枝为笼钩⑤。头上倭堕髻⑥,耳中明月珠⑦。缃绮为下裙⑧,紫绮为上襦⑨。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⑩。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⑾。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⑿,五马立踟蹰⒀。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⒁?“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⒂:“宁可共载不⒃?”罗敷前置辞⒄:“使君一何愚⒅!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⒆,夫婿居上头⒇。何用识夫婿(21)?白马从骊驹(22);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23);腰中鹿卢剑(24),可值千万余(25)。十五府小吏(26),二十朝大夫(27),三十侍中郎(28),四十专城居(29)。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30)。盈盈公府步(31),冉冉府中趋(32)。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注释】

①陌上桑:在林间的小路上采桑。陌上桑是《乐府诗集》中的题名,属于“相和歌辞”。

②隅:角落。

③喜蚕桑:很会养蚕采桑。喜,或作“善”。

④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缠绕篮子的绳子。

⑤笼钩:一种工具。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⑥倭堕髻: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

⑦耳中明月珠: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明月,宝珠名。

⑧缃绮: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织品。

⑨襦:短袄。

⑩下担捋髭须:放下担子,抚摸胡子。捋:抚摸。髭:嘴唇上方的胡须。须:下巴上的胡子。

⑾脱帽著帩头:把帽子脱下,只戴着纱巾。古代男子戴帽,先用头巾把发束好,然后戴帽。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⑿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⒀五马:五匹马拉的车。汉朝太守出行用五匹马拉车。

⒁姝:出色,与众不同,非同一般。这里指容貌出众的女子。

⒂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⒃不:通假字,通“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