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访谈录(第2页)
附录图2渡船三角图
值得一提的是,t0是原点,即渡船曲线开始形成的起始点,是从青年进入大学生活开始计算。架桥曲线代表的是传统的培养方式,渡船曲线代表的是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创新的培养方式。
我们都知道,斜率(a)的大小决定了一次函数的倾斜程度。下图中,斜率a值是能力与时间的比,斜率a1小于a2。斜率的不同使得两条曲线形成了一个夹角,这个夹角与特定的时间t共同构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就是“渡船三角”。“渡船三角”是青年接受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的培训后形成新的能力增长区域,这就是青年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记者:请问表示青年新的能力增长的“渡船三角”是如何形成的?
附录图3GYL工作室与青年两方投入图
张萌:“渡船三角”的形成,即青年能力增长要从两方面说起。
一方面,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对参与青年的投入促使青年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人际能力、国际交流能力、职业能力、概念能力,共计5种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青年对专业知识掌控程度。
概念能力指青年的认知能力,关系到青年认知是否全面、系统、深刻,能否统观全局。概念能力的培养要求青年必须广泛学习。例如,文科生应当基本了解量子物理在讲什么,理科生也应知道一些文艺理论。青年在入学之时就已获得了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概念能力,并且学校也主要是针对学生专业技能及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因此,专业、概念能力曲线的初始位置最高,由此形成的“渡船三角”面积是最小的,这就意味着,这两种能力并不是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帮助青年成长的“绝对重点”。那么就有人要问了,“绝对重点”是什么?
任何人都无法脱离社会,青年的人际能力培养与提升尤为重要。在大学的四年,应该让青年学会与不同人共处、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普遍来说,高中生在走入大学前,人际交往活动较少,交往范围较小。进入大学后需要与校园内外的各类人打交道,人际能力得到一些提升,但交际范围仍十分有限。
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则为青年搭建起了更广阔的与中国社会乃至世界青年榜样、学术专家、著名工商领袖的交流平台,使得加入我们项目的青年人际交往范围开始扩大,人际能力因实践锻炼而大幅度提升。因此人际能力所形成的“渡船三角”面积较大,代表着可以提升的空间较大。
在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更加紧密,国际视野的构建极为重要。青年要能用全球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应有全局观、大局观与前瞻性思维。进入大学前,青年学子一般对国际问题鲜有关注。入学后,除非特殊专业的要求,学校也不会特别注重青年全球意识的培养。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关注到了这一可提升空间,为青年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阔青年全球视野,使其相关能力快速提升。
职业能力是指青年未来就业领域所需的能力。诚然,在入学前,青年的职业能力几乎为零。入学后,学校不会专门讲授职业技能,青年人的职业能力塑造大都通过企业等相关机构的实习来锻炼与提升,这其中无疑缺少了一套系统化、体系化的培训模式。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的“就业创业部”为青年与用人单位架起桥梁,使青年适应企业与社会需要,并且还为其创业提供帮助与创业实践的平台。
工作室对青年的投入固然重要,但另一方面,青年对工作室的投入也是关键要素。其中包括时间、精力与热情。青年对工作室投入得越多、越配合工作室的培养计划,青年能力增长也就越快。
这两方面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青年的成长与发展。
记者:据我所知,您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小有名气了,大学生活十分丰富,做过奥运火炬手、参加过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担任过研究生会主席,还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您如何看待目前许多大学生虚度光阴这一现象?
张萌:我认为大学时期对青年人的成长非常关键,大学时期是自身能力培养提升的最佳时期,也是自身能力发展的飞跃时期。大学生们必须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为今后的人生理想打好基础。
大学生活的安排涉及时间管理、人生规划等问题。许多大学生不善于进行时间管理与人生规划,白白浪费了好时光,最终虚度四年甚至更多。良好的时间管理在本书中的青年人自我管理这一章也有讲到,它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目标。
时间管理是微观的,具体到每时每刻。上帝是公平的,每天每个人都是24小时,你一分我一秒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一样,只有投入足够的时间,才能有相应收获。
人生规划是宏观的,尽早确立人生理想是规划的第一步。我在进入大学之前,就给自己定下了大学期间要完成的几项任务:一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取得一些科研成绩;二是广泛参加社会活动;三是广交友,向优秀的人学习;四是砥砺人格,完善自我;五是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
这些规划就像一个标杆,让我在大学时期一直拥有明确目标,并且一直在向着目标努力。价值与乐趣的统一是我做事的标准之一,我认为,大学生们应该寻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从中发现价值,然后为之努力。
记者:我们知道您已经走访了30个国家,请问您的国际视野是如何培养起来的?国际视野对青年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萌:国际视野的构建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学时期,我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为此,我在保证专业领先的前提下,辅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双学位,2008年的APEC秘鲁之行,成为了我开始了解世界的契机。后来,多次APEC之旅以及国际交流的机会,让我学会了用多元化思维考虑问题,了解到了世界经济最新发展趋势,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国日益攀升的国际地位及未来发展要义。因此,我预想到中国未来之路必将是国际交流合作发展之路,全球视野将成为人才的基本素养之一。
放眼未来、走向世界,全球视野是时代对青年提出的要求。全球视野对青年的发展十分重要。首先,从预见未来的角度看,全球联系日益密切,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各国交往日益频繁,各行各业都需要全球化的优秀人才。青年必须培养全球视野,才能适应未来世界发展的需要。其次,就像2013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在中国成功举办所释放的信号一样,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价值,世界需要中国,中国需要融入世界。因此,中国也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青年,他们将拥有更多的机会。最后,全球视野也将使青年眼光放得长远,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具前瞻性及敏感性,使青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附录图4张萌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施瓦布教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