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节 李瑛公刘邵燕祥等(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我们都经历了不少里程,

又是银河当空的夏天的夜晚,

我们又一次这样相近。

你看我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你可望见我望你的眼睛?

说是近,却还是这样遥远,

未来的岁月又是这样无穷。

今夜,天地间这样安静,

只有一颗星在讲话,对着另一颗星……

是不是所有的星,全都夜夜合不上眼?

是不是所有的星,全都燃烧着渴望的心?

借助地球与火星这一对形象来表达一种爱的忧伤、惆怅、隐痛,构思精巧,感情真挚。爱情没有被政治化而是得到了独立的表达,这在当时很难能可贵。邵燕祥的这首《地球对着火星说》是这时期最优秀的诗歌作品之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于“双百”方针的提出,邵燕祥深受鼓舞,也写下了一些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作品,如《贾桂香》《橡皮墙》等。《贾桂香》是一首叙事诗,主人公贾桂香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姑娘,在某农场任小队长,然而却因与管理员孙大叔亲如父女,而招来谣言,认为他们关系不正,她也因此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批评、撤职、检讨,她上告无门,最后无奈以一死来洗刷自己的清白。这首诗的批判矛头是非常明显的,也与当时小说界对社会上的官僚主义批判相一致。不过,邵燕祥也因此而在后来的“反右”运动中遭到非难。

【思考与练习】

1。这期间诗歌创作的基本模式是什么?

2。“解放区诗人”“国统区诗人”“新中国诗人”各有哪些特征?

[1]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见《何其芳文集》,4卷,45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2]臧克家:《甘苦寸心知》,202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艾青:《春天·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4]艾青:《春天·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