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汉族马帮赶马调(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妹妹我儿朝前走,前边那真你爹坟;

黄钱大磕烧后土,白钱小磕烧你爹。

4。四月里来栽早秧,触景伤情泪汪汪;

抓住时机抢节令,乡间处处忙插秧;

主子我呢好汉呀,勾担挑水两头掛;

颜得田中家无人,颜得家来秧又黄。

5。五月里来午端阳,菖芍药酒配雄黄;

同酌同饮同甘苦,酒不醉人人自醉;

亲亲我呢亲丈夫,孤杯寡酒我欲醉;

但求未醉搭你去,奈何桥上伴君走。

6。六月里来热央央,守寡之人好心伤;

人前不敢笑一个,惹眼衣裳不敢穿;

亲亲我呢亲丈夫,年轻岁小正当时;

胭脂花粉就高挂起,我前世烧错哪炉香。

7。七月里来七月半,阎王放假阴回阳;

门神护卫两边让,让我夫君把家还;

主子我呢好汉呀,为你梳妆巧打扮;

咋个不来亲亲我,给是吃着迷魂汤。

8。八月里来是中秋,中秋佳节愁更愁;

花好月圆中秋夜,万家灯火庆团圆;

亲亲我呢亲丈夫,中秋月饼无心尝;

年怕中秋月怕半,中秋月圆人不圆。

9。九月里来九月九,九九重阳年年有;

好吃不过桂花酒,青春一去不回头;

主子我呢好汉呀,桂花美酒无心醉;

花前月下无人陪,人去楼空独自悲。

10。十冬腊月一年完,天寒地冻心更寒;

孤灯寡影守空房,时过境迁红颜老;

亲亲我呢亲丈夫,鲜花一朵为你开;

为你凋零为你谢,头上青丝漾白霜。

全曲为规整的八乐句乐段,五声音阶,羽调式,多为一字一音,旋律音程以跳进为主,多处出现四度音程,节奏节拍规整,前四乐句中以前八后十六节奏型为主,后四句中则以前十六后八节奏型与之呼应。受到汉族民间长诗《赶马调》的影响,歌词以自然月份划分为十个段落,内容丰富,情绪悲凉、凄惨。但与其他《赶马调》不同的是,此曲调以赶马人的新婚妻子为第一人称,以她的口吻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唱出了茶马古道的艰辛。

综上可见,这类名为《大赶马》的曲调,有着更为庞大的曲式结构、更为多变的旋律形态、更为丰富的歌词内容。从曲式结构来看,《大赶马》较之《小赶马》明显扩大了一倍,多以四乐句、八乐句为一乐段;从音乐形态上来说,旋律形态多以三度、四度进行为主,但一旦有跳动,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便多以八度、九度音程跳动出现;从歌词内容上来看,《大赶马》中虽然仍为七字句,但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初二要出门”这样男女之间的小情怀,而是表达了更为复杂、多样的情愫。《小赶马》大多反映的是男女之间以爱情为主的故事内容,较多展现出来的是对于生活悲苦、无奈的情绪,而《大赶马》除了表达爱情之外,一方面透露出赶马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调似流水流成江,出门赶马走四方”。一方面又从另一个角度唱出“赶马”是能干人方可从事之事,甚至成了女子择偶时仰慕的标准之一,彰显出汉族马帮的爱情观。这种观念貌似与《小赶马》“嫁女莫嫁赶马人”大相径庭,其实二者异曲同工。“嫁女莫嫁赶马人”是用一种反喻的形式,唱出妻子对于丈夫赶马外出的心疼,对于路途中可能会发生险恶事情的担忧,这样的哭诉,反而体现出赶马是需要足够的体力与胆识的。然而,关注《大赶马》《小赶马》之间的不同,站在音乐本体分析的角度来看,它们在旋律形态上还是有着极为类似的特征。如正词部分,都是两乐句或四乐句的方整性乐段,而曲式结构的加大往往是因为衬词部分的冗长;音阶调式,则都多用五声音阶,甚至调式方面,也都较为常用羽调式等;在节奏节拍方面,节奏型都较为简单,相较《小赶马》中经常出现的附点或切分音的形态,《大赶马》显得十分中规中矩。

这样的《大赶马》《小赶马》之分,只是后来学者的研究分工,在实际赶马路上,并没有如此划分,只是赶马人会依据不同的场合、时间,随意哼唱罢了。通过对大理地区这12首汉族马帮《赶马调》的分析,笔者认为,《赶马调》是汉族马帮在赶马路上所见所想、所感所念的集中体现,它主要反映出汉族马帮的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的双重内容。《赶马调》演唱的主体是赶马人,演唱的场合是茶马古道上,这是《赶马调》产生并且生存的客观语境。可以说,《赶马调》的形成,衍变成一条连接马帮内部成员之间、马帮与马帮之间、马帮与大自然之间的音乐主线。也正是在这样的音乐主线下,马帮音乐文化逐渐地丰富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