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与阮章竞等人的诗(第2页)
为啥要跟我这个揽工的受可怜?”
“烟锅锅点灯半炕炕明,
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妹妹生来就爱庄稼汉,
实心实意赛过银钱。”
“红瓤子西瓜绿皮包,
妹妹的话儿我忘不了。
“肚里的话儿乱如麻,
定下个时候说说知心话。”
“天黑夜静人睡下,
妹妹房里把话拉。
“满天的星星没月亮,
小心踏在狗身上!”
——李季:《李季文集》(第1卷),12—14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原典点评
本诗选自《王贵与李香香》第一部《四、掏苦菜》,题目是编者另加的。
两位情窦初开的年轻人表达爱情的方式是极为生动有趣的。开始是凤求凰,但当凰对凤表达了充分的爱意,凤反要试探凰,说你那么漂亮为什么不爱有钱的主,香香就表达了喜爱庄稼汉的情意。这令人想到七仙女与天仙配的爱情故事,当两位铁心相爱的男女宁肯死也不向欺男霸女的崔二爷屈服时,这个民间爱情故事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那些贬损这部长诗的人就因追风而遮蔽了对其艺术魅力的发掘。当然,仅仅发掘这种民间乡土的艺术魅力,就会忽视革命政策所起的巨大作用。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代替打击恶霸的传统侠客的是打倒地主恶霸的共产党;代替苦难的小两口以神迹变换出男耕女织的良田的是共产党的分田分地政策,从而使民间叙事与革命叙事进行了成功的结合。
《王贵与李香香》发表后在陕北反响极大,从文学史的角度更应该关注长诗发表后,其他诗人对信天游这种艺术形式的运用。戈壁舟(1915—1986,原名廖信泉,成都人)的《自卫军》、严辰的《新婚》、张志民的《王九诉苦》等诗,明显受这种诗歌体式的影响。严辰的长诗《新婚》不但吸取其信天游的表现技巧,而且在内容上也相近,诗的最后六句是:
男的甘心女情愿,
搭搭对对好姻缘……
公鸡叫明夜天短,
不断头的话儿拉不完。
太阳出来满天红,
新绿的杨柳舞春风!
张志民(1926—1998,今属北京的直隶宛平人)的《死不着》与《王九诉苦》也是这种诗歌体式,且看《王九诉苦》开头的诗句:
进了村子不用问,
大小石头都姓孙。
孙老财一手把天地盖,
穷小子死了没处埋。
甚至远在上海的刘岚山(1919—2004,安徽和县人)在《扔下亲儿做奶娘》中也深受《王贵与李香香》的影响,诗的开头四句是:
天凉没有心头凉,
扔下亲儿做奶娘。
人在外头心在家,
梦里时常哭娃娃。
《王贵与李香香》的成功,也启发了其他诗人以其他民歌形式进行创作,阮章竞就是其中之一。阮章竞(1914—2000),广东香山(今属中山市)人。1949年5月发表在《太行文艺》上的长诗《漳河水》,以妇女解放为主题,描绘了荷荷、苓苓、紫金英三位女主人公不同的苦难人生:“荷荷配了个‘半封建’,天天眼泪流满脸。苓苓许了个狠心郎,连打带骂上爹娘!紫金英嫁了个痨病汉,一年不到守空房!”三个女性的悲惨遭遇令漳河呜咽:
声声泪,声声泪,
声声泪泪山要碎。
桃花坞,杨柳树,
漳河河水长声哭!
共产党的到来才使妇女翻身得解放,告别过去的悲惨人生。《漳河水》运用漳河两岸流行的民间曲调,其中“四大恨”与“割青菜”是三句一个诗节,但在艺术表现上显得诗笔呆滞,而占全诗多数篇幅的“开花”与信天游非常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