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节 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的模式(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心理健康的人用自我支持代替环境支持。这个任务是人格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停止为了别人而扮演角色,必须通过真正反映我们内部本性的方式行动,使潜能发挥出来。这就达到了皮尔斯所指的高度心理健康,他称为“此时此地”的人。

三、“此时此地”的人的本性

皮尔斯虽未提出心理健康的人的特点一览表,但可以从其人格观点中推论出来。

(一)“此时此地”的人立足于当前的存在

心理健康的人认清了享有的、唯一的现实是此刻,所以不为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而向后看或向前看。他们注意的中心、意识和满足,依靠的全是现实世界的生活存在。

(二)心理健康的人对于自己是谁、是什么样的人有充分的认识和认可

心理健康的人了解且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意识到作为人的潜能,了解自己能够干什么和能够成为什么,也了解不能干什么和不能成为什么,对于已经认识到他们达不到的理想和目标,不盲目坚持。

(三)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认识和认可自己,而且也能够坦率而不压抑地表达他们的冲动和渴望

心理健康的人毫无顾虑地让人了解他们在任何时候的情感、思想或欲望。心理不够健康的人不能表达自己的愿望、情感,而把它们投射到他人身上。

(四)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生活负起责任

心理健康的人不把责任转嫁到父母、配偶、命运或任何外部力量上去。

(五)心理健康的人摆脱了对任何人所负的责任

正像皮尔斯在格式塔祷文所说:“我干我的事,而你干你的事。”他认为,如果我们对别人负起责任就总要支持他们,这就会削弱他们的独立性和他们对自己的责任感。我们应该从我们自己的特质、并允许别人成为他们的样子来自然而然地相互作用。

(六)心理健康的人完全处在与自我和与世界的联系状态中

心理健康的人与自己的感觉、情感以及周围的事情都保持着接触。他们的意识没被中介幻想搞得模糊不清。心理不够健康的人与这两种现实,即自我和世界,不发生接触,他们的精力都被意识的中介幻想消耗掉了。皮尔斯强调,我们必须与现实接触。

(七)“此时此地”的人能够坦率地表达他们的怨恨

(八)心理健康的人摆脱了外部的调节

心理健康的人不受别人的指引和支配。心理不够健康的人仍然以道德心受父母价值观的控制。由于有了自我支持,他们已经抛弃了环境的支持,他们的行为反映他们的实际面目,而不是反映别人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

(九)“此时此地”的人反映当前的情境并被当前情境所指引

“此时此地”的人的反应是灵活的和现实主义的。

(十)没有被压缩的自我界限是心理健康人的特点

心理健康的人的自我界限是灵活的,是能够伸展和扩大的。

(十一)“此时此地”者并不追求幸福

皮尔斯认为追求幸福是错误的,把幸福当做目标,就是把精力和注意力从我们的唯一现实,即从当前移开。完全、永久的幸福是不可能的,不该为了幸福而追求幸福。

四、评价

皮尔斯有广泛的和最热情的追随者,虽然在心理学学术界很少受到重视,然而他的工作在美国的人的潜能、人的成长运动中是有强烈影响的。格式塔训练中心遍布美国。皮尔斯有关心理健康者的观点,代表着当代流行的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反映了社会对个性的压抑以及许多人未满足的需要。

显而易见,皮尔斯有关“此时此地”的人的许多观点都是正确的。比如,心理健康的人立足于现实,与现实的自我、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对自我的充分认识和认可,认清并承认我们的冲动和渴望、缺点和优点。此时此地人客观地知觉这些现实,按照其本来面目反映它们,而不是主观地歪曲它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观点的。皮尔斯的心理健康的人应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将责任转嫁于他人;应该是自我调节,而不依赖环境调节,是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的心理健康的观念。

但是皮尔斯摆脱对他人负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自私的。他不关心他人,对他人没有责任和义务的态度是不能使人接受的。这一点受到了包括格式塔心理学家们,其中也有皮尔斯的妻子在内的多方面的批评。人是社会的人,人只要活着就生活在他人中间,就会影响和依靠其他人,所以也应对别人负责任。他主张坦率地表达自己的冲动,像他本人那样,有人惹烦了他,他就说:“我从不需要向你说明”,并走开或表现粗鲁狂暴。我们不应该压抑我们的冲动,但也应考虑到坦率表达冲动在他人身上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可能不必要地伤害了他人,我们也可能为此而遭到报复。在现实世界,周围的人并不都对你的行为给予如你需要的那种宽恕。

尽管有对皮尔斯的批评意见,但是他提出的“此时此地”的人,也就是他认为心理健康的人,充分发挥内部潜能的见解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