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深度阅读书目(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49][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10、1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0]袁禾:《中国舞蹈意象概论》,36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51][英]查德威克:《象征主义》,郭洋生译,2页,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9。

[52]参见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5~9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53][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朱光潜译,2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朱光潜在译文正文中将之翻译为“特性”,但在脚注中说明:“或译‘特征’,近于‘典型的’。”这里一律改动为“特征”。

[54]高名潞:《墙: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与边界》,68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5]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192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56]宗白华:《美学散步》,6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7]参见王一川:《文学理论》,269~270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58]王国维:《文学小言》,见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4卷,37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59]林怀民:《云门舞集与我》,16页,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60]宗白华:《美学散步》,6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1]参见[法]让·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67~87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62]参见[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218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3]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4版),277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4][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第3卷(上),37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65][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译,141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66]参见[德]威克纳格:《诗学、修辞学、风格论》,25页,见《文学风格论》,王元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67](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见陈世宁、周积寅主编:《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18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68](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见陈世宁、周积寅主编:《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25~26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69][瑞士]H。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9~10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0][美]温尼·海德·米奈:《艺术史的历史》,李建群等译,151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71]参见[瑞士]H。沃尔夫林:《艺术风格学》,潘耀昌译,15~18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2]《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陈世宁、周积寅主编:《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297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73]《荀子·乐论》,见陈世宁、周积寅主编:《中国古典艺术理论辑注》,312页,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74]参见[俄]谢·斯克列勃科夫:《音乐风格的艺术原则》,陈复君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