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正态分布表的编制与使用(第1页)
二、正态分布表的编制与使用
(一)正态分布表的编制与结构
依据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可用积分计算当Z为不同值时,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与密度函数值(y值)。不同的作者可采用不同的编制方法:有的从Z=-∞开始,Z逐渐增加。表中列出的是某Z分数以下的累积概率。有的是从Z=0开始,逐渐变化Z分数,计算从Z=0至某一定值之间的概率。因为正态分布为对称分布,且对称轴为过μ=0,即Z=0点的纵线,故当Z<0时,其概率与Z>0时的相应的Z分数下的概率值相等。本书附表1的正态分布表,就是用后一种方法编制的。因此,研究者在使用正态分布表时,一定要先了解一下该正态分布表的编制方法,以免用错。
(二)正态分布表的使用
使用正态分布表,可以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计算:
1。依据Z分数求概率(p),即已知标准分数求面积。有下述三种情况:①求某Z分数值与平均数(Z=0)之间的概率。例如,Z=1或1s处到平均数之间的概率为0。34134;Z=1。96时,p=0。475;Z=2。58时,p=0。49506。②求某Z分数以上或以下的概率。例如,求Z=1以上的概率是多少?这时先查出Z=1的概率p=0。34134,那么Z=1以上的概率就应该是0。50-0。34134=0。15866。同样,求Z=1。96以上的概率为0。50-0。475=0。025,求Z=-1。96以下的概率也是0。025。若问Z=1。96以下或Z=-1。96以上的概率是多少,则应该是0。5+0。475=0。975。③求两个Z分数之间的概率。例如,求Z=1至Z=2之间的概率,先要查出Z=1的概率与Z=2的概率,这时用较大的概率减去较小的概率,则得到其间的概率:0。475-0。34134=0。13366。若Z分数为一正一负则要将两个概率值相加,求两个Z分数之间的概率。例如,求Z=-1。96到Z=+1。96之间的概率,则为0。475+0。475=0。95;Z=±1之间的概率则为0。34134+0。34134=0。68268;Z=±2。58之间的概率则为0。49506+0。49506=0。99012。
2。从概率(p)求Z分数,即从面积求标准分数值。也有三种情况:①已知从平均数开始的概率值求Z值。这时直接按概率值查正态分布表就可得到相应的Z值。例如,已知平均数以上0。25的概率,求Z值。查正态分布表,找出与0。25最接近的概率是0。2486,其Z=0。67,再查p=0。2517(接近0。25)的Z=0。68,若取近似值,Z=0。67或Z=0。68都可用。若再精确一些,也可用内插法计算。②已知位于正态分布两端的概率值求该概率值分界点的Z值。这时不能由已知的概率值直接查表,需要用0。5减去已知两端的概率再查表求Z。例如,如求上端0。05概率分界点的Z值,则查0。5-0。05=0。45的概率,表中没有列出p=0。45的概率,而有p=0。4495和p=0。45053。若取近似值,这两个概率的Z值都可以;若用精确值,可用内插法计算。③若已知正态曲线下中央部分的概率,求Z分数是多少。将中央部分的概率值除以2然后再据此p值查表求Z,因为是曲线中间部分,故两侧都有分界的Z值,Z值的绝对值相同,正负不同。例如求正态曲线中间部分0。95概率两处分界点的Z值,这时查0。95÷2=0。475的概率,Z值为1。96,故中间0。95概率的分界点Z=±1。96。
3。已知概率或Z值,求概率密度y,即正态曲线的高。这时,直接查正态分布表就能得到相应的概率密度y值,但要注意区分已知概率是位于正态曲线的中间部分,还是两尾端部分,才能通过P值查表求得正确的概率密度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