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三、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

(一)Ⅰ型错误与Ⅱ型错误

图8-1假设原理示意图

综上所述,总体的真实情况往往是未知的,根据样本推断总体,有可能犯两类错误:①虚无假设H0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H0,这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即Ⅰ型错误。②虚无假设H0本来不正确但却接受了H0,这类错误称为取伪错误,即Ⅱ型错误。假设检验的各种可能结果如图8-2所示。

图8-2假设检验的各种可能结果

一个好的检验应该在样本容量n一定的情况下,使犯这两类错误的概率α和β都尽可能小,但α不能定得过低,否则会使β大为增加。在实际问题中,一般总是控制犯Ⅰ型错误的概率α,使H0成立时犯Ⅰ型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在这种原则下的统计假设检验问题称为显著性检验(sig),将犯Ⅰ型错误的概率α称为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由此看来,无论是拒绝还是接受H0,都有犯错误的可能,但只要把犯错误的概率规定在统计学上所允许的范围之内,所做的统计判断或结论即成立。这种带有概率性质的推理是统计推论的又一个重要特色。

经过检验,如果所得差异超过了统计学规定的某一误差限度,则表明这个差异已不属于抽样误差,而是总体上确有差异,这种情况叫做差异显著(signifitdifference),或者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之,若所得差异未达到规定限度,说明该差异主要来源于抽样误差,这时称之为差异不显著。具体而言,若样本统计值与相应总体已知参数差异显著,意味着该样本已基本不属于已知总体;若两个样本统计值的差异显著,则意味各自代表的两个总体的参数之间确实存在差异。需要注意的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与实际问题中效果的“显著”有一定的区别。前者是统计学概念而后者是专业上常用的术语。当从统计学意义说“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实际上的“显著效果”还要根据专业标准而定。就是说,统计结论“显著”并不一定意味着实际效果“显著”。

(二)两类错误的关系

1。α+β不一定等于1

α与β是在两个前提下的概率。α是拒绝H0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前提是“H0为真”);β是接受H0时犯错误的概率(这时“H0为假”是前提),所以α+β不一定等于1。这是两类错误的关系中较为重要的一点。结合图8-3分析如下:

图8-3α与β的关系示意图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α与β不可能同时减小或增大

图8-4不同标准误影响β大小示意图

3。统计检验力

如图8-4所示,当α以及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μ1与μ0的距离势必引起β增大、1-β减小。也就是说,其他条件不变,μ1与μ0真实差异很小时,正确接受H1的概率变小了。或者说正确地检验出真实差异的把握度降低了。相反,若其他条件不变,μ1与μ0的真实差异变大时,1-β增大即接受H1的把握度增大。所以说1-β反映着正确辨认真实差异的能力。统计学中称1-β为统计检验力(poweroftest)。这是个比较重要的统计学概念。假如真实差异很小时,某个检验仍能以较大的把握接受它,就说这个检验的统计检验力比较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