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正态分布特征(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正态分布特征

(一)正态分布曲线函数

正态分布曲线函数又称密度函数,描述正态分布曲线的一般方程为:

式中:π是圆周率3。14159…;

e是自然对数的底2。71828…;

X为随机变量取值-∞<X<+∞;

μ为理论平均数;

σ2为理论方差;

y为概率密度,即正态分布的纵坐标。

正态分布图如图6-1所示:

图6-1正态分布图

(二)正态分布的特征

1。正态分布的形式是对称的(但对称的不一定是正态的),它的对称轴是经过平均数点的垂线。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中数、众数三者相等,此点y值最大(0。3989)。左右不同间距的y值不同,各相当间距的面积相等,y值也相等。

2。正态分布的中央点(即平均数点)最高,然后逐渐向两侧下降,曲线的形式是先向内弯,然后向外弯,拐点位于正负1个标准差处,曲线两端向靠近基线处无限延伸,但终不能与基线相交。

3。正态曲线下的面积为1,由于它在平均数处左右对称,故过平均数点的垂线将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划分为相等的两部分,即各为0。50。正态曲线下各对应的横坐标(即标准差)处与平均数之间的面积可用积分公式计算:

因正态曲线下每一横坐标所对应的面积与总面积(总面积为1)之比其值等于该部分面积值,故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可视为概率,即值为每一横坐标值(加减一定标准差)的随机变量出现的概率。

4。正态分布是一族分布。它随随机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的大小与单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分布形态。如果平均数相同,标准差不同,这时标准差大的正态分布曲线形式低阔;如果标准差小,则正态曲线的形式高狭。见图6-2。所有正态分布都可以通过Z分数公式非常容易地转换成标准正态分布(standardnormaldistribution)。根据Z分数的性质(见第四章)可知,标准正态分布的μ=0,σ2=1。标准正态分布通常写作N(0,1)正态分布,它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这两个参数分别为0与1。标准正态分布的密度函数可写作:

使用这个公式,其密度函数及面积(或概率)的计算可大大简化。

图6-2标准差不同的正态分布形式

目前,每次已不需进行繁复计算,只需查阅标准正态分布表就行。

5。正态分布中各差异量数值相互间有固定比率,如下所示。

表6-1正态分布中各种差异量数值的固定比率

6。在正态分布曲线下,标准差与概率(面积)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即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上下各延伸一个标准差,包括总面积的68。26%,意即正态分布中,从-1s~+1s的全距包括68。26%的个案。正负1。96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5%;正负2。58个标准差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9%;在-3s~+3s之间,包含总面积的99。73%;取值在±4s之间的概率为0。9999,即包含总面积99。99%。图6-3是正态曲线下不同s单位界限内的面积比例。

图6-3正态曲线下不同s单位标准差面积比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