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理念冲突(第1页)
次日,开发区管委会
会议室
李卫和林晚秋的目光在空中激烈碰撞,迸发出比投影仪强光更刺眼的火花。
这场关于"欧洲先进环保技术引进项目"的立项审批会,俨然成了两位官场新锐的理念角斗场。
"李主任似乎对国际领先技术有什么偏见?"
林晚秋纤细的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划出技术参数图表,高冷的声线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德国KWH公司的烟气净化系统,在慕尼黑工业区实现了98。7%的污染物去除率,这正是我们江城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跳板。"
她今天穿了件月白色西装套裙,衬得肌肤胜雪,只是紧蹙的眉头让那份清冷中多了几分锋芒。
李卫慢悠悠转动着手中的青瓷茶杯,杯盖与杯身碰撞发出清脆的"叮"声,在鸦雀无声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他刚从旧城改造现场赶来,布鞋上还沾着些许泥点,与周围西装革履的环境格格不入。"林市长,"他故意拖长了语调,把"市长"两个字咬得格外清晰,"您说的那劳什子系统,一天要烧掉多少银子?"
"前期设备投入1。2亿欧元,年维护成本约800万欧元。"
市财政局的老张推了推眼镜,机械地报出数字,额角的汗珠却暴露了内心的不安。
李卫突然笑出声来,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
"雍正爷当年推行火耗归公,也得先派能臣到山西试点三年。1。2亿欧元,够咱们江城修五十公里排污管网,够三百家中小企业完成基础环保改造。您这先进技术,莫不是洋人的琉璃镜——看着光鲜,实则中看不中用?"
他引用的清代典故让几位年轻干部面面相觑,唯有坐在主位的杨西海市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李卫!"
林晚秋猛地站起身,平板电脑重重砸在桌面上,
"你这是典型的小农思想!"
她胸口微微起伏,显然被这句"琉璃镜"的比喻激怒了,"产业升级岂能畏首畏尾?深圳前海引进第一条芯片生产线时,谁敢保证一定盈利?"
"林市长此言差矣。"
李卫也缓缓站起,个头不算高大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您这项目,"他突然提高音量,目光扫过全场,"技术专利握在洋人手里,核心部件需定期更换,连维修工程师都得从德国飞来——这就好比把脖子伸给别人掐着,哪天人家涨价了,咱们是掏钱还是停产?"
会议室后排突然传来纸张翻动的窸窣声,李卫眼角余光瞥见副市长赵国立的主任正低头记录着什么。他心中冷笑,这场辩论从一开始就不只是技术之争。
"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林晚秋的法务助理刚想开口,就被李卫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