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古代管理启示(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哥!我跟你说个大事!"

高云飞风风火火闯进李卫办公室时,李卫正对着桌上的平板发愁——这西洋魔镜里的"鱼鳞图册"(电子地图)怎么都调不出他想要的城南片区详图。

IT怪才把双肩包往沙发上一甩,掏出最新款手机怼到李卫眼前,屏幕上闪烁的数据流看得李卫首皱眉,仿佛看到了当年户部那些让人头晕眼花的钱粮账册。

"你看这个!"

高云飞指尖在屏幕上翻飞如舞,"这是我熬了三个通宵搞出来的智慧城市原型!以后咱们市的路灯能自己调光,垃圾桶满了会自动报警,老人出门摔倒手机能自动呼救。。。。。。"年轻人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差点溅到李卫脸上,"特别是您负责的旧城改造项目,正好用这个当试点!"

李卫眯着眼打量那团不断变幻的彩色光晕,突然抬手按住他乱晃的手腕:"停。你先告诉我,这智什么城,跟咱们破案时用的监控系统有啥不一样?"

"嘿呀李哥,那可差远了!"高云飞拖过椅子坐到李卫对面,像说书先生般比划起来,"上次抓黄天雄用的只是安防系统,我说的智慧城市是把整个城市变成一个大电脑!

比如您管的新社区,每家每户安个智能水表,数据一联网,谁家漏水立马知道;门口摆个人脸识别门禁,坏人根本进不来。。。。。。"

李卫捻着下巴上刚冒出的胡茬,脑子里却浮现出另一番景象:康熙爷推行的保甲制度,十户一牌,百户一甲,层层联保;雍正爷搞的摊丁入亩,鱼鳞图册登记得明明白白。

他突然一拍大腿:"云飞啊,你这智慧城市,不就是把当年的保甲制度换了身洋皮?"

"啊?"高云飞张大嘴巴,手里的手机差点滑到地上,"保甲制度?那玩意儿跟大数据、物联网有啥关系。。。。。。"

"关系大了去了!"李卫把平板推到他面前,指着旧城改造的规划图,"你说的智能水表,不就是咱们大清的户贴制度?每家几口人、几亩地、几头牛都记在上面。

还有那门禁系统,跟保长查夜有啥区别?"他越说越觉得通透,"当年咱们没这些西洋镜子,照样把几千万百姓管得服服帖帖。你这系统要是光有技术没人情,迟早跟那摊丁入亩推行时一样,底下的人阳奉阴违!"

高云飞的兴奋劲儿被兜头浇了盆冷水,抓着头发嘟囔:"可技术进步了啊。。。。。。"

"进步的是工具,不是人心!"李卫突然提高声调,手指重重敲在桌面上,"当年我在浙江推行摊丁入亩,多少州县官说账册太复杂没法弄?结果呢?还不是得挨家挨户去查,挨家挨户去讲!"他起身踱到窗前,望着楼下熙攘的人群,"你这系统再好,要是社区里的张大妈不会用,王大爷看不清,顶个屁用?"

这番话让高云飞如遭雷击,他瘫坐在椅子上喃喃自语:"是啊。。。。。。我光顾着加功能了,没考虑。。。。。。"

"你那什么物连网,"李卫转过身,故意把"物联网"说错,看高云飞急得首眨眼又强忍住纠正的样子,嘴角偷偷一扬,"说到底就是当年的保甲连坐换了个名儿!一家出事,邻里能及时知道,这才是关键。"他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个牛皮笔记本,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表格,新李卫当官:重生现代从秘书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新李卫当官:重生现代从秘书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你看,这是我让张艳萍统计的社区老人情况,光老花眼的就有三百多个,你那小得跟米粒似的字,他们看得见?"

高云飞接过笔记本,看着上面用红笔圈出的"李大爷白内障""王奶奶手抖"等标注,脸颊慢慢红了。李卫坐到他身边,难得放缓了语气:"云飞啊,我不是说你这东西不好。

就像当年九门提督用的密报系统,看着花哨,最后还得靠底下的眼线实实在在去盯梢。"他拿过手机,点开那个闪烁的界面,"你这智慧城市,得先让城市里的人觉得它智慧,而不是添堵。"

"李哥,您是说。。。。。。"高云飞眼睛突然亮了,"要把系统做得跟。。。。。。跟咱们茶馆里的水牌似的简单明了?"

"孺子可教!"李卫拊掌大笑,"当年我在户部造册,最复杂的账册都得让不识字的老农能看懂大概。你这系统,能不能加个老年模式?字儿大点,声音响点,别整那些花花绿绿的玩意儿晃眼睛。"他指着屏幕上某个图标,"还有这个,像个小房子的是啥?"

"这是家庭控制中心。。。。。。"

"换个画!"李卫大手一挥,"画个西合院!谁都认识!"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成了一场跨越三百年的管理思想碰撞。当高云飞听到李卫描述清朝如何用"保甲册"记录每户人口变动,如何通过"十家牌法"快速传递消息时,突然跳起来:"对啊!可以做个居民动态管理模块!用您说的保甲连坐思路设计邻里互助功能!"而当李卫看到高云飞演示如何用手机远程查看独居老人的活动数据时,也忍不住感叹:"这可比当年派衙役每天上门查看省事多了!"

夕阳西下时,高云飞的手机里己经多出一个名为"接地气"的文件夹,里面存着李卫手绘的各种"古代智慧"示意图:用"鱼鳞图册"理念优化的社区平面图、借鉴"保甲制度"设计的邻里互助系统、参考"驿站快报"模式的应急响应流程。。。。。。最绝的是李卫坚持加上的"实体呼叫器"方案——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配发类似当年"惊堂木"的一键呼叫装置,既保留了科技便利,又照顾了老人习惯。

"李哥,"高云飞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突然郑重其事地鞠躬,"您这哪是古代管理经验啊,简首是未来社区的设计指南!"

李卫摆摆手,眼角的皱纹笑成了菊花:"少拍马屁。赶紧把这玩意儿弄好,等试点成功了,我请你吃涮羊肉。"

高云飞走后,李卫独自坐在办公室,着桌上那方吴纯林幻化的古砚。砚台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当年在浙江推行新政的日子,那时也有无数人说他异想天开。窗外夜色渐浓,新社区的轮廓在路灯下依稀可见,李卫仿佛看到三百年前的保甲长们,正和戴着智能手环的现代居民在时空中握手。

"以技辅治,以人为本。。。。。。"他轻声念叨着,将高云飞留下的试点方案锁进抽屉,里面还压着张艳萍刚送来的市井情报——黄天雄的手下最近频繁出入赵国立副市长的办公室。

李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高云飞的智慧城市梦想正在悄然展开,而他李卫的"官场智慧2。0",也该升级新版本了。

(本章完)

章节目录